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領域群體基數較大、人員結構多元、生活需求多樣。為進一步增強新興領域群體的歸屬感和幸福感,推動新興領域與社區治理“雙向奔赴”,寶山區廟行鎮黨群服務中心嚴格落實“一網格一主陣地”要求,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強化黨群陣地功能重塑,加強與街區黨支部工作站、“多格合一”工作站、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會客廳的互促共融,持續強化“空間融合、功能融合、隊伍融合”,為網格治理提供堅實的聯系服務平臺、協商議事平臺和力量聚合平臺。
01
優活動,做實聯系服務平臺
通過黨建引領、活動賦能、陣地支撐,在細微之處彰顯為民服務理念,以優質活動引流匯智,凝聚陣地人氣。一是統籌區域資源,推出“便民集市”。以“愛滿寶山情暖廟行”品牌項目為抓手,將志愿力量注入黨群服務空間,并聯合網格和街區內“小個專”等力量,推出小家電維修、理發等生活服務,推出口腔咨詢和健康義診等健康服務,并且為80歲以上的老人、退役軍人、殘疾人、快遞外賣小哥等群體提供免費服務。
二是數智技術賦能,設置“健康驛站”。在接待大廳設置的“智慧健康加油站”也是主動服務百姓的有效載體。一系列智能屈光儀、交互運動鏡、肺活量測試儀等智能設備,即使是老年朋友也可以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輕松完成各項健康監測,平時也方便騎手等新興領域群體在閑暇之余來陣地進行健康監測。
三是聚焦騎士友好,打造暖“新”驛站。推出學習菜單、民生熱線以及《騎手·美好生活寶典》等,并量身打造“五分鐘微黨課、十分鐘工間課、三十分鐘實踐課”,讓學習與服務觸手可及。以驛站為紐帶,通過不定期開展“以心暖‘新’”系列慰問活動,凝聚騎手力量,組建騎手聯盟,實現“服務對象”向“治理力量”的轉化。
02
創載體,做實協商議事平臺
堅持把網格黨群陣地作為基層黨組織發揮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的物理支撐,成為凝聚黨員和群眾了解治理、參與治理、支持治理的實踐支柱。一是拓展功能空間。在黨群中心,設置“多格合一”工作站,由街區黨支部統籌調度,推動城運、公安、城管、市場監管、市容環衛等基層治理力量入網進格、駐點工作,變“吹哨報到”為“力量駐點”。二是搭建議事平臺。設立治理議事廳,動態公開議題進展與解決成效,形成資源共享、議題共商的良性循環,實現街區全景圖、公共議題、綜合網格工作等機制同步上墻,讓治理成效可看、可感、可知。三是聚力賦能增效。在中心新增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會客廳,物業咨詢臺、治理案例交流營、善治賦能培訓等多項服務,定期召開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協商議事會,先后對社區治理熱點難點問題如:小區流浪貓怎么管?樓道堆物引發糾紛怎么辦?等疑難問題開展案例交流和培訓賦能。
03
暢機制,做實力量融合平臺
依托街區黨支部工作站與“多格合一”工作站合署辦公優勢,形成街區黨建與“多格合一”雙推進、互支撐的工作模式。一是健全工作會商機制。建立“日碰頭、周調度、雙周例會、月度例會”制度,并制定黨建聯席會工作規則,對網格內“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問題及時協調,充分發揮聯席會議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作用,積極打破行政壁壘和條塊分割的界限,快速響應群眾訴求。二是匯聚陣地力量資源。依托“中心+”融合效能,將文化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工會、團委、婦聯等30余個條線力量和學校、養老機構等公共資源匯聚在網格,實現陣地共用、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把治理的能人和對象聚在陣地。三是積極培育骨干力量。引入區社區治理學院精品課程進黨群陣地,推出《哥倆好系列課程——有話好好說》《如何有效開展街區議事會?》《街區群眾工作法——如何激活街區骨干力》等特色課程,組織“多格合一”骨干力量開展培訓賦能。并運用中國好人林慶凡物業善治工作室等載體,針對《如何破解停車難》《巧解鄰里漏水矛盾糾紛》等開展案例交流研討、頭腦風暴等實訓課程,切實提升基層治理隊伍能力水平。
接下來,廟行鎮黨群服務中心將持續加強陣地功能融合,讓更多治理載體落在陣地,更多治理成果呈現在陣地,通過做優服務,進一步提升陣地的政治功能和治理功能。
境享園對外開放啦!來這里感受“家門口的幸福”~
來寶山濱江,遇見上海的第一縷晨光!感受入境中國第一站的浪漫與活力
含“金”量爆表~這些地方包出片的→
通訊員:龔薇
編輯:陸天宇
資料:廟行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