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馬思純在社交平臺曬出一組黑色吊帶裙寫真,腰線如刀裁,鎖骨與肩頸線條在光影下勾勒出凌厲的美感,配文“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引爆全網(wǎng)。
網(wǎng)友驚嘆:“這分明是‘暗夜玫瑰’!”
然而,這具被鏡頭偏愛的軀體背后,藏著一場從“戀愛腦甜妹”到“清醒女王”的逆襲劇本,以及比偶像劇更跌宕的情感博弈。
馬思純的星途始于一場“非典型突圍”。
出身安徽蚌埠普通家庭的她,憑借《七月與安生》中七月一角斬獲金馬影后,卻因“蔣雯麗外甥女”標(biāo)簽被質(zhì)疑“資源咖”。
拍攝期間,她為詮釋角色增重至80公斤,面對“胖到拖不動戲”的嘲諷,她以一句“角色需要即正義”硬剛輿論。
真正的蛻變始于《煙火人家》。為塑造被家暴女性李衣錦,她每日凌晨四點起床練習(xí)淤青妝,甚至要求對手戲演員真打耳光。
劇集播出后,觀眾發(fā)現(xiàn)她的腰圍已從《左耳》時期的58cm暴瘦至51cm——這不是節(jié)食的成果,而是每日3小時高強(qiáng)度普拉提與拳擊的淬煉。
正如她在采訪中所說:“我的身體是角色容器,不是流量商品。”
馬思純的情史堪稱內(nèi)娛“戀愛腦變形記”。
與歐豪的五年戀情,是她人生最濃墨重彩的注腳。拍攝《左耳》時,她為貼合角色狂減15斤,歐豪一句“你瘦了真好看”讓她甘愿化身“私人健身教練女友”,甚至為其推掉兩部戲約。
分手后暴飲暴食致體重飆升,被嘲“失戀肥”的她,卻在社交媒體曬出漢堡照配文:“美食治愈一切,包括破碎的心”。
與張哲軒的戀情則是她“黑化”的起點。
當(dāng)全網(wǎng)痛批男方“配不上影后”時,她以一組機(jī)車皮衣寫真反擊,腰間若隱若現(xiàn)的玫瑰紋身暗喻“帶刺綻放”。
在綜藝中被問及感情觀,她挑眉回應(yīng):“愛情不是救生圈,我自己就是諾亞方舟。”
這種撕裂甜美標(biāo)簽的勇氣,讓她的微博粉絲三月內(nèi)暴漲300萬。
馬思純的身材管理是娛樂圈的“反PUA教科書”。
早期因圓潤身形被諷“最胖影后”,她卻在《妖貓傳》中以豐腴楊貴妃造型驚艷四座,導(dǎo)演陳凱歌盛贊:“唐代美學(xué)在她身上復(fù)活”。
2024年為《煙火人家》暴瘦25公斤,鎖骨可盛水的照片登上熱搜,她卻直播吃炸雞:“瘦是為了角色,吃是為了自己。”
此次黑裙寫真更是野心昭然——肩背肌肉線條取代柔弱感,腰間暗紋刺青遮蓋妊娠紋,每一寸肌膚都在宣告:“美從不由他人定義。”
正如她在Vogue專訪中所說:
“我的皺紋和疤痕,是時間頒發(fā)的勛章。”
馬思純的清醒遠(yuǎn)不止于外形。
與張哲軒戀情曝光后,她悄然成立個人工作室,投資女性題材網(wǎng)劇《她殺》,親自參與劇本改編,將女主角設(shè)定為“反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殺手”。
該劇因挑戰(zhàn)倫理尺度遭平臺限流,卻以豆瓣8.9分成為年度黑馬。
更耐人尋味的是她對時尚話語權(quán)的掌控。
從“甜美碎花裙”到“暗黑高定”,她的造型團(tuán)隊清一色啟用女性設(shè)計師。
“我想告訴女孩們,性感不是取悅,是武器。”
這句在Met Gala紅毯的宣言,被外媒評為“亞洲女性主義最強(qiáng)音”。
當(dāng)馬思純身披黑裙立于鏡頭前,人們看見的不只是一具完美軀體,更是一個女性用15年將非議淬煉成王冠的史詩。
從金馬獎臺的淚眼朦朧到黑裙寫真的大笑張揚(yáng),她以身體為戰(zhàn)場,完成了從“被觀看的客體”到“自我主體的覺醒”。
正如那首她聽不懂卻堅持引用的《姐就是女王》——
真正的女王從不需王冠加冕,她的光芒,源自把每一道傷疤都活成戰(zhàn)旗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