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39年春天,廣西桂林,一男一女兩個文藝工作者正在舞臺上排練話劇,而他們身邊正站著我黨“特工之王”李克農。
“王瑩同志,很不錯,如周公恩來所說,文藝工作也很重要,你和金山同志兩人,還是要不斷求藝精藝。”李克農拍了兩下手說道。
王瑩走下臺回道:“不辱使命。”一邊的叫金山的男同志也附和了一聲。
他們已經是當地家喻戶曉的話劇名角了,說是明星也不過分,但同時也是我黨的地下工作者。
就在這時,會場走來了一個身穿長衫的男人,打斷了幾人的交流。
“呦!謝和賡,謝秘書!”李克農沖他打了聲招呼便趕緊迎了上去。
突如其來的熱情讓謝和賡有點不知所措,而另一邊的王瑩和金山瞪大了雙眼——李克農竟然認識國民黨的上校軍官謝和賡!他可是白崇禧的機要秘書,難不成他是自己人?
李克農與謝和賡攀談了幾句之后,突然好像意識到什么問題,說話聲越來越小,最后甚至不再開口,只在旁邊聽王瑩、金山與謝和賡的交流。
事后,李克農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周恩來,周恩來大怒,指著他的鼻子說:“他要是暴露了!你來負責!”
這謝和賡是何許人?他真的是我黨的地下情報人員?這之后又發生了什么事情?
重大失誤!險些暴露的交流
謝和賡來到話劇團,主要是傳達白崇禧的命令,叫王瑩、金山二人帶著話劇團到南洋去演出。
當時正是即將抗戰的重要時期,文藝宣傳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場優質的話劇,可以引發人民群眾、學生、干部的抗戰熱血,告訴他們國家危難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動員他們參與到救國抗日的光輝道路上。
桂軍軍閥首領白崇禧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遂派自己的機要秘書謝和賡與話劇名角王瑩、金山交涉,讓他們帶著話劇團準備一出精彩的舞臺劇去表演。
“白總已經批準了你們到南洋演出的事情,你們準備好了之后就通知我出發。”剛和李克農說完話,謝和賡像轉移話題一樣和王瑩、金山說道。
兩人聽后紛紛點頭,但很明顯他們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一直以來,王瑩、金山的直接領導只有李克農一個人,剩下同為地下工作者的人都是誰,他們根本不知道,更不知道李克農還是多少人的直接上司。
和普通干部登堂入室不一樣,李克農這種地下工作者的身份是一定要隱藏起來的,不可能大搖大擺地公布自己的身份,更不可能隨意就和毫不相干的人打招呼。
畢竟一旦暴露,損失可是難以估量的。
因此李克農根本就沒有認識白崇禧秘書的可能性,可為什么他這樣熱情呢?就好像是故交一樣——那么只有一個可能,謝和賡是自己人。
此時,坐在一旁像沒事人一樣的李克農,已經有些緊張了。
因為他剛才觸犯了嚴重的紀律,和我黨潛伏人員謝和賡表現得太過親近,而且還被兩位同志看到了,這很有可能會直接導致謝和賡的暴露。
后來李克農還后怕地和董必武說過這件事:“好在王瑩、金山都是自己人,不然真的會出大麻煩,我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
李克農的擔心并不是空穴來風,假設白崇禧不信任謝和賡,在他的身邊安排了眼線,把這一切看在眼底。
假設來人除了謝和賡還有國民黨其他軍官,看到了李、謝兩人的交流,再報告給白崇禧,他也會調查這兩人是什么關系,甚至直接審訊謝和賡為什么會認識中共的人。
而這些勢必給潛伏行動帶來危機,甚至會威脅到謝和賡的生命安全。
另一邊,若王瑩二人不是我方人員,只是沒受過訓練,沒有紀律要求的普通群眾或者為敵方人員,謝和賡也必然暴露!
總之,這看起來不經意間的交流,成為了李克農特工生涯的重大“失誤”。
謝和賡走后,李克農看出了王瑩兩人的疑惑,他趕忙告訴他們:“剛才這些事情,不要和任何人說。”
這句話也讓他們明白,謝和賡絕對不是普通的國民黨軍官。
李克農離開后,就把事情向周恩來報告了,反思了自己的錯誤,也接受了紀律上的懲罰。
“克農,你真是糊涂!你也是老人了,怎么能犯這么低級的錯誤!”周恩來說。
李克農也想不通,怎么當時忘記了這么嚴重的事情,這也給他后面的工作敲響了警鐘,讓他更加地謹慎細心。
王牌秘書的紅色潛伏
1934年秋天,南寧,國民黨桂系軍隊,李宗仁、白崇禧的司令部,來了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年紀不大,但氣宇軒昂,談吐不凡。
“你做過馮玉祥的秘書?”白崇禧接過男人遞過來的馮玉祥寫的親筆介紹信。
“是,我叫謝和賡。”男人說。
其實謝和賡不僅做過馮玉祥的秘書,還做過吉鴻昌的秘書,說他是國民黨的“王牌秘書”一點都不過分。
然而最吸引白崇禧的可不是他豐富的工作經驗,而是他對于時局的分析,讓被人成為“小諸葛”的白崇禧也有些自愧不如。
幾番交流之后,他就決定留下謝和賡為自己工作,彼時沒有人知道,謝和賡是受周恩來之命潛伏而來,目的是推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由于謝和賡和白崇禧兩家有世交,其又在敵后工作多年,成為了打入桂系上層的不二人選。
1912年謝和賡出生在廣西桂林的書香門第,這讓他擁有了遠超常人的知識儲備和溫文爾雅的優雅氣質。
1932年12月,就讀在北平中國大學的謝和賡,見九一八事變日軍之猖狂,決定棄筆從戎,到察哈爾抗日前線參軍。
在這個過程中他成為了馮玉祥親信,還親手幫助他建立了抗日同盟軍。
1933年3月,謝和賡在馮玉祥部認識了我黨秘密成員宣俠父,經過其考察和介紹,謝和賡成功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我黨的地下情報人員,代號“八一”。
在正式潛伏到白崇禧部前,中共北方局向他交代了三個任務:第一,站穩腳跟;第二,接近李宗仁、白崇禧;第三,秘密進行抗日宣傳和統戰工作。
為順利打入桂軍內部,謝和賡手持吉鴻昌的介紹信找到馮玉祥,馮玉祥見后又寫介紹信給白、李二人。
因為在此之前,馮玉祥幫助過桂軍崛起,白崇禧也自然信任了謝和賡,介紹信成功成為了他的“入場券”。
開始工作后,謝和賡在桂軍內部寫下多篇文章,出版多本書籍,對當時瞬息萬變的時局進行明確的分析,思路明確,頭腦清晰,深得白崇禧的喜歡。
但其實這也是謝和賡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后來白崇禧還給了他一枚特別勛章,有了這個他可以自由出入白崇禧和李宗仁的家。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蔣介石以抗日的名義召集各路軍閥到南京開會,白崇禧有些猶豫,他怕這是蔣介石的圈套,要奪走他手上的兵權,畢竟他們也明爭暗斗了很長時間。
謝和賡得知后十分焦急,桂軍是不容小覷的軍事力量,他們的態度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他連夜給白崇禧寫了一封信,其中說道:“這之后,抗日救亡一定會成為國家之主題,這種大環境下,蔣介石不可能一意孤行,你要快去南京。這樣桂軍可以打出廣西,開辟南京戰場,桂軍內斗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這封信雖然沒有提到共產黨的任何信息,但字里行間全都是黨對全面抗戰的精神與方針。
白崇禧收信后,再一次被謝和賡逐字逐句地分析打動,然后他就任命謝和賡為自己的機要秘書,一起趕赴南京。
白崇禧害怕的事情并沒有發生,這不管是對于他還是謝和賡都是一個好消息,全面抗戰迎來了巨大的推動。
如果沒有謝和賡的引導,白崇禧、李宗仁等南方軍閥,基本不會參與那場會議,這勢必會成為統一戰線形成的絆腳石。
這年冬天,謝和賡表現突出,被蔣介石任命成為大本營國防會議唯一秘書,主要負責會議內容的記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他親自撰寫了一萬兩千字的文章,以時局為由,把共產黨對于統一戰線的精神融入其中,既進行了宣傳,又沒有暴露自己。
很快,這篇名為《全體性全民動員綱領之一:全國游擊戰爭之方案》刊登在了報紙上,而他也借此一戰成名。有心抗日的蔣介石看后連連稱贊,還提升他為國民黨上校軍官。
1938年3月,日軍正步步緊逼,我國進入重要的防守階段。
這天,白崇禧正在會議中和師長以上軍官對游擊戰術、軍隊政工、群眾政工的內容侃侃而談,另一邊的謝和賡長舒一口氣,因為白崇禧講話用的講稿正是他寫的。
原來在此之前,白崇禧就讓謝和賡和另外一個秘書撰寫這場會議的講稿。
謝和賡明白,這是他宣傳統戰工作的重要機會,于是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這篇講稿上。
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他要把黨的精神寫入其中,但又不能特別明顯,還要以國民黨的口氣表達出來,避免使用我黨風格的同時不能有空話、套話,內容要實打實,有說服力,要實現其根本作用。
這天夜里,謝和賡筆耕不輟,身邊是一個又一個被揉搓的紙團,這一夜他沒有休息,第二天,謝和賡把這份演講稿秘密交給了周恩來,請求他對其進行修改。
一萬六千字的文章,周恩來只刪掉了兩千字,加上了零零星星一些其他的內容,謝和賡收到回信后又進行仔細修改,終于被白崇禧接納。
這場會議,表面上是白崇禧對高層的訓話,實際上已經被謝和賡在潛移默化間引導成為了推進統一戰線形成的宣傳大會。
而國民黨并沒有察覺,反而在其內部產生重要的影響。
危機!來自軍閥的惡意
自從到白崇禧手下,謝和賡的表現就非常出眾,尤其是他的文章,不止一次在國民黨內部引發重大影響。
而他自己也因為出色的能力成為了一些國民黨軍官的眼中釘。
1938年10月到11月,武漢失守,南京淪陷,危機一觸即發,當時白崇禧部在桂林駐扎,謝和賡也在那里。
經過多年的默默影響,謝和賡把西南軍區的統戰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同時也給自己的潛伏行動帶來了危機。
由于謝和賡做事謹慎,身后又有周恩來和李克農的幫助,他一直都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所以在國民黨一些軍官的眼中,他是一個風頭正盛的年輕軍官,推動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他功不可沒,桂軍上上下下都好像有點被他牽著鼻子走的感覺。
這一年,李宗仁見不得他“功高蓋主”,就讓自己的夫人郭德潔去做白崇禧的工作。
“可以調任謝和賡去廣西做黨部書記啊!”郭德潔說。
國民黨廣西省黨部書記,這是大官,對于多年為“秘書的謝和賡”來說是一個機會。
但這對“多年秘密做統戰工作的謝和賡”來說是不利的,因為這表面上的升官,實際上是李宗仁想讓他遠離桂軍內部,那他后面的工作就沒辦法進行了。
“不行!絕對不能離開!”
白崇禧當然不知道李宗仁打了什么算盤,還覺得這是好事,于是幾天之后,白崇禧把謝和賡叫到了辦公室。
“你的表現一直很不錯,和我一起做得也夠久了,我想讓你去做廣西省黨部書記并授予你少將軍銜,處長待遇,怎么樣?”白崇禧問謝和賡。
如此,謝和賡會離開白崇禧身邊,同時他會被安排新的工作,名氣也更大。
這樣對我黨交代給他的重要工作都是不利的,所以他必須想方設法地繼續留在這里。
“將軍,我不想去,我只想在您身邊工作,報答您的知遇之恩。”謝和賡頓了頓,看了一眼白崇禧的臉色后又繼續說道,“而且聯合回族勢力的工作我還沒有完成,如果你真的想讓我離開,那就讓我做個副處長,少將軍銜我不要。”
白崇禧是回族人,他一直想聯合回族勢力和蔣介石相對抗,而謝和賡正在做這個工作,如果他離開,這項工作可能會流產。
另一邊,謝和賡在后半句話中用了一招“以退為進”,讓自己不想離開的意愿沒有那么強烈,也讓白崇禧覺得他是真的想留下,如此,白崇禧沒有再強求。
后來周恩來、董必武、李克農知道之后,紛紛帶話給謝和賡,說他干得漂亮。
當然謝和賡的臥底行動也不僅僅是宣傳和引導抗日,八路軍在桂林的辦事處被取消的時候,正是他掩護了李克農、夏衍等地下黨同志的安全撤離。
1942年,白崇禧讓謝和賡到日本留學,經過我黨仔細研究,謝和賡暫時去往了美國,在異國他鄉繼續著自己的工作。
直到新中國成立第二年,他的身份才被公開,也就是說,在此之前除了周恩來、李克農、和他后來的愛人王瑩,所有人都以為他只是國民黨的普通軍官。
2006年,謝和賡因病去世,享年94歲。
如果沒有謝和賡,西南的統戰工作可能不會進行那樣順利,這是他在無數個不眠之夜努力出來的重大成果,所以他當時對于我黨來說其重要性是難以形容的,也就明白李克農那次失誤是多么可怕。
也難怪一直溫文爾雅的周恩來會大發雷霆,不過好在最后謝和賡并沒有暴露,還把自己的任務完成得很好。
其實謝和賡只是我黨在危難時刻眾多地下工作者中的一員,我們看到了他身在敵營運籌帷幄,卻無法體會他孤身奮斗的落寞。
但相信,他們未曾真的覺得自己孤獨,因為背后,正是無數黨員干部、戰友同僚、人民群眾的期盼和牽掛,心中,是社會主義閃閃發光的革命信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