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護創新
春風佛淮海,法護創新潮。
在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徐州法院緊扣“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理念,立足審判,延伸司法職能,全面升級“徐知護創新”知產審判品牌矩陣,為激發區域創新活力、護航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優質司法保障。
“能否組織一次巡回審判?”
“上門去辦案,不僅可以讓當事人少跑路,還有利于矛盾糾紛化解。”
3月24日,徐州知識產權法庭工作例會上,法官們發現新受理的36起案件呈現顯著共性:被告均為宿遷及連云港小微企業。秉持著“如我在訴”理念,法庭決定啟動"巡回審判+"解紛模式,將司法服務延伸至糾紛發生地。
3月31日,徐州知識產權法庭吳曉志、陳穎、崔悅審判團隊結束當日庭審任務后奔赴宿遷。此時,宿遷法院通過跨域協作機制,已提前完成審判場地布置、技術設備調試及后勤保障工作,并協助調取涉案關鍵證據,為巡回審判做好充分準備。
次日,在宿遷宿城區法院,一起涉及當地某衛生潔具企業的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件中,兩地法官展開聯合調解。宿城區法官發揮“本土”優勢,憑借對當地社情民意的深入了解,以“鄉音鄉情”化解當事人的心結,庭審前通過面對面懇談疏導,有效緩解了雙方的對立情緒;徐州知識產權法庭的法官則結合雙方提交的證據,清晰釋明法律風險,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既保障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又為本地企業的經營發展留足了空間。某企業老板感慨道:“本以為跨市打官司要跑好幾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把問題解決了,連差旅費都省了!”
4月11日,吳曉志、崔金城、崔悅審判團隊在連云港連云區法院的審判現場同樣高效有序,徐州知識產權法庭攜手連云港連云區法院,經過多輪溝通,在情理法并融下,五起案件成功調解,其中四件當庭履行完畢。權利人對兩地法院協同高效化解糾紛、維護創新成果給予高度評價。
兩次巡回審判,36 起案件取得實質性進展:9 起案件當庭調解并即時履行,1 起達成 10 日內履行的和解協議,16 起形成和解意向,10起通過庭前會議完成證據交換,確定審理思路,后續當事人可以選擇依托徐州中院開發的云融e空間,通過“一案一空間”開展線上訴訟程序,法官和當事人不僅能夠實時線上溝通,還能夠實現電子卷宗實時共享與異步審理功能。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法官們“多跑腿”換來的群眾“少跑路”。正如法官們所說:“我們跑一趟,既能讓當事人就近訴訟,也能更深入了解案情,把糾紛化解工作做得更細更實。”
徐州知識產權法庭依法跨區域管轄連云港、宿遷市域內部分知識產權案件。為實現高效解紛、便民利民,徐州中院與連云港中院、宿遷中院分別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共建協議》《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合作協議》,設立巡回審判點,構建起“異地管轄不跑腿、糾紛化解在當地”的訴訟服務模式。這種審判工作“平移”機制,不僅免去了當事人往返徐州的奔波之苦,更借助當地法院的地緣優勢和調解資源,讓知識產權糾紛在“家門口”得到快速妥善解決,真正實現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的暢通無阻。
供稿:知產法庭 王璐瑤
審核:單雪晴 褚紅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