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歡快的樂曲,身穿鮮艷的民族服飾,孩子們與家長排成長龍,依次走入,有的揮臂歡呼,有的熱情互動,上海西華外籍子女學校操場仿若“奧運會入場”,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民族的國際家庭,盡享歡樂,展示文化、美食、才藝表演......
4 月 11 日,青浦區徐涇鎮第十五屆中外文化交流節開幕。如同嘉年華般的活動上,孩子們躍躍欲試,家長們傾情投入,政府和學校大力支持,共同參與策劃,推動活動越辦越好。
市級非遺項目獨幅旗袍以其典雅之姿驚艷全場,盡顯傳統服飾的獨特魅力。各式攤位呈回字形鋪開,從精美的織布工藝,到獨具匠心的手工藝品,再到令人垂涎的各色小吃,讓大家足不出“鎮”,便能領略 “不出國門的異國風采”。
本屆交流節首次融入體育項目—— 社區九子。充滿兒時歡樂的弄堂游戲,為居住在徐涇鎮的各國友人開啟一扇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窗口,在趣味互動中拉近彼此距離。
“我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太熱鬧了,很開心孩子們喜歡我制作的甜品。”來自俄羅斯的svetlana是徐涇的新居民,她剛來上海一年,女兒在上海西華外籍子女學校讀書。為了這次活動,她提前做了很多準備,早早趕到攤位上陳列食物。大列巴、紅場、奶酪包等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孩子們排隊等著蓋章兌換。
“很多年前我初到徐涇,這里還是郊野農田。如今,變化特別大,人氣越來越旺,很繁華、也很國際化。”Nigel pritchard是上海西華外籍子女學校的一名外籍教師,他表示,對學校每年舉辦的中外文化活動期待不已,“一整個下午既能參與歡樂的大巡游,還能在各個攤位前玩游戲、吃美食,很開心。”
位于青浦區徐涇鎮的上海西華外籍子女學校創辦至今已逾19年,目前全校師生500余人,分別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因為世界文化和語言的多元融合而有“小聯合國”之稱。“西華國際日”不僅是該校一項傳統文化品牌,也是徐涇鎮中外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的特色項目,旨在增進世界各地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社區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徐涇鎮地處大虹橋板塊,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得徐涇成為眾多外籍人士的宜居家園。目前,常年居住徐涇的外籍人士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據徐涇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原標題:《入場堪比“奧運會開幕”,各國美食挑花眼,中外文化嘉年華家長和娃都玩嗨了》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