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吳起縣大樹梁水庫于2015年10月開工,2017年6月竣工,由于修建水庫截斷了下游老水壩的水源,破壞了引水渠,使得幾百米外吳起縣侯岔村梁臺組的灌溉用水及60多戶300多人的飲用水受到影響,2016年3月,該縣水務局承諾與水庫施工同步為梁臺組村民解決生活生產用水問題,其中,村民最關心的問題是能否接通自來水,但這一問題目前仍未兌現。
村民稱,到戶的支管線和水表檢查井早已鋪設完成,卻因主管道遲遲未鋪通,導致村民守著新水庫,卻只能吃自備井里的苦咸水,數十畝水澆地變成了旱地。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在梁臺組走訪時看到,自來水主管道工程已重啟施工。
圖為新水庫與老水壩
村民:水務局承諾接通自來水9年未兌現
吳起縣地處黃土高原黃河中游無定河和北洛河源頭地區,緊鄰毛烏素沙漠南緣。因支離破碎、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無法涵養水源,導致該縣水資源嚴重不足。而距離吳起縣城5公里的侯岔村梁臺組卻因地處北洛河一級支流亂石頭川的支流老莊溝溝口,水源有保障。
圖為縣水務局的答復函
早年,梁臺組依靠老莊溝的水源,在溝口修了小型水壩和引水渠,數十畝水澆地用水和人畜用水,源源不斷。村民稱這條溝里的水是好水、“甜”水。
2015年,當地號召梁臺組村民支持修建大樹梁水庫,后因新水庫施工,老水壩水源被截斷,引水渠遭到了破壞,村民擔心未來的生活生產用水沒有保障,向吳起縣水務局提出多個請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幫他們接通自來水。時任梁臺組組長的高某某提到,縣水務局對此作出了答復,承諾徹底為村民解決40畝地灌溉用水和人畜飲水問題。
2016年3月,吳起縣水務局出具的答復函顯示,根據村民的要求,縣政府同意從吳起凈化水廠鋪設管線,并同“引提調”工程同步施工,供水主管道沿公路邊鋪設。走訪期間,該局向記者證實了這份答復函。
之后,大樹梁水庫水壩及配套的管理站、蓄水池、泵站、輸水管道等相繼竣工,上述承諾卻被擱置。截至今年3月,吳起縣水務局仍未兌現承諾,村民對此意見很大。
圖為村民的自備井
村民高洪稱,幾十年前,梁臺組村民在老莊溝口修建了一處土壩蓄水,后來原址改建為石壩,通過水渠引水,供人畜飲用,滋養著數十畝水澆地,村民在此種蔬菜,賣到縣城,能增加一份收入,“早年間,全縣的人都知道梁臺組種的西紅柿好。如今,水澆地變成了旱地,只能種玉米。”過去這幾年,自來水沒接通,村民生活生產用水只能靠自備井,即在自家院子里打井取水。在好位置打井,井水微甜,但大多數村民打的井,井水苦咸,用凈水器過濾后,口感會好一點。一般咸水用來炒菜、煮米飯,甜水用來煮米湯。
村民高小濤稱,根據答復函,原本要給梁臺組接通縣城的自來水,后來變成了用大樹梁水庫管理站蓄水池的水或在管理站打深井取水,為村民供水,“不管水源是哪里的,村民只關心啥時候接通自來水。”
村民馬艷告訴記者,其實吳起縣水務局承諾接通自來水,到戶的支管線和水表檢查井早已鋪設完成,只是途經244國道的供水主管道遲遲未鋪通。主管道距離最近的村民家只有十幾米,最遠的有幾百米。
到戶支管線早已鋪設
知情人:主管道未接通致工程一拖再拖
走訪中,多位村民表示,供水主管道遲遲未鋪通,與各方的矛盾有關。村民稱,梁臺組位于244國道一側,鋪主管道要開挖國道排水溝,吳起縣交通局建議的施工方案,縣水務局認為成本過高,不愿實施。另外,縣交通局改擴建244國道,拖欠沿線村民的補償款未兌現,導致梁臺組部分村民不愿配合施工,“修路的補償款沒給,鋪設管道施工又要占村民的地,毀壞附著物,村民不樂意。”
高洪認為,9年來這些矛盾由小變大,由簡單變復雜,未得到化解。建新水庫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村民應該支持,村民為此也做出了讓步,但村民守著新水庫用水比之前更難,大家難以理解,“建新水庫截斷了村民原有的好水源,縣水務局答應讓村民吃上自來水沒兌現,各級部門在化解各方矛盾時,推來推去,接通自來水的事兒才一拖再拖。”
另有村民向記者訴苦,梁臺組對面大樹梁水庫管理站里蓄水池有大量的水,配套設備花了那么多錢,村民隔著院墻就能看到水,卻用不上。
記者看到,大樹梁水庫管理站與梁臺組隔著244國道,建有兩個大型蓄水池及泵站等配套房屋。在管理站聘用的管護人員王生堂看來,梁臺組自來水主管道遲遲未鋪通,村民自身問題較大。他提到,在244國道排水溝下鋪設主管道的方案行不通,就得從村民院子或地里鋪設管道,但村民堅持,凡是主管道經過自家地盤,就得給補償,后來這個方案也行不通。
項目重啟施工
記者離開梁臺組時,挖掘機已沿著244國道一側排水溝挖掘了數百米的壕溝。現場施工隊一名高姓負責人稱,幾年前吳起縣水務部門曾動工鋪設管道,后來工程被擱置。近日,有網友曝光“梁臺組多年未接通自來水”一事后,吳起縣主要領導親自協調,主管道鋪設工程才得以重啟。
該負責人透露,施工方之前還提出從管理站蓄水池旁一處泵站房下穿244國道,鋪設主管道,把自來水送到梁臺組一側,再引至各家。這個方案沒實施,與吳起縣交通局有關。他認為,在公路路面下方或兩側施工,有相應的政策和規定,縣交通局對此有顧慮,是正常的。多個方案失敗,與村民不愿配合也有關,“例如,之前鋪設管道施工時,今天這個村民阻擋被勸說,明天那個村民又來阻擋。”
供水公司:正抓緊施工,新官要理舊賬
走訪中,記者就上述情況采訪了吳起縣水務、交通等部門。
吳起縣水務局副局長白偉東稱,2015年大樹梁水庫的建設單位是縣水務局,2016年承諾為梁臺組接通自來水屬實。后來,該縣供水業務劃歸陜西水務集團吳起縣供水有限公司(簡稱“吳起供水公司”)。根據相關協議,接通梁臺組自來水的項目由吳起供水公司具體實施,“當年都立項了,供水管網要從村民地里經過,有村民不讓過,施工受阻。”
圖為管理站的蓄水池
白偉東提到,近日此事被曝光后,該局局長帶隊立即實地調查,了解多年未接通自來水的原因,并向該縣主要領導做了匯報。之后,該縣縣長到現場進行督導,由吳起供水公司繼續負責施工,要求今年4月底為梁臺組村民接通供水管線。
吳起供水公司負責人李永琪稱,當前該縣部分村莊與梁臺組一樣,仍在使用自備井。這幾年,梁臺組村民并不是沒水吃,而是想接通自來水。他坦言,該項目立項招標后,項目實施非常難,這與村民的不配合有直接關系,“這次項目重啟才兩天,已發生3次村民阻擋施工的情況。”該縣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水務、公安、交通、街道辦等組成的工作組,協調各部門配合,開挖公路排水溝,現場給村民做工作,保證施工。
李永琪提到,無論梁臺組此前為何沒接通自來水,這次該公司已安排項目組抓緊施工,“我們會義無反顧地去推進,新官要理舊賬。”
吳起縣交通局二級主任科員米宏有表示,因改擴建244國道,包括梁臺組在內沿線村民的補償款確實沒到位,正在走支付程序,但這與梁臺組多年未接通自來水沒有直接關系。此前網傳“交通局不讓開挖公路導致自來水管道沒鋪通”的說法不客觀。
米宏有提到,吳起縣水務部門曾與該局提過供水管道要橫穿244國道,但沒有形成正式的方案。他表示,公路修好了再下穿或開挖施工,代價太大。對竣工的公路進行開挖、覆壓、橫跨等施工均要符合《公路法》的規定,并要報備走審批流程,“誰需要開挖,就由誰去走審批流程,施工結束再恢復原貌。”
米宏有稱,近日市、縣水務部門已聯系該局,再次溝通此事。該局已安排技術人員配合,保證施工符合標準,供水管道鋪設完畢后,再進行公路排水溝施工。
位于梁臺組與管理站之間的244國道
據吳起供水公司現場施工人員介紹,管理站已有兩個大蓄水池,有管道連接著大樹梁水庫,又在蓄水池旁打了一口七八百米深的水井,可作為梁臺組的自來水水源。管道接通后,將通過泵站把凈化處理的水送到村民家中,水質標準和縣城的自來水是一樣的。
官方:正在核查建水庫資金及運行情況
記者注意到,近日有網帖指出,大樹梁水庫及配套工程花費近4000萬元,竣工至今從未使用過。村民疑惑,耗資數千萬元建設的工程是否長期“閑置”?
走訪中,村民也向記者表達了上述質疑,但他們不清楚原因。王生堂稱,這是一座為吳起縣城建的抗旱應急水庫,水庫及管理站設施齊全,他來管理站五六年,未見水庫向縣城供過水,可能是因為水源不足。這個水庫冬季靠冰融水、秋季靠連陰雨蓄水,供管理站蓄水池蓄水,突發情況時再從蓄水池供水給縣城,“之前還打算在管理站打幾口深井,給蓄水池補水。”
官方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至2012年,吳起縣曾兩次籌建大樹梁水庫,直至2015年該水庫才作為抗旱應急水庫項目被批復,同意立項建設。該水庫總投資3600余萬元,資金來源為中央投資及地方配套。根據規劃,項目建成后可向縣城每年供水18.44萬立方米,有效緩解縣城供水壓力,并能夠在干旱縣城供水不足時發揮應急水源作用,有效維持區域水資源供需形勢基本穩定,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為大樹梁水庫
對于上述質疑,吳起縣水務部門表示,大樹梁水庫作為抗旱應急水庫,一旦出現大的自然災害,縣城干旱缺水,就會啟用。
8年來,該水庫到底有沒有實現過應急供水?白偉東表示不清楚,“我印象中,縣城這幾年沒遇到過緊急缺水的事。”李永琪表示,這幾年吳起縣沒遇到過太干旱的災情,所以該水庫沒使用過,今后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水庫可正常開閘供水,“水庫到縣城自來水廠的管道早已接通,之前被挖斷過,后來又修好了。”
吳起縣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該縣正在積極推進梁臺組接通自來水主管線鋪設工程,預計今年4月底讓村民吃上自來水。多年未接通自來水的詳細原因及責任方,正在深入調查。關于建設大樹梁水庫及配套工程的資金數額、來源及竣工后的運行情況,正在對接相關部門,查看驗收報告等資料,進行核查。
(文中高洪、高小濤、馬艷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