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寧德4月12日電 (江葦杭)“希望大家常來寧德、常來霞浦,品鑒鮮嫩彈牙的北緯27°海參,漫步光影變幻的灘涂畫廊,體驗‘海上田園’的漁家風情,共繪‘耕海牧漁’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4月11日,寧德市副市長鄭忠輝在2025霞浦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為寧德和霞浦發出邀約。
活動現場。朱世剛攝
全國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對話。朱世剛攝
在“中國南方海參之鄉”霞浦舉行的這場活動,以“高質量 樹品牌 興產業”為主題,充分發揮霞浦海參產業的經營主體作用,匯聚行業力量,搭建全國海參人交流交易平臺。國家、省、市縣相關領導,行業協會負責人、專家學者、外地客商、企業代表、養殖大戶代表等參加活動。
會上還舉行本屆“參王爭霸賽”頒獎授牌、霞浦海參預售簽約、區域特色水產品品牌共建合作簽約、本土化海參推介等環節。海參養殖、加工、營銷等代表進行了一場全國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對話,探討行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深化南北協作、區域合作,共同繪就經略海洋新“藍”圖。
期間,還舉辦2025年霞浦海參“參王爭霸賽”、霞浦海參產業現場考察和霞浦海參交流會等多場活動。
2025年霞浦海參“參王爭霸賽”。魏海平攝
山海共耕,“參”情滿滿。霞浦縣深入踐行大食物觀,以海為田、以民為本,注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養殖模式從“北參南養”到“南參南養”,再到“鮑參混養”的不斷探索,推動海參成為霞浦首個“百億級”養殖單品,創造了“從無到有”,再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漁業傳奇。
“當前,面對市場挑戰,霞浦縣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立足延鏈強鏈補鏈,著力突破本土化繁育、生態養殖、精深加工等技術瓶頸,加快推動海參肽、醫用膠原蛋白等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并聯動文旅、電商、冷鏈物流,全力打造‘霞浦海參’區域公共品牌,讓‘霞浦海參’銷往千家萬戶。”霞浦縣委書記郭文勝表示,海參產業是霞浦縣近年來新崛起的“藍色引擎”,全縣已形成了集育苗、養殖、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霞浦海參養殖場。鄭培鑾攝
據悉,海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不含膽固醇,具有多種藥用價值。2003年11月,霞浦縣引進山東長島海參小苗,經過多年的實踐摸索,2007年,在霞浦縣海區進行吊籠養殖并取得成功,從此,霞浦縣開啟了利用11月至次年4月南北溫度差異進行南北接力養殖海參的“新紀元”。此后,“北參南養”在霞浦縣持續增量發展,2024年,海參產量達10.2萬噸(鮮活),占全省90%,占全國30%,產值約102億元。目前,霞浦已成為我國“北參南養”的主產區、拉缸鹽海參集散中心和南方最大的仿刺參交易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