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年代劇還沒退燒,《艱難的制造》就端著熱鍋來了。這部由正午陽光出品、改編自阿耐小說的新劇,35集,導演李雪,編劇明大程,主創全是狠人。一眼看去就是奔著“現象級”去的。最關鍵,它不是獨立作品,而是《大江大河》的親妹妹,人物線、時間線都連得上。等它5月一上線,多少觀眾得“連夜投廠”?
廠二代卷進改革大潮,他是真不想當“紈绔子弟”
柳鈞,一個留德歸來的技術男,穿著西裝一腳踏進東海,目光鎖死他爸留下的機械廠。這不是認祖歸宗,這是認死理。他不要榮光接班,而是要擼袖子搞改革,把這個騰飛廠,拖進數字化時代。他嘴上說理想主義,實際上每天都在火葬場里翻滾。政策掐脖、人脈掐腿、資金斷流,技術像謎題,現實像高墻,理想呢?像八級地震里的蛋殼,還要硬著頭皮不碎。
他不是來搞爽文的,他就是個理工科“卷王”,但卷得心甘情愿。嘴里念著“發展要靠創新”,心里早把自己賣給了CNC數控機床。
張新成演了個“九零版馬斯克”?沒錯,就是那種拼命三郎
柳鈞這個角色,換誰演都得脫層皮。張新成這回直接原地變形,從溫潤書生秒切成技術狂魔。他在廠房里討論螺絲精度時,眼神能飆出三百度專注;去跟政策部門拍桌子,能把官話懟成動詞短語。這個角色不靠顏值吃飯,靠腦子、膽子,還有一股子死磕到底的狠勁兒。他不是要改變命運,是認定了命運就該自己寫。
張新成演得累不累?觀眾看得是真燃!“他要是不拼,我就不信奮斗了”——這句網友彈幕,簡直給他打了底色。
宋祖兒演的崔冰冰,是廠花?錯了,是獨立女性的教科書
誰說年代劇女主只能煮飯、勸架、守舊?崔冰冰這名字聽著清涼,但一出場就拿的是“自帶主線”劇本。宋祖兒演的她,不靠男人活,也不靠戀愛圓夢。她自己搞事業、談理想、玩合作,不是男人背后的女人,而是廠區里的中流砥柱。
王彥霖飾演的錢宏明,別看玩笑話掛嘴邊,其實是本劇的“潤滑油”——拉人、抬氣、撐局面,義氣和商業兩頭跑,不油膩還帶勁。他不是搞笑擔當,是正劇里的松弛感來源。
熟面孔大集合,角色就像老友聚餐一個都不少
誰說配角不重要?高露一出場,立馬就把“職場姐”的那股狠勁兒貼上年代感濾鏡;劉奕君這次不做反派,穩穩當當當上企業家,氣質突然從“陰狠”變“靠譜”;朱雨辰、洪劍濤、劉鈞,一個個戲骨集結,哪怕只露幾場戲,也不讓你出戲。
這些人不是來湊數的,是帶著各自的“廠”味上場,把這個工業社會的側影撐得結結實實。
別以為這是“年代懷舊”,其實是工業熱血史
這劇名叫《艱難的制造》,不是賣慘,是實打實地在告訴你,“制造”這倆字背后,有多少汗水和血淚。它不是主角開掛、情節放飛,而是講一個時代的躁動,講一群人怎么從泥地里挖出希望。
柳鈞代表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而是那個年代千千萬萬個“廠里人”的縮影。工廠就像一臺巨大的齒輪,每個人都是齒輪里的一個牙,一松就散架,一合就轉動。他們沒背景、沒外掛,靠的是一句“干就完了”,一條命壓一片圖紙。
別看沒狗血,劇情真比飆車還飆心跳
你以為年代劇都愛拖情節、磨愛情?不好意思,這劇不是談情說愛,而是談轉型、談融資、談死磕到底的事。戀愛有,淡得像早上第一杯白水。主線在于:“你能不能把這個廠活下去?”
這劇節奏像工業打鐵,咣咣作響,每一集都像焊條點火,火花四濺。三集融資都搞不定,一句話政策卡死整條線。拍的是個廠,其實講的是人和命運的搏斗。
不是“時代溫情”,是時代滾刀肉
有人說,看這劇像看自家親戚當年下崗前夜的樣子。柳鈞不是主角,他就是你叔叔、你爸、你隔壁廠哥的合體。那個年代,誰不是把青春投進鋼鐵里,換點溫飽、盼個出路?現在的人追爆款,那時候的人追飯碗。這劇不玩情懷,卻比任何一部情懷劇都扎心。
正午陽光就是懂,熱血不靠怒吼,靠安靜里的一股子勁兒。一聲不吭做事,轉身才發現全身是傷。
這劇一上,國產劇又要“工業風控屏幕”
5月上線,《艱難的制造》能不能爆?八成能。它不是靠營銷炒起來的,而是靠那種“像是發生過”的真實感走進人心。如果你曾感嘆《人世間》的深沉,被《大江大河》卷得熱血,這部劇八成是你的續命片單。
它不是追憶青春,而是拿現實給你照了一面鏡子。你不是看劇,是在看中國制造的前世今生??赐昴憧赡懿粫兂闪x,但一定更懂你爸那雙手、那杯酒、那聲嘆息。
你準備好了嗎?這個5月,咱們廠里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