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長沙、鄭州對中部地區第一航空樞紐的爭奪可謂中國民航史上最為激烈的爭奪。圍繞中部航空霸主的位置,幾座城市你爭我奪、你追我趕、互不相讓、互不服輸。
后來又加入南京。
由于北京、上海、成都都有兩座國際機場,這四座城市誰占得先機,誰就成為中國航空第十城。
2024 年,武漢與長沙之間的爭奪就已十分激烈,而到了 2025 年 3 月,競爭態勢又有了新變化。
2025年3月,各機場初步統計數據已經出來。
區域樞紐的爭奪異常激烈。
特別是武漢、南京、長沙、鄭州四城航空樞紐之爭已趨白熱化。
2025年3月份,四大樞紐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如下:
武漢天河機場:251.9萬人次(增速3.3%)
南京祿口機場:241.1萬人次(增速1.0%)
長沙黃花機場:229.2萬人次(增速-4.4%)
鄭州新鄭機場:217.7萬人次(增速-1.6%)
僅一個月,武漢領先長沙優勢擴大至22.7萬人次(2024年僅差13萬),增速差距顯著(3.3% vs -4.4%);
鄭州受制于產業轉型陣痛(富士康產能轉移)及國際貨運分流(部分轉向鄂州花湖機場),總量墊底;
南京雖屬長三角,但因上海虹橋、浦東分流,增速低于武漢,但憑借國際航線密度(新增至中東、歐洲直航)維持第二。
武漢自2024年冬春航季發力后,2025年持續加碼國際航線,并優化“空鐵聯運”;
天河機場第三跑道2024年底投用,T4航站樓2025年啟動設計,規劃容量提升至8000萬人次;
鄂州花湖機場(貨運)與天河機場(客運)聯動,形成“雙樞紐”格局,2025年一季度國際貨運量同比增25%,反哺客運商務需求;
湖北省政府2025年出臺《航空強省十條》,對新增洲際航線補貼翻倍,吸引航司加密航班。
中部航空樞紐之爭本質是區域經濟綜合實力的投射。
2025年武漢的領跑,印證了“產業升級+基建超前+政策精準”的協同效應。
武漢或許將憑借“雙樞紐”(天河+鄂州)和政策紅利,有望在2025年全年拉開與長沙差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