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4月8日,多個視頻稱,河北廊坊三河市最近對沿街商戶口頭通知,市區所有門頭禁用黑紅藍三個顏色,要求商家在一周內自行整改。隨之三河市商家連夜更換門頭顏色,國民茶飲“蜜雪冰城”那顯眼的紅色不得不變成灰色,有的地方變成綠色,看上去不倫不類。
原本這已讓人大跌眼鏡了,更大人大跌眼鏡的是,4月9日,男子發視頻吐槽河北三河市禁用紅色做招牌,連醫院紅十字都換成綠色。
河北三河市的一場“顏色禁令”讓全國嘩然,城管部門口頭通知沿街商戶,禁用紅、藍、黑三種顏色的招牌,甚至連醫院的“紅十字”也被迫改成“綠十字”。蜜雪冰城的紅色招牌一夜之間變成灰綠,商家被迫自費更換,而官方回應卻含糊其辭:“這是城市規劃要求,文件還沒下發,先改再說。”
這場“店招革命”看似是城市管理的“美學調整”,實則暴露了行政權力的任性、法治意識的淡薄,以及對市場經濟的粗暴干涉。三河市必須給公眾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這種“拍腦袋決策”不僅損害營商環境,更會讓政府公信力進一步流失。
三河市城管部門在沒有任何正式文件的情況下,僅憑口頭通知就強制商家更換招牌顏色,這顯然違反了“法無授權不可為”的基本行政原則。住建部發布的《城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技術標準》僅強調安全性,并未對顏色作出強制性規定。而三河市的“顏色禁令”既無法律依據,也未經過公眾聽證,完全是行政權力的肆意擴張。
更荒謬的是,醫院的“紅十字”竟也被納入整改范圍。國際紅十字標志受《日內瓦公約》保護,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地方政府無權擅自更改。這一行為不僅暴露了管理者的無知,更顯示出“一刀切”政策的荒謬性。
更換招牌并非小事,商家需承擔數千至上萬元的改造費用。蜜雪冰城作為全國連鎖品牌,其紅底白字的VI體系已深入人心,強行更改不僅影響品牌辨識度,更可能造成客源流失。而小商戶更是雪上加霜,被迫在無補償的情況下自掏腰包,為政府的臨時決策買單。
這種隨意干預市場的行為,無疑會打擊企業信心。正如網友調侃:今天管招牌顏色,明天會不會管櫥窗透明度? 若地方政府動輒以“城市規劃”為由干涉企業經營,誰還敢在此投資?
城市的美在于多元與活力,而非機械的統一,老字號的書法招牌、國際品牌的視覺標識,都是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三河市的“顏色禁令”不僅沒有提升城市形象,反而讓街道變得呆板、怪異,蜜雪冰城的綠色招牌被網友戲稱為“雪碧冰城”,醫院的“綠十字”更讓人啼笑皆非。
真正的城市規劃應尊重商業規律,而非用行政手段強行“整齊劃一”。若連招牌顏色都要管,那城市的煙火氣何在?市場的創造力何在?
截至目前,三河市政府仍未公布具體的政策文件,僅以“城市規劃”搪塞公眾質疑。這種“先斬后奏”的做法,不僅缺乏程序正義,更讓人懷疑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是否某些廣告公司借此牟利?是否有領導個人偏好影響了決策?
多家媒體已對此事提出批評,明確指出“三河市的顏色禁令沒有法律依據”。輿論壓力下,部分商家已恢復原招牌,但政府仍未正式回應。這種“裝聾作啞”的態度,只會讓公眾對政府治理能力產生更大的質疑。
城市治理的核心是服務,而非管制,三河市的“店招革命”若不能給出合理解釋,并賠償商家損失,只會淪為權力任性的反面教材,真正的城市規劃應尊重市場、傾聽民意,而非用行政命令強行“統一審美”。
如果連招牌顏色都要管,那下一步是不是要規定市民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法治社會不容“拍腦袋決策”,三河市必須給公眾一個說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