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考編當天不準請假,必須秒回消息,否則按違規處理!”安徽滁州某教育集團的“防考”操作,讓老師們直呼“像被當賊盯著”。說到做到,該教育集團事后還真發了文件,對3月份參加考公考編的教師發了處罰通報。
學校也很委屈:“比如你中途考編走掉了,學生怎么辦呢……我認為這是一個職業道德問題。”,所以,老師們在入職時,同時也簽了“不考公考編承諾書”。(源自荔枝新聞、紅星新聞等媒體)
這紙“不考公考編承諾書”,表面是“穩定教師”,實際卻讓老師成了學校的“私有財產”。媒體扒出猛料:該集團旗下13所學校、年產值4億。網友評論:規模越大,老師反而越像“流水線上的螺絲釘”。評論區炸了鍋:@花間漫聊吐槽:“私立都這尿性!合同里寫禁考編,考試當天還給你派活!”
爭議核心:學校權力和老師自由,到底誰越界?
支持派:有網友覺得“學校沒毛病”:“老師想考編就辭職備考唄,一邊拿工資一邊備考,學生誰管?” 一位網友說得更直接:“企業有權選人,老師也有權跳槽,雙向選擇罷了。”
反對派:@談股論金7277一針見血:“凌駕于法律的合同都是廢紙!”法律專家指出:《勞動合同法》明確禁止限制職業自由,學校逼簽承諾書涉嫌違法。@杰洛特煩惱更犀利:“私立學校崛起,反而成了教育亂象的源頭!”
最扎心的是@haha的質問:“私立學校待遇差、留不住人,明明是老板的問題,憑啥讓老師背鍋?”
深層癥結:私立學校老師拼命考編,真的是因為“不安分”嗎?
私立學校老師考編熱背后,是一把辛酸賬。
錢少事多:一位老師吐槽:“老師每天應付家長、學生,工資還沒公務員一半,圖啥?”
尊嚴缺失:@快樂無能總結:“考編不是因為老師貪心,而是沒編制就被當臨時工使喚!那些檢查的,雞來啄你一下,鵝也來來啄你一下下”
惡性循環:學校越用“霸王條款”壓人,老師越想逃;老師越逃,學校越恐慌。@皖悟通怒批:“教育集團賺著4個億,卻不肯給老師漲工資,活該被罵!”
教育產業化之痛:@佩奇逗逗樂靈魂發問:“教育集團瘋狂擴張,到底是教書育人,還是資本圈錢?”評論區真相了:@東方陽光007直言:“民辦學校早該管管了!義務教育搞成集團化,不就是生意嗎?”國家早就規定,義務教育階段要控制住私立學校的比例。
解決之道:老師和學校,不該是“囚徒和獄卒”
如何解決這種事情?
短期救火的辦法。對老師來說,馬上向教育局投訴,教育局有規范民辦校辦學行為的權力,教育局會及時干預,學校會放人;對私立學校來說,要想穩定教師隊伍,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加錢,將收入和保險工資提高到公辦教師的幾倍,提升教師獲得感,靠待遇留人。
長期治本的辦法,是私立學校轉換管理思路,摒棄單純行政強制的管理方式,采用各種措施,提升教師的穩定感和職業幸福感,建立一種服務教師、發展教師的機制和氛圍,讓教師感受到職業尊嚴,
私立學校比之公辦學校,沒有那么多的約束,內部管理可以很靈活,充分發揮加錢和尊重的優勢,讓老師有穩定和尊嚴,老師就不會向往考公考編。
文末總結
教育不是生意,老師更不是“耗材”,教育的本質是“育人”,不是“管人”,育人不只是學生,還有老師。當學校把老師當“私有財產”,用合同鎖住他們的未來,傷害的不只是教師群體,更是整個教育的良心。正如網友@佩奇逗逗樂所說:“堵死普通人的上升路,遲早遭反噬。” 給老師選擇自由,就是給民辦教育自己留一條生路。
互動話題:你覺得老師該不該簽“禁考承諾書”?學校留人靠合同還是靠良心?
(歡迎在評論區“站隊”開杠,說出你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