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D魔幻地形的重慶,電梯不僅是運輸工具,更是丈量山城高度的生活刻度。當軌道穿樓而過時,是電梯串聯起軌道站與30層住宅的“最后一公里”;當游客驚嘆洪崖洞的層疊奇觀時,是電梯讓11層立體街巷變成觸手可及的風景。
那么,重慶電梯有多少?運行狀況如何?有哪些值得去“打卡”?近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重慶電梯安全狀況年度數據》(以下簡稱《數據》),提到了重慶電梯五個“之最”。
重慶電梯五個“之最”
《數據》提到的重慶電梯五個“之最”,分別是:
兩路口皇冠大扶梯。圖據視覺中國
兩路口皇冠大扶梯,提升高度最高,為52.5米;
9號線地鐵紅巖村站以116米出入口高度差之最;
重慶環球金融中心電梯以8米/秒創下速度最快;
歷經3次更新的凱旋路公共電梯,是國內首臺城市垂直公共交通工具;
武隆仙女山天生三橋的電梯采用的亞洲首臺旋轉雙子轎廂。
《數據》還顯示,去年,重慶增加電梯16805臺,電梯總量達286701臺。近五年來,重慶共新增電梯108314臺,年均增長10%
目前,重慶在用電梯263899臺。其中,乘客電梯230174臺、載貨電梯11299臺、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20939臺、其他類型電梯1487臺;使用年限超15年的有25006臺。
這五區電梯位居前列
電梯數量位列前五的區分別是:兩江新區、渝北區、巴南區、九龍坡區、南岸區。
19560家電梯使用單位中,使用電梯超過1000臺的有18家。
目前,重慶有電梯制造企業11家,7家A級制造資質,4家B級制造資質。獲證的本市電梯安裝改造修理企業458家;在重慶備案的外地維保企業70家。
同時,重慶擁有政府授權的公益性電梯法定檢驗機構1家,即重慶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另有51家單位從事電梯安全評估和檢測工作。
對電梯進行“智慧監管”
去年,重慶的電梯運行狀況如何呢?
《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電梯運行安全,未發生事故。重慶電梯96333處置平臺實現在用電梯三級應急救援體系全覆蓋。平臺全年接入電話41359通(含119轉警1187次),處置電梯應急情況10428起(其中故障2913起,困人7515起),回復乘客關注和咨詢事項1631起,解救被困人數15778人。救援成功率100%。平均到達現場時間9分鐘,救援平均用時5分鐘。困人原因主要是:電梯故障、電梯停電、異物卡阻等。
重慶電梯檢驗合格率99.9%,定期檢驗不合格電梯有123臺、較上年減少108臺。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針對乘客電梯門鎖裝置、緊急報警裝置和自動扶梯“三個間隙”等方面進行專項抽檢,共抽查乘客電梯1200臺、自動扶梯400臺,覆蓋全市各區縣,專項抽查中發現了5臺門鎖安全回路被短接的乘客電梯。
同時,乘客電梯抽查發現776個不合格項。主要問題是:門的鎖緊裝置嚙合深度小于7mm、緊急報警裝置失效、停電后照明系統不能自動接通應急電源、層門電氣安全裝置接觸不良或缺失、應急報警裝置和應急照明損壞、對重油杯缺油、制動器不同步、緊急開鎖裝置失效或開啟后不能歸位、無自檢報告或報告未蓋章、值班室無人值守、三角鑰匙未專人管理等。
自動扶梯抽查發現407個不合格項。主要問題為梯級踏面齒缺損、梳齒板缺齒,梳齒板梳齒與踏板面齒槽的嚙合深度小于4mm;梳齒板與踏板面間隙大于4mm;檢修蓋板和樓層板不合格;緊急停止裝置損壞或標記不規范;使用須知不規范或缺失。
對此,市場監管部門采取了督促整改、依法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書等,對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集中組織了約談,對9起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移交行政執法部門依法查處。
下一步,重慶將持續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針對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項目準備時間較短,開工告知相對集中,安全風險比率增大,重慶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檢查督導,及時監督檢驗,督促整改問題,依法辦理使用登記。同時,融合電梯智管和信用監管,對電梯進行智慧監管。
上游新聞記者 嚴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