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1日,為期兩天的歐盟財長及央行行長非正式會議在歐盟輪值主席國波蘭首都華沙拉開帷幕,共同討論全球經濟緊張局勢下歐洲所面臨的關鍵挑戰。
歐盟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達成共識,認為歐盟需通過貿易防御措施與外交斡旋雙軌并進,保持協同應對。
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認為,關稅將損害大西洋兩岸經濟增長,歐盟暫緩首批反制措施以推動談判,但保留所有選項,若談判未果,反制將立即生效。
路透社報道截圖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0日表示,如果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失敗,歐盟可能會對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征收關稅。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朔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采訪時分析說,歐盟各國明顯透露出對于美國關稅政策不再心存幻想。
歐洲各國在關稅問題上的焦慮非常迫切。歐盟發現,美國并不會放過自己,這跟是不是美國的親密盟友沒關系,不會因為有所謂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就會有什么不同,甚至有時候可能對歐洲征稅力度更大,對歐洲的威脅更多。
歐洲有一些比較清醒的人,比如說像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意識到美國這種不顧盟友利益、“自己第一”的做法,如果歐洲一味地妥協,肯定是不行的。已經有很多例子,比如俄烏沖突,比如美國說要吞并格陵蘭島,其實都說明美國是不會考慮歐洲的實際需求的。
歐洲也發現,不能再心存幻想,覺得特朗普會主動放棄關稅戰。因此,現在必須要坐下來,大家想辦法。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有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的專員謝夫喬維奇將于13日前往華盛頓與美方談判。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呼吁歐盟在后續對美談判中“保持警惕和主動”,動用一切手段保護自身經濟利益,維護就業和歐洲的未來。
王朔認為,歐盟在“團結”和“主動”應對美關稅沖擊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深力度,拿出實際行動。
歐盟是擁有27個成員國的高度一體化的區域組織,盡管各個成員國向歐盟上交了一部分主權,也有統一的歐盟機構來運作,但歐盟成員國之間經常有分歧或矛盾。
一方面,由于存在利益需求差異,很難形成統一的政策立場。因此,歐洲說要加強團結,是很必要的。
另一方面,歐洲一體化的特性是“和而不同”,這是歐洲的一個軟實力。因此,歐洲要做的是更主動、更團結,否則很難讓特朗普正面去對待歐洲。
“歐洲新聞”網報道截圖
原標題:《歐盟已認清現實!或將在多領域反制美國所謂“對等關稅”》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施薇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總臺環球資訊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