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亞,熬夜早已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日常。互聯網上甚至有人調侃,韓國年輕人進化掉了睡眠,只靠咖啡和營養補充劑續命。
周末出游,是打工人的自我和解。
從周五下班到周一回到工位,可以是宅家的60個小時左右,也可以是上海去瀨戶內海騎行、杭州飛濟州島看海、北京去海參崴吃帝王蟹。利用高鐵票和飛行優惠票,打工人周末出游的半徑正迅速擴大。
“周末不請假出國游”的話題正在社交平臺躥紅。(圖/小紅書截圖)
憑借與甲方溝通中積累的韌性,打工人與航司APP的特價票進行博弈,用Excel表格計算紅眼航班的價差,用周一卡點返程對沖0.5個請假單位。上班練出來的技巧,用在以小時為單位計算的極限旅游里,為的是構建起臨時烏托邦。
即使請假很難,也能把周末游的目的地篩選范圍拓展到西歐、北美甚至北極圈;哪怕僅有24小時的單休,周末出國游的夢想也絕不低頭。畢竟,真正的“旅游特種兵”,擅長用最小時間單位丈量世界。
24小時游東京,
南京打工人說“完全可以”
00后的培根是動漫迷,一直計劃前往日本旅游。五一、國慶長假,機票、住宿等成本翻幾番,遠超一個職場新人的負荷。家住南京的她本可以利用周末兩天出游。不巧的是,單休的工作一旦請假,后面工作量就會堆積起來。
頂著“長假貴、請假難”的壓力,培根邀請好朋友小時來一場“大冒險”——24小時南京往返東京。這趟東京一日游,是她們的第一次日本游,也是P人和J人的合謀。
東京秋葉原電器城。(圖/視覺中國)
3月初的一個周五晚9點,她們從南京的住處出發,深夜2點登上飛往東京的航班,在周六早上6點被東京的日出喚醒。由于當日往返,兩人只帶了隨身背包,省下了等托運行李的時間,也免了拖箱穿梭的累贅。一出成田機場,她們直奔市區,早上9點半已抵達淺草寺。到便利店干一瓶抗疲勞飲料后,正式拉開這次東京游。
隨興的P人培根沿著東京地鐵線路篩選出想去的目的地,擅長規劃的J人小時細化行程細節,提前找到最佳打卡位及拍攝樣片,甚至連門店是否可刷卡的信息也查個一清二楚。
但行程里最難預料的是天氣。三月里的東京,陰晴不定。接受新周刊采訪時,小時說:“我們倆已做好了下雨也要硬玩的心理準備,畢竟來都來了。”幸好,當天上午放晴,她們得以在東京塔下拍到滿意的松弛感照片。
淺草雷門前留影。(圖/受訪者供圖)
當然,即使規劃妥當,仍會有意外狀況。看過動畫《火影忍者》后,培根就心心念念主角鳴人最愛的日式拉面。這次東京之旅,自然也少不了打卡同款。沒想到,她精心挑選的一家平時客流較少的拉面店,當天居然爆滿。等位40分鐘,狂炫10分鐘,最后還是因為時間不夠而跳過了銀座的行程。
整趟行程里,兩人最意猶未盡的是水獺店。原本對水獺無感的小時,一進店就徹底被水獺的可愛所征服。顧客拿著食物,水獺就熱情跳過去親近。等玩累了,它們還會趴在客人的懷里呼呼睡覺。“(這家店)我們倆只安排了半小時。如果時間不是很趕的話,真想加到一個小時。”
讓人意猶未盡的擼水獺環節。(圖/受訪者供圖)
24小時里,小時走了兩萬多步。周六晚10點登機回國,周日深夜2點半到家,凌晨4點補覺。培根比小時更狠,在南京機場的候機大廳湊合著睡到天亮,周日早上7點多,從機場坐地鐵去上班。“(培根)當晚在機場睡得挺好的,接著去上班也沒感覺很累。”
小時(右)與好友培根在東京的路途上。(圖/受訪者供圖)
不累,可能是“真玩累了”,也可能是“真滿足了”。在單休日完成了24小時出國游,吃了“請假羞恥”的苦,卻也算創下個人壯舉,更難得的是有好朋友愿意與自己一起冒險。
只是,24小時游東京,真能放松玩?小時表示:“東京交通換乘挺快捷的,兩個點之間坐地鐵只要十來分鐘。我們在路上沒有浪費很多時間,看起來就很松弛。”
由于不用住宿、非國內長假出行,小時不僅省下較高昂的東京住宿費用,而且能買到價格更實惠的機票。她這趟東京游僅花了3300元,其中包含往返機票1600元、簽證、吃飯和購物等。“如果我們不是在櫻花季出游,往返機票最便宜可到一千塊左右。”
24小時東京游vlog收獲上百萬流量。(圖/社交平臺截圖)
回國后,小時把這段24小時東京游剪輯成vlog發布在社交媒體上,共獲得了100多萬的瀏覽量。這條視頻的轉發量遠高于點贊量,而首贊留言則是找她要旅游攻略。“估計大家也想挑戰一下吧。之前我們一直沒勇氣做這事,但實踐下來,發現我們完全可以做到。”
上海周末往返北極圈,
特種兵里的兵王
有人單休游東京,也有人雙休沖出亞洲,飛越歐美乃至北極圈。僅2024年,在上海工作的博主@Stark就利用周末時間打卡了43個國家,全年飛行累計80萬公里,相當于廣州往返北京223個來回。
Stark,人稱“特種兵里的兵王”,所走的旅游賽道是“窮人沒錢搞,富人沒精力,閑人不需要”。他把從上海去土耳其的12小時飛行叫“郊游”,連航班中轉的幾個小時也要抽空回去上班——為了省下5000元的機票錢,他購買了溫州始發、上海中轉的跨洲機票,周四晚下班后,先坐高鐵去溫州,再從當地坐飛機回上海中轉,周五下班后,接著乘坐第二段航班,飛往西班牙馬德里。
Stark經常在周末從上海往返世界各地。(圖/bilibili)
對于Stark,地球另一端的寂寞與熱鬧,都壓縮在一個周末的往返里。刷到極低價的廉航機票,Stark說自己心動了。他曾經周六凌晨從上海出發,經巴黎轉飛芬蘭羅瓦涅米,腳踏北極圈分界線,到曾有“地球最北”之名的麥當勞吃頓飯,轉身又回去上海工作。
三月初的周末,他去參加了西班牙最盛大的狂歡活動——法雅節。白天轟隆隆放煙火,夜晚動次打次蹦迪,巨大彩色木偶遍布街頭巷尾。從上海過去西班牙,倒時差這件事,在Stark身上仿佛并不存在。參加狂歡節的第一天,他只在辦酒店入住時休息了一小時,其余時間都是一頓暴走,直到次日凌晨兩三點。
西班牙法雅節的高潮,是焚燒街頭展示的巨型木偶。(圖/視覺中國)
看完別的旅游vlog,會想把路線復制粘貼,收入自己的旅行計劃里。但看完Stark的旅游vlog,只會感到“震撼到無語”。他不僅工作日要上班、周末出國玩,而且還要訂下一周出游的機酒,寫上周末視頻的文案、錄口播、剪視頻。他也許有一個團隊,又或者是一個人活出了一個團隊。無論如何,這樣的周末出游簡直是催命,跟工作中步步緊逼的節奏相差無幾。
我嘗試過聯系Stark進行采訪,但他估計忙著準備上班和旅行,并沒有回復。于是我只能從他賬號的置頂帖和說明視頻中了解他的情況。據分享,Stark是上海某互聯網大廠的打工人,有年假但不多。除了短促的周末游,他也會利用寶貴的年假進行深度游,例如國慶節加年假到拉美進行深度旅行,又或者前往南太平洋斐濟這樣的小眾目的地。
在斐濟的果凍海里浮潛,有可能與鯊魚共舞。(圖/視覺中國)
對于緊促的旅行節奏,Stark自認是從大學時期坐綠皮車窮游后適應的。后來到上海工作后,“周末隨心飛”等產品更是大大拓展了他周末出游的半徑。疫情三年積攢的旅游熱情在2023年初被重新激發。
Stark分享了許多跨洲旅行省機票、調時差的方法,但他至今都沒透露過每次周末出國游的費用情況。網友只能從商務艙、酒店等級等細節推測,應該“不便宜”。除了財力外,體力的考驗自然是讓普通人望而卻步的另一個重點。Stark認為:“身體上是非常累的,但是精神上的收獲足夠去抵消這種疲憊帶來的痛苦。”
出國旅游容易了,
但休假卻變難了
這種高強度的跨洲旅游,不僅令普通網友感到震撼,而且身經百戰的旅行博主也表示“不理解”。
裸辭環球旅游博主@流浪魚干曾發帖詢問“到底誰在周末極限旅游?”。在她看來,工作日累得要死,周末只想在家休息;短短兩天的時間根本沒法好好體驗一座城市,再考慮上機票、住宿的話性價比也不高。
“不理解周末特種兵出國旅游。”(圖/小紅書@流浪魚干)
這帖子引來1300多條評論,意見兩極分化。不少網友認同博主,認為周末兩天出國不能玩好,舟車勞頓會讓身體吃不消。另一撥網友則認為,周末出國游是給日常生活創造一些新鮮期待,尤其是IP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網友們。
獲得高贊留言的一位網友表示,過去兩年他都保持周末出國特種兵式旅游的節奏,周一還無縫上班,卻不覺得累。比起體驗目的地的廣闊度,“出國特種兵”更追求體驗的垂直度,例如去海島國家潛水,去日本泡溫泉、滑雪,去韓國看海、泡咖啡店。
到韓國旅游,很多人并非沖著景點去的。(圖/視覺中國)
除了活動體驗外,有網友周末出國不是追求沉浸式旅游,而是為了“去班味”,給高強度工作的自己喘口氣。“只要我在一個說普通話的地方,我就覺得工作永遠追得上我。”評論區里的一條留言寫道。
與“隨地大小班”形成對比的是,客觀與主觀條件共同造成了請假困難。比如,很多時候,明明是自己的假期卻不敢申請。近日#休假羞恥該成為過去式了沖上話題熱搜,引發討論。然而,打工人盡管在網絡上慷慨激昂,但為了保住飯碗終究隱忍不發:帶薪年假,年年過期;加班調休,月月作廢;頭疼腦熱,天天堅持。
在迪士尼樂園、環球影城等場所,掏出電腦加班的打工人并不少見。(圖/小紅書)
當“休假羞恥”仍是進行時,當單休仍是南北通用款,當隨地大小班依然是默認模式,恐怕“周末特種兵”只會在打工人群體里繼續流傳、變形以及升級。
在崇拜數字增長的單調日常里,不如將生活撕開一道口子,塞進山川湖海、城市煙火,來一場悄無聲息的溫柔反抗,重新確認“我活著,真的活著”。
編輯 曉洋
校對 遇見
運營 馬社力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