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zhàn),打到現(xiàn)在,僅僅從關稅稅率,已經(jīng)失去了意義。
在這種稅率下,已經(jīng)事實上不可能有任何直接中美商品的貿(mào)易了。
川普說,我們希望與中國達成協(xié)議,但前提是,中國必須主動。
中國外交部說:你永遠也等不到中國的電話。
當然,中美并沒有斷交,雙方較低層級的官員肯定在交流,這是政治的常態(tài),只不過高層的交流目前看來是斷了。
那么,是因為意氣之爭,追求誰先打電話,導致談判無法開始嗎?當然不是。這個問題在政治上很好解決。
因為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共同宣布:經(jīng)雙方同意,兩國領導人進行了電話溝通,這就不涉及誰先打電話的問題了。
真正的問題,當然不在誰先打電話這種幼兒園游戲上。
那么,如果中美之間要談判,關鍵的問題點在哪?
這取決于雙方對于貿(mào)易談判的不同理解。
在川普看來,要談判可以,談判的起點,就是4月2日美國公布的“對等關稅”的稅率的基礎上。
而在中國看來,要談判也可以,那就是回到4月2日之前中國關稅的現(xiàn)狀開始談判。
引發(fā)沖突的關鍵爆發(fā)點,就在于4月2日川普宣對的對中國加征的34%的關稅稅率。
是這一稅率導致了中方的強烈反制。
原因很簡單,因為加上這個稅率,事實上,美國對中國的稅率已經(jīng)普遍超過了54%,甚至一些產(chǎn)品達到了70%以上。
不要忘記了,川普七年前對中國加征的關稅并未取消,而今年1、2月又加征了20%。
普遍的關稅稅率超過了50%以上,除了奢侈品外,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產(chǎn)品還能繼續(xù)銷售了。
川普所謂的談判的藝術 ,在他用上權力后,就變成了勒索的“藝術”。
他是先將各國關稅抬高,把平民和企業(yè)的利益綁架起來,然后要求你拿條件來換,這與商場上漫天要價,完全兩回事。
在商業(yè)中,你只是嘴上提條件,而在政治中,這是先行動用暴力給你帶來損失。
在川普看來,你要談,也就是談這個34%的稅率。你要取消可以,你拿條件來換。七年前加的,1、2月加的,那可不是什么可以談的東西。
而在中國看來,如果你加到了34%,已經(jīng)在事實上宣布了貿(mào)易脫鉤,先進行貿(mào)易脫鉤,再來談判,這不是談判,而是脅迫和勒索。
因此,雙方的貿(mào)易談判一定是分為兩個階段,至少是中國方面是這么認為的,那就是川普先要收回34%的關稅,才有可能開展談判。
第二個階段,才是就對1、2月對中國加征的20%的關稅(芬太尼稅)以及中國的部分反制手段來進行談判。
現(xiàn)在雙方有沒有溝通?我猜是有的。
而爭議的核心點,就是34%的關稅的問題。
如果雙方要對等撤回加征的關稅,美國認為是要撤回到4月2日以后的,而中國則認為要到4月2日之前的。
雖然我認為,對美國進行關稅反制在經(jīng)濟學上本質上也傷害了中國經(jīng)濟,我寫過一篇文章說,不要理會是最好。
但是,我對這一行動表示理解。
為什么?
第一,因為川普直接將稅率提到了一個無法貿(mào)易的地步,這不是要搞貿(mào)易談判,而是進行極端施壓,并且,其目的就是通過加高關稅來建立所謂籌碼,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談呢?
第二,過去八年來,不管是川普對中國幾千種商品加征25%關稅,還是兩黨政府的各種貿(mào)易管制、實體清單、電動車100%關稅,包括今年1、2月加征的關稅,中國都沒有進行對等規(guī)模的反制。
我都在群里說,中國政府的表現(xiàn)很冷靜,沒有對等反制是對的。因為關稅戰(zhàn)是互害的。
但川普4月2日的行為,會給中國政府一個認知。既然冷靜以對完全沒用,對方一直在加碼,那么,強硬以對或許才是一條出路。
歐盟被加征了25%的關稅,就要反制。加拿大也立刻反制。
但要知道,在4月2日之前,美國對中國的加征關稅已經(jīng)超過了30%。而這時中國只是選擇了幾個產(chǎn)品進行反制,可以說是象征性的,還在等著用談判來解決呢。
說中國政府不如歐洲冷靜,這是不客觀的。
因為中國政府受到美國的貿(mào)易管制,歷史上就是全球第一多的,且在川普上任后,也單獨就對中國施加過超過20%的關稅。
4月2日前的中國政府,遠比歐盟和加拿大更為冷靜。
第三,川普的行為與語言完全不可預期。
他在當選后,一直宣稱他能保持與中國友好的關系,能合作、能相處很好(今天依然是這么說),但是,在行動上,卻是不停地加碼。
甚至直接拋出一個貿(mào)易中斷的稅率。
那么,這怎么談?
應該說,現(xiàn)在有部分談的條件,因為川普已經(jīng)部分認慫,將對全球七十多個國家征收的超過10%以上的關稅,全部暫停九十天了。
其宣布的要對全世界所有國家加征關稅以取消貿(mào)易差額的稅率政策,已經(jīng)破產(chǎn)。
既然別的國家都取肖,那這個針對中國的34%取消,也并不奇怪。
但顯然,川普不容易作出這個讓步,因為以他的習慣,這就叫減少了籌碼了。
我依然是相信,最終兩國會達成協(xié)議的。因為誰也承擔不起中美貿(mào)易徹底中斷的災難性后果的。
但在這個爭奪籌碼的過程中,搞不好還會有很多幺蛾子搞出來。
比如,為了逼迫中方讓步,還會采取非關稅手段。
最終,政治人物都要面對現(xiàn)實,面對現(xiàn)實世界企業(yè)和民眾損失的壓力,談判是一定會達成某個協(xié)議的。
但也不要指望中美貿(mào)易關系能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一時的協(xié)議達成,不會影響中美關系在經(jīng)貿(mào)層面越來越緊張的這么一個長期趨勢。
企業(yè)家們還是要早做打算,要注意分散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