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04年,紐約一家醫院的院長聯系了當地政府。
他們醫院停放著一具老婦人的尸體,并且尸體停放的時間已經多達一月之久。
這位老婦人來自中國,所以醫院方面希望政府能夠出面聯系中國代表,盡快找到這位老婦人的親屬,為其解決后事問題。
事關生死,政府相關部門也沒有耽擱,立即聯系了中國方面的代表。幾經輾轉,這位老婦人的身份才最終被確定。
原來,她竟然是我黨早期領導人陳獨秀先生的小女兒,陳子美。當年陳子美獨自一人離開大陸,她的親朋好友對她的下落一無所知。
此時大家才知道,她竟然在美國孤苦伶仃地走完了自己的后半生。陳子美這一生,有過怎樣跌宕起伏的辛酸往事?她的尸體,又將會由誰來認領呢?
- 首段婚姻,慘淡收場
有社會研究學者曾經說過,民國時期許多著名的文人和思想家,他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大放異彩,但是在私生活方面卻德行有虧。我們在評價他們的為人處事時,應當全面看待他們的所作所為。
有的學者甚至會把陳獨秀和李大釗這兩位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奠基者和領導人拿來做對比,南陳北李,他們在思想上互為知己,但是在個人生活中卻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品質。
李大釗是一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對自己的結發妻子也是從一而終。從在父母的安排下與妻子結婚開始,到被反動派迫害至死,他都從未背叛過家庭,也沒有在原生家庭問題上,給孩子留下絲毫的陰影。
可陳獨秀不同,他的私生活總是為人所詬病。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之所以與他關系頗為冷淡,也是因為他對這兩個孩子缺乏關愛和照顧。
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他原配妻子的妹妹。他們生下了一子一女,女兒的名字,正是陳子美。
與母親一起去往上海生活的那段時間,是陳子美印象當中跟父親接觸次數最多的時間。她和弟弟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見到父親回來,有時候幸運的話,父親還會給他們念一念睡前故事。
但是,父子三人之間見面的次數還是很少。小時候的陳子美總是不理解,為什么父親總是會那么忙碌?父親一天到晚到底在忙什么?
等她逐漸懂事,明白父親忙碌的工作任務時,她也已經被原生家庭留下了深重的陰影。
后來,陳獨秀和第二任妻子的感情徹底破裂,兩個孩子也跟著母親一起從上海去往南京。他們就像其他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只能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呵護和溫暖。父愛在他們人生過程當中的缺失,造成了他們難以彌補的性格缺陷。
陳子美其實很渴望愛,也很渴望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尤其是在母親去世以后,她感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孤獨無依,也更需要旁人的支撐和慰藉。
在她心情最為低落的時候,她認識了一個男人,張國祥。
張國祥在南京銀行工作,雖然年紀比陳子美大了近十歲,但他也仍然是孤身一人生活。陳子美曾經在好奇之下問過他,為什么這么多年都沒有想過找一個伴兒。他總會回答說,緣分是難求的。
而對于他們二人來說,彼此就是這個世界贈與他們的緣分。所以他們逐漸相識相知,并且最終走到了一起。
在決定結婚之前,陳子美曾經帶著張國祥去看望過陳獨秀。她對父親不是不怨恨的,可她還是希望自己的第一段婚姻能夠得到父親的祝福。在她的心目當中,父親仍然占據著很大的分量。
一開始見到女兒帶了個陌生的男人來,陳獨秀確實出于禮貌,簡單問候了幾句。可當他得知對方竟然比自己的女兒大了十歲時,他當即便發了火。
陳獨秀的脾氣非常古怪,發起火來簡直是六親不認。他指著陳子美的鼻子,對她說:“比你大了十歲,你還非得飛蛾撲火。一定會出問題,你們一定會出問題。”
陳子美碰了一鼻子灰,內心十分沮喪。張國祥受到了未來岳父的如此對待,更是懷恨在心。他告訴陳子美,他們自己過自己的小日子,以后不要再跟陳獨秀有任何往來了。
陳子美經此一事,也對父親徹底失望。她也打定主意,不再與陳獨秀產生任何聯系。
夫妻二人婚后確實度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好時光,陳子美也陸陸續續生下了幾個兒女,但一件突如其來的意外之事,還是打亂了他們所有的生活節奏。
一個女人找上門來,自稱自己是張國祥的妻子,而且還是原配妻子。陳子美著急地把張國祥找回來,兩相對峙,她這才發現。原來自己從頭至尾都活在一個騙局當中。
當年張國祥接近她的時候,在老家其實早已經結婚。她一直都被蒙在鼓里,和一個有婦之夫結婚生子。她所以為的幸福家庭,其實只是一個脆弱的烏托邦,只需要一點點來自外部的刺激,這個家就徹底分崩離析。
為了緩和陳子美的情緒,張國祥甚至甘愿背叛自己的原配妻子,向對方提出離婚。但是,他的做法卻已經沒有辦法再挽回夫妻二人曾經親密的感情。
在得知張國祥設下的騙局之后,陳子美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母親。她以前總覺得母親很偉大,但也很可憐。
一個女人孤孤單單地生活,帶著兩個孩子,承受著一整個家庭的重擔。她作為兒女,有時候尚且覺得辛苦。那撐起整個家的母親,又承受著怎樣的壓力呢?
她一直不想步母親的后塵,可現實情況卻讓她明白,有的東西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得了的。
最后,她還是選擇了與張國祥離婚,帶著四個孩子獨自生活。當時的陳子美,其處境與她的母親又何其相似。
一個女人在亂世中生活,實在太過簡單。所以她沒有辦法,只好給孩子們留下一張紙條,讓他們去找他們的親生父親張國祥。而她自己,則帶著滿心的不舍離開了家。
她并不是一個狠心的女人,之所以現在會選擇拋下孩子,也是因為害怕孩子們和自己一起去過那種朝不保夕的生活。至少在張國祥的身邊,他們的基本生活能夠得到保障。
- 二次婚姻,又遭拋棄
離開南京之后,她孤身一人來到上海。在這里,她徹底隱去了自己陳獨秀女兒的身份,她想要靠著自己的努力在上海站穩腳跟。
以前她曾經學習過系統的醫療護理知識,所以在找工作的時候,她也成功被上海的一家醫院錄用,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護士。一份穩定的工作,至少可以讓她實現溫飽,不再為了生計而奔波勞累。
在上海,她又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李煥照。
相比起張國祥來說,李煥照是個老實巴交的男人。有的時候,他甚至顯得有些懦弱。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沒有辦法拿主意。
而且他也很怕事,不想惹麻煩,所以在工作當中還總是會被其他人欺負。
即使他的身上有著諸多的缺點,飽受傷害的陳子美還是選擇跟他在一起。陳子美是如此渴望一個家庭的溫暖,所以李煥照對她來說更像是一個避風的港灣。
雖然兩個人正式組建了家庭,但其實李煥照并不了解自己的妻子。他想過打聽妻子的過往,也想過詢問對方過去的經歷。可每當他展現出詢問的意圖時,妻子總是三言兩語地含糊過去。
久而久之,他便以為妻子過去是受過什么傷害,所以自己也不好再主動提起。不過他也想著,只要兩個人感情深厚,互相信任,那么有朝一日,妻子一定會將自己的過去坦誠而告。
他沒有等到陳子美的坦誠,但卻等到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當時,陳子美與前夫張國祥所生的兒子,在戰場上不幸去世。按照軍中的規矩,上級領導將要調查死亡戰士的家庭信息。
就這樣,作為母親的陳子美的信息被完全暴露了出來;她是陳獨秀女兒的身份,也無法再繼續隱藏下去。
首先大受震驚的,就是李煥照。當時的陳獨秀屬于十分敏感的社會人物,與陳獨秀相關的親朋好友,在很多關鍵時刻都沒有辦法獨善其身。他娶了陳獨秀的女兒,那就意味著他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被陳獨秀所連累。
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男人,他也不想跟這種攪弄風云的人扯上什么關系。在保全家庭面前,他首先選擇的是保全自己。
所以最后,李煥照還是向陳子美提出了離婚。
這個可憐的女人并沒有想到,丈夫竟然會在這種關鍵時刻拋下自己。成為陳獨秀的女兒并非她所愿,這個讓她感到困擾不已的身份,竟然又葬送了她的幸福。
至此,她對婚姻二字完全心灰意冷。于是,她選擇離開上海,走到更加遙遠的地方。
獨居美國,潦草離開
離開上海之后,她先是跟著許多年輕人一起去到了香港。在過關之時,她還因為手續不全,被工作人員給攔了下來。但最后,別人還是看在她年事已高的份兒上,把她給放走了。
這一次離開,陳子美還帶著自己最小的兒子。她不想孩子在沒有母親的環境中長大,所以始終還是沒能狠下心腸,拋下兒子不管。
母子二人通過偷渡的方式來到了香港,陳子美也順利在一家工廠當中找到了工作。他們在這里的生活并不富足,但是卻又安穩和踏實,這讓陳子美也擁有了滿足感。
原以為他們會在香港穩定地生活下去,但有一天,她卻從外面聽到了一個消息,香港當局政府要徹查偷渡者,嚴查大家手中的手續和材料。
她自己本就是個偷渡者,所以當然經不起細查。在工作人員找上門來之前,她就先帶著自己的兒子離開了。
她的下一站目標,是美國。
還好,在異國他鄉,她一身的醫療護理知識派上了用場。美國的一家醫院看中了她的技能,也給她提供了一份工作。這份工作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是養活自己和兒子卻是綽綽有余。
漂泊半生的陳子美,好像終于在美國找到了腳踏實地的感覺。
她辛辛苦苦把兒子撫養長大,也做好了一輩子跟兒子相依為命的準備。然而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又再一次降臨到她的頭上。
她這一生,經歷了丈夫的欺騙,經歷了第二任丈夫的拋棄,如今又要再經歷一次兒子的背叛。
她的兒子是她自己含辛茹苦將之撫養長大的,可到頭來卻長成了一個紈绔子弟。兒子沒有正經的工作,總是毫無節制的伸手向母親要錢。一旦陳子美拿不出足夠的錢,他就會在家里摔東西,還會對母親惡語相向。
母子二人的爭吵持續了很多次,陳子美也一次又一次感到疲憊。終于有一天,兒子帶著家里的錢摔門而出,再也沒有回來。
她好像又回到了生命的起點,孤身一人,踽踽獨行。
她的鄰居是個好心人,經常照顧她。有一回,鄰居偶然間提起拋棄她離開的兒子,陳子美當即失控一般地喊道:“我沒有這樣的兒子,她不是我的兒子。”
準確來說,兒子丟棄她之后,她的精神狀態就已經越來越糟糕。她時常會想起自己幼年時期的那段日子,越想越是感到悲涼。
以前的陳子美告訴過自己,這一生一定不要活得像媽媽那么累。然而,她還是失敗了。兩段失敗的婚姻讓她不堪重負,兒子最后的離開更是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4年,陳子美在美國黯然離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因此她的遺體也只能被暫時停放在醫院當中。
一直到一個多月以后,醫院的負責人實在沒有辦法,才給政府相關部門打了電話,請求他們幫忙聯系中國政府。而隨著我國政府的進一步調查,陳子美的真實身份才終于浮出水面。
她的大兒子,最終來到美國,為她收殮了尸骨,舉辦了葬禮,送了她最后一程。
結語:
陳子美這一生,過得比大多數人都要坎坷。父母的感情成了她心目當中的婚姻失敗案例,而她自己也不可避免地重蹈母親的覆轍。
不過,她始終獨立堅強,沒有做過任何有損他人和社會利益的事情。陳家人的精神,還是在她的身上有所體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