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么加稅,我可能得破產(chǎn)。”加州一名賣嬰兒用品的美國老板達斯蒂·肯尼,看著倉庫里堆積如山的中國貨,眉頭緊鎖。而這樣的場景,正在美國各地上演——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揮出的“關稅大棒”,最終砸疼的卻是美國中小企業(yè)和普通消費者。
一、亞馬遜CEO攤牌:中國貨架若抽空,美國物價得“起飛”
昨日(4月11日),亞馬遜CEO安迪·賈西在接受CNBC專訪時直言:“平臺上70%的商品來自中國,賣家們只能將關稅成本轉(zhuǎn)嫁給消費者。”他透露,已有消費者開始瘋狂囤貨,甚至有人一次性囤了20瓶橄欖油,生怕未來價格翻倍。
說白了,亞馬遜的供應鏈早已和中國深度綁定。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賣家占據(jù)亞馬遜半壁江山(50%以上),而亞馬遜自營商品中,中國工廠提供的零部件和成品更是關鍵。若關稅飆至125%,相當于給供應鏈“釜底抽薪”,商品漲價已成定局。
二、中國供應鏈硬氣回擊:絕不降價,美國自己扛!
特朗普原以為高關稅能逼中國讓步,沒想到這次踢到了鐵板。中國制造商罕見團結(jié),對美國客戶撂下狠話:“絕不降價保訂單!”一名跨境賣家坦言:“我們早就不指望美國市場了,歐洲、加拿大、墨西哥才是新戰(zhàn)場。”
這種底氣從何而來?一方面,中國制造的成本優(yōu)勢難以替代。例如,美國愛達荷州一家賣兒童秋千的小公司發(fā)現(xiàn),本土供應商報價竟比自家產(chǎn)品的零售價還高,若找不到中國替代貨源,只能裁員倒閉。另一方面,中國賣家在亞馬遜的市場份額已反超美國(50% vs 45%),話語權今非昔比。
三、美國中小商家哭訴:加稅加到我破產(chǎn),特朗普的“制造業(yè)回流”是個笑話?
特朗普曾鼓吹“加稅能讓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現(xiàn)實狠狠打臉。達斯蒂·肯尼算了一筆賬:若關稅漲到125%,每件商品成本翻兩三倍,“天文數(shù)字”的額外費用直接壓垮她的公司。她無奈道:“在美國開工廠?我連想都不敢想!”
更諷刺的是,依賴中國貨源的美國賣家也成“炮灰”。例如,一家年銷售額500萬美元的愛達荷州企業(yè),因關稅從4707美元暴漲至19萬美元,老板直言:“要么漲價,要么關門!”
四、普通美國人慌了:以前買得起,今后可能要用不起
沃爾瑪、好市多的貨架前,焦慮的消費者正上演“末日采購”。退休工人巴里奧囤了20瓶橄欖油、成箱的牙膏和肥皂,他怒斥特朗普:“中國沒做錯任何事,卻要替你的政治游戲買單!”
數(shù)據(jù)顯示,20美元的玩具可能漲到24美元,400美元的筆記本電腦或飆至571美元。賈西警告:“消費者最終將承擔幾乎全部成本。”
五、貿(mào)易戰(zhàn)沒有贏家,但誰輸?shù)酶鼞K?
這場關稅博弈中,中國賣家轉(zhuǎn)身開拓新市場,而美國中小企業(yè)和消費者卻成了最大輸家。正如馬云曾說:“貿(mào)易談不好,就做14億人的生意。”如今,這句話正在應驗。
結(jié)語
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看似強硬,實則是一記“七傷拳”——傷敵八百,自損一千。若政策再不調(diào)整,亞馬遜的貨架空了,美國人的錢包也癟了。
#亞馬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