這幾天廊坊三河市綠招牌一事,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三河市一個隸屬于廊坊市的縣級市,這下遠近聞名了。
原因就是為了規范城市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美化市容市貌,三河市城管部門,讓沿街商戶門頭招牌,不能出現紅、藍、黑三種顏色。
商戶在城管部門的監督和要求下,把招牌底色大部門都刷上了綠漆。
最讓人可笑的是兒童醫院的紅十字招牌也成了綠色的。
最無奈的商家就數蜜雪冰城了,本來人家紅底白字是企業的固定招牌,卻被換成了灰色或者綠色。
商戶們敢怒不敢言,只能照辦。
有人和記者訴苦,一個牌匾制作下來大致需要兩千元左右,只告訴你換,沒人負責報銷費用。
招牌稍微不符合他們的統一規格,都要重新制作。真是勞民傷財。
經網友曝光后,人民網、鳳凰網極目新聞等,官方數十家媒體一起發聲,譴責三河市這種形式主義,胡亂作為的官僚作風。
廊坊紀委也已經介入調查。
人民網直擊新聞記者更是發文報道了調查實情。
三河市有關部門徹底坐不住了。
他們開始互踢皮球了。
城管部門說市里有文件,只是還沒發下來,他們是在按規定辦事。
記者打電話往政府部門,有關人員說不了解內情,不做回答。
再深入調查換綠招牌的點子是誰先出的。
居然又推到了相關專家身上了。
說是集體討論通過的,是經過了實地考察和征詢專家意見后形成的決議。
之所以改成綠色,是因為紅藍色視覺效果太突出,與街道景觀色彩不協調,與夜燈光不好搭配。
好事兒有人搶著邀功請賞,壞事誰都不想擔責任了。黨煤的批評一針見血:這就是權利傲慢野蠻生長的結果。缺失監管的權利可以無限擴大。受委屈的都是老百姓。
而三河市城管的回復更是牛氣沖天:不心疼錢可改回原色。
就是這么能折騰,反正不花他們的錢。
對此,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也認為三河市的做法行不通:
真不明白,三河市有關部門這種做法,能帶來什么社會價值?對營商環境有利嗎?能給老百姓帶來什么福利?
城市需要的不是整齊劃一,而是開放包容,是百業興旺,是市井煙火氣。
某些人不要打著提升城市形象和經濟效益的幌子,背地里滿足私欲。任意損害商戶利益。更不要踢皮球,最后讓城管背黑鍋。
否則一定會為自己的荒唐和愚蠢買單。
期待廊坊紀委能盡快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堅決遏制這種權利濫用,竊取政績的不正之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