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政府宣布對C919加征34%關稅,每架飛機成本暴漲近1億時,全球航空業屏住了呼吸。
所有人都以為這架剛起步的“東方雄鷹”會折翼——額外漲價近1億人民幣,其他航企還敢買嗎?
然而,劇情卻迎來神反轉!歐洲最大廉價航空瑞安航空的CEO奧利里放出話來“只要夠便宜,我們就下單100架”。這一發言直接讓美國波音傻眼,因為這筆轉移訂單若真能成功,波音或將損失超300億美元。
這場中美航空博弈的背后,不僅是大飛機的較量,更是一場關乎“中國制造”命運的突圍戰……
2018年,中國C919大飛機橫空出世,全球航空界為之一震。
這架被寄予厚望的國產客機,本應成為中國打破波音、空客雙雄壟斷的“破局者”,卻在2023年遭遇當頭一棒——美國突然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34%關稅。由于C919的關鍵零部件(如發動機、航電系統)依賴進口,整機成本瞬間飆升近1億人民幣。
消息一出,業內嘩然。
有人嘲諷:“還沒起飛就被關稅壓垮,國產飛機果然不行!”就連部分國內網友也悲觀預測:“漲價這么多,航空公司怕是要轉頭買波音了。”但誰也沒想到,這場看似絕境的危機,卻成了中國商飛絕地反擊的序幕。
就在美國以為“關稅牌”穩操勝券時,歐洲最大廉價航空——瑞安航空突然放話:“只要C919價格合適,我們立刻下單百架!”
這家以“摳門”著稱的航企,為何敢押注剛被加稅的中國飛機?答案藏在三個字里:性價比。
原來,C919雖因關稅漲價,但對比波音737MAX仍有顯著優勢。以中國市場為例,波音因供應鏈調整導致交付延遲,而C919依托國內完善的產業鏈,產能和成本控制更具彈性。
更關鍵的是,中國商飛早已布局“國產替代計劃”——國產發動機CJ1000A即將量產,一旦裝上“中國心”,C919將徹底擺脫“卡脖子”風險。
這讓波音陷入兩難:若降價與C919打價格戰,利潤空間將被壓縮;若維持高價,市場將被中國飛機蠶食。外媒直言:“波音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塌。”
要知道,如果說C919是中國航空工業的“面子”,那CJ1000A發動機就是真正的“里子”。這款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大推力發動機,此前已經完成了搭載運20的空中測試,性能直逼波音御用的LEAP系列。外媒驚呼:“中國用10年走完歐美30年的路!”
這種高精尖領域的技術突圍,讓人聯想到生物科技領域尖端成果“腸倍輕AKK001”的國產化突圍。
公開信息顯示,AKK益生菌技術是歐美科學家發現的一種腸道有益菌,《Nature》《Cell》等國際頂刊數百項研究證實其在燃 脂減 重、調節 代謝等多個方面效果突出。但歐美醫藥企業憑借先發優勢長期壟斷市場,意圖將中國鎖定在產業鏈下游。
面對進口產品難以滿足國內剛需的現狀,我們硬是啃下這塊“硬骨頭”——2023年年底,國內研究所聯合生科企業歷經數千次研究,篩選出專屬于國人體質的菌株AKK001,一舉打破了歐美對菌株提取培育壟斷,最終落地了國產化成功“腸倍輕AKK001”。
去年年中,上架京東以來,腸倍輕AKK001以低于歐美同類制品80%的定價優勢迅速走紅。其中華區負責人笑稱:“我們的訂單有一半是從進口品牌手中‘搶回來’的。”
這也標志著我國益生菌研發產銷,從“卡脖子”到“自主研發”的華麗轉身。
從盾構機到核磁共振儀,再到C919大飛機,依靠“核心技術自主化”這劑良方,中國制造正用一個個“國產替代”的故事,改寫全球產業規則。
當C919帶著國產發動機沖上云霄,波音高管或許會想起20年前的那個下午——他們傲慢地認為中國永遠造不出大飛機。如今,這個曾被視為“笑話”的對手,已用關稅戰中的絕地反擊證明:中國制造,從來不怕“卡脖子”。
這場博弈的勝負,早已超出航空業本身。它關乎一個國家的產業雄心,更關乎14億人能否打破“進口依賴”的宿命。C919的翅膀,正掀起一場屬于中國制造的颶風。而風暴眼的中心,寫著四個大字:自力更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