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已經抵達頂點,下一步將向何處擴散?又為何說美國沒有掀桌子的能力?
最近,關于中美關稅戰又傳來了兩條最新消息,第一,特朗普再次提高了對華關稅稅率,由原先的125%提高到了145%。第二,中國將原有的84%對美關稅稅率提升至125%,并且強調,在當前稅率下,美國貨已經在中國賣不動了,所以如果美方繼續在對華關稅稅率上做文章,中國懶得搭理。
中國的回應是有高明之處的,既展示了堅決態度,又把特朗普架起來了。特朗普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對華加征關稅,其實就是想和中國玩“膽小鬼游戲”——我加了,你敢不敢加?如果你不敢加,那么好,我等你主動上門求饒。特朗普這是犯了經驗主義錯誤,以往在美國債務危機問題上,面對民主黨“膽小鬼游戲”這招可能有點用,但面對中國,這招絕對沒用。因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生產了全世界90%工業品的強國,美國和中國“脫鉤斷鏈”,只會讓自己民不聊生。而在國際社會上,拿本國危機來試圖逼它國就范,這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而之所以說中國把特朗普架起來,是因為中國說,不再理會美國加征關稅的原因,是美國貨已經在中國賣不動了。可如果特朗普要是再次對華加征關稅,這就難免會給人一種感覺,是不是因為被加征了145%關稅的中國商品在美國還賣得動?那中國的制造業該有多強,才能把價格打得如此低?可以這么說,如果特朗普不想側面承認中國制造業強大的話,那他最好就不要對中國加征關稅。
所以目前的情況是,咱們已經明確,不會再對美國產品加征關稅;特朗普肯定也不愿意承認中國制造業強大,大概率不會再對中國產品加稅。中美關稅戰在稅率層面似乎已經抵達頂點,那么中美下一步交鋒可能會向何處擴散呢?兩方面考慮:
第一,各自尋找對方弱點。比如中國就發布了一份針對美國的旅游警告,這明顯就是在對美國保持順差的中美服務貿易出手。第二,如果中美無法談攏,特朗普對全球國家出手是遲早的事。邏輯很簡單,資本逐利,如果給中國商品“洗個澡”換身包裝的費用,比美國對中國商品施加的關稅要便宜的話,那么干這件事的人就永遠都不會缺。如果特朗普不能“掀桌子”,對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征收高額關稅的話,他就一定攔不住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
可以看到,全球多數國家也在擔心特朗普“掀桌子”,所以它們也都對中國表示了力挺態度。9號,世貿組織召開一檔大會,中國代表就在會上痛斥美國的關稅政策,并呼吁所有世貿組織成員站出來,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隨即,便有超45國贊成中國建議,其中甚至包括日本、韓國、歐盟等美國的傳統盟友。它們為什么罕見站出來和美國唱反調?就是因為它們知道,如果特朗普的這種貿易霸凌行為得不到約束的話,自己就是下一個受害者。中國可以說是“反對特朗普陣線”中的“帶頭大哥”,如果中國孤軍奮戰,那么特朗普就可能會啃下這個最硬的“硬骨頭”。世界有限,政治家的野心是無限的,如果中國妥協了,特朗普一定會想要得到更多,屆時,那些國家一定會成為特朗普的下一個目標。它們也不想讓特朗普威脅到自己,所以不得不選擇支持中國,要讓特朗普為試圖“掀桌子”的想法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