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風揭開大地的詩篇,
當晨露在翡翠色芽尖凝成透亮的詞句,
彭州茶山便鋪開了千年的宣紙。
古茶樹抖落經年風霜,
將積蓄三季的禪意化作枝頭新綻的碧玉,
且待有緣人循著茶香,
共赴這場貫穿千年的山水清談。
遺落在時間長河的靈石老茶樹
配音/無言
紅巖鎮靈石村是個已被遺落在歲月長河中的名字,就像那些隱匿在萬畝山林間的野茶樹,偶爾被人提說,也是片面而又模糊的。大家好,我是無言,本周咱們一起尋訪有關靈石村茶葉的傳說和故事。
2020年,紅巖鎮隨著鄉鎮整合融入敖平鎮,而靈石村也與幸福村、梨花村三村合一,成為漓沅村,以期紀念早已消失在時間長河里的道家二十四治中的漓沅治。史料記載,白石溝、塘壩子、山家溝、劉家溝這一帶就是道教二十四治第五治“漓沅治”所在地,山上曾遍種茶樹,盛產茶葉。
曾經的靈石村有山林一萬余畝,屬川西丘陵地形,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云霧繚繞、土壤肥沃,適合茶樹的生長繁育。靈石村茶就生長在群山霧繞、林木蔥郁的環境里,各類坡地礦物質豐富,茶葉富含各類微量元素,制出的茶葉成品口感舒適,回味甘甜,略有茶葉本身的微澀之感,具備生津止渴功效。唐宋時期,這里已大量種植茶樹,生產茶葉。
如今這里現存遺留的茶樹大多栽種于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在當時的歷史發展環境下,彭縣(現彭州市)大量引導農村種植茶樹,大多數不能種植高產農作物的坡地、可以開發的山林都砍伐后種了茶樹,一時間茶葉經濟作物培育蓬勃發展,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大量外銷或售賣給供銷社。
據當地村民介紹,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靈石村的鮮茶葉曾遠銷到綿竹市土門鎮的三溪茶廠,制作成了大名鼎鼎的綿竹趙坡茶。趙坡茶是唐宋時期的名茶,是歷史上蜀中三大茶珍品之一,自唐代起,綿竹“趙坡茶”就被列為貢茶,而后就有了“盛唐茗貢品,中華趙坡茶”的贊美之詞。
八十年代隨著土地承包到戶之后,茶樹也被承包到戶,大多農戶因茶葉制作技術、銷售網絡等方面的限制,茶葉的商業價值不能被體現出來,便把茶樹大量砍伐種植農作物,茶樹數量急速減少。現存的茶樹也沒有人花大量的時間和勞力進行管理,成為放養的野生茶樹。除了春天偶有部分村民采摘鮮茶葉炒茶自用,或者少量賣給附近的茶葉發燒友以外,這些茶葉就靜靜地在綠林山野間自由生長,也成為被時光遺忘的歲月,依稀還能時不時流露出輝煌抑或低調生存的痕跡……
(向上滑動可查看更多↑↑↑)
龍脈縱橫天地,神韻古來。
千年滄海桑田,有神樹幽幽獨自修身。
湔水縈繞青山,滋潤時光。
一念白云蒼狗,看夢境綿綿花開花落。
風來,古樹虬枝隨風起舞;
風去,盤根錯節紋絲不動。
雨來,翠色催情纏綿悱惻;
雨去,嫩綠紫芽蓬勃生機。
獨守一份清貧,
于峭壁懸崖絕境間素衣水袖長舞青嵐;
獨愛一片野趣,
在嶙峋瘦骨風霜里淡墨丹青暈染山林。
一棵樹,
支撐執著堅定的信念,
養活來來去去的魂靈;
一片林,
染綠漫山遍野的精神,
塑造起起伏伏的歷史。
細數古樹的沉默,
依稀聽見古人在綠林間呼嘯吶喊;
端詳幼芽的生機,
仿佛看到先人在歲月里踏歌而舞。
一顆古茶樹,讓后人景仰;
一群古茶樹,讓時光停滯。
剪一段濃霧薄愁,
織就春姑娘華麗的霓裳,
濃淡相宜;
摘一簍殘雪晶瑩,
醞釀雷公公火熱的豪情,
驚天動地。
喊一曲山歌悠揚,
喚醒滿山遍野沉睡的精靈,
次第開放的花朵,
奔跑在山嶺小溪;
采一枚嫩茶幽香,
烹煮流觴歲月釅醇的深厚,
沉浮彌漫的茶香,
直達于承諾之期。
采來春的委婉,
和著萬物復蘇的新景,
醅出希冀的春色;
采來夏的火熱,
烹煮綠茵茂盛的蓬勃,
孕育青春的濃烈;
采來秋的濃郁,
儲藏盛世萬象的碩果,
傳承自然的神奇;
采來冬的純潔,
鋪開漫天飛舞的想象,
寄托萬世的神靈。
采茶,
采乾坤無窮魅力的精髓,
采天地雄渾氣勢之耀陽;
采茶,
采人心無限善良的本真,
采靈魂飄逸深邃之空靈。
與一壺寶山古茶對坐,
猶如高山流水。
古茶質樸醇厚盡展,
時光倒流千百年,
濃淡相宜,慰藉千年相思。
把半盞龍門殘雪烹煮,
恰似陽關三疊。
新茶柔滑細膩柔順,
歲月靜好一世情,
婉轉低徊,
承載萬世柔情。
一葉一菩提,
進退自然而然。
空靈無塵,
世界寂靜無邊,化作一泓秋水。
萬事萬象生,
舍得幻化成風。
來去無蹤,
眾生凡塵皆苦,俱入半杯茶盞。
品上水無根,
莊周夢蝶何處尋?
水無形,滌凈俗世塵埃,無形卻有情。
飲茶紅有意,
柳郎紅帳曉濕處。
人有苦,覺醒方能放下,有苦更歡喜。
烹茶品味,
品山,品水,
品陰陽相逢之氣,
繾綣氤氳欲說還羞。
參禪悟道,
悟心,悟情,
悟萬物內外之本,
空靈秉性大道無形。
半世浮華隱萬物更生,
本來無欲則剛。
一杯紅茶含一生真情,
都是幻象重疊。
茶煙裊裊處,
龍門山正用松風煮雪,
湔江水已沏開滿天星斗。
請踏著四月的春光來彭州吧!
讓指尖觸摸古茶樹鐫刻的年輪密碼,
在采茶女的歌謠里打撈沉入溪澗的唐宋月光。
當您捧起白瓷盞中流轉的春色,
會看見陸羽的茶經正在杯底徐徐舒展。
這里每片茶葉都封存著時光琥珀,
每縷茶香都在續寫人與自然的千年契約。
且將浮生暫寄,
共飲彭州一壺春!
“聽鑒彭州”欄目在喜馬拉雅上線啦!
快去喜馬拉雅搜索“聽鑒彭州”,聽見彭州的聲音!
本期聲音導游
無 言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閱評專家組專家;資深媒體人、音樂人、策劃人,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中國播音主持委員會理事、成都市文聯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成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歷任成都廣播電視臺經濟頻率總監、Love Radio頻率總監、頭號音樂臺總監、唯一音樂(Only Radio)頻率總監、中美合作Billboard Radio.CN推廣總監、成都市廣播電視臺廣播播音指導;曾獲中國金話筒獎、全國廣播百優主持人獎,成都市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成都市最受歡迎廣播主持人獎等獎項;多次出任“超級女聲”、“我型我秀”、“快樂男聲”、“花兒朵朵”等國內大型選秀節目成都賽區評委;其擔任編劇、詞曲創作并出演的電影《那朵花的名字叫白蘭》獲亞洲微電影節金海棠獎最佳作品獎;1987年至今創作發表了近百余首原創歌曲。
本期《聽鑒彭州》由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成都市朗誦藝術家協會
傾情合作推出!
稿件征集:
稿件要求:稿件主題為“彭州人寫彭州”。主要內容包括彭州的自然風景、歷史人文、經濟社會、民風民俗、美好事物等,可以是一個景點、一家好店、一份美食、一個回憶、一條路、一座山……一切有關彭州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彭州生活的美好感受,都可以寫成文字向彭彭砸來!
投稿方式:請在您的稿件后附上個人簡介(姓名+年齡+籍貫+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聲音導游征集:
報名條件:只要你喜歡朗讀、表述清晰,熱愛彭州、熱愛生活,愿意傳播心中的美好,那就不要猶豫,趕緊來報名吧!
報名方式:請將您的朗讀音頻(3分鐘以內)與個人簡歷(姓名+職業+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第242期:
第243期:
第244期:
第245期:
第246期:
第247期:
第248期:
第249期:
第250期:彭州,你怎么這么好看?!
第251期:
免責聲明:
★品鑒彭州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僅在品鑒彭州今日頭條號轉載,其他平臺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文中配圖支付相應稿費,若不同意使用,請告知刪除!
期數:3366期
文字:《彭州慢板》張大其 劉倩
圖片:彭應洪 張鴻 羅中儒 雷田文
音頻:無言(吳學森)
編輯:劉倩 編審:祁文靜
有一種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揚天府文化,傳播城市精神!
親愛的小伙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楊華 祁文靜
首席編輯:劉倩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