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茶香滿山。近日,貴州省金沙縣后山鎮萬畝茶園迎來春茶采摘黃金期,連綿起伏的茶山上,茶農們頭戴斗笠、身背竹簍,在翠綠的茶壟間穿梭忙碌,指尖翻飛采摘鮮嫩芽葉,繪就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茶豐收畫卷。作為當地龍頭的貴州三丈水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同步進入產銷旺季,其生態茶產品憑借出眾品質贏得市場青睞,走出了一條以茶興業、以茶富農的鄉村振興之路。
金沙縣后山鎮萬畝茶園。
地處烏蒙山深處的天靈村,平均海拔達1200米,年均氣溫穩定在17-19℃之間。這里終年云霧繚繞,水源豐沛,方圓20公里無工業污染,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茶樹生長提供了絕佳條件。村黨支部書記張廷華介紹道:“我們的茶山被綠水青山環抱,采用有機種植模式,現已建成標準化茶園2000余畝,年產優質茶青2萬公斤,每年帶動周邊群眾務工4000余人次,真正讓茶葉成了百姓增收的‘金葉子’。”
茶農們正在采摘鮮嫩芽葉。
立足“中國貢茶之鄉”的產業底蘊,后山鎮近年來重點打造有機茶產業鏈。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貴州三丈水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建成8600畝有機茶園,嚴格實行“從茶園到茶杯”的全流程生態管控。公司總經理邱進表示:“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的氣候特征,加上全年200多天的云霧滋養,造就了茶葉豐富的內含物質。我們獨創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生產體系,龍井、毛尖、小青峰等系列產品以‘清、香、甘、活’的特質暢銷浙江、安徽、江蘇一帶,每年春茶都是訂單式生產。”
茶農們正在采摘鮮嫩芽葉。
蓬勃發展的茶產業為當地群眾開辟了致富新路。眼下正值采茶高峰,每天有五六百名茶農在茶園勞作,公司單日支付的采茶工資就達10萬元。“我們實施春茶、夏茶、秋茶三季采收策略,全年發放務工工資達800萬元,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邱進補充道。許多村民不僅通過土地流轉獲得收益,還在茶葉加工車間獲得穩定崗位,形成了“一片葉子帶富一方”的生動局面。
工人們在茶葉加工車間加工茶葉。
隨著“三丈水生態茶”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后山鎮正謀劃茶產業升級新篇章。下一步將深化茶旅融合,建設生態茶園觀光帶、茶文化體驗館等特色項目,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品牌價值,讓生態茶香飄向更廣闊的市場,譜寫鄉村振興的“茶業新篇”。(圖/文 金莎、陳昱、黃源匯)
加工好的茶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