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剛暗示要孤立中國,美國盟友排隊訪華,中方送了特朗普4個字。特朗普要如何孤立中國?美國盟友接連訪華所為何事?中方又對特朗普最新關稅措施作出了怎樣的回應?
美國當地時間4月10日,特朗普干了兩件大事,第一是宣布對75個沒有對美國發起反制的國家,暫停90天的“對等關稅”;第二是對中國額外加征高達125%的關稅,至此對中國加征關稅達到145%,并威脅如果中方發起反制,美國還可能進一步提高關稅稅率。
特朗普一邊給75國“松綁”,一邊給中國施壓的做法,目的是想要拉攏這些對美國妥協的國家,并試圖將唯一一個堅持“對等反制”美國的中國“孤立”起來。
然而,就在特朗普不斷升級對華關稅的同時,美國的盟友們卻紛紛登上了訪華的飛機。
這里面包括芬蘭議長哈拉—阿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甚至英國貿易政策國務大臣亞歷山大,以及國防參謀長拉達金也要同時訪華,其中拉達金更是近十年來首次訪華的英國國防參謀長。
不僅如此,因為中方的日程安排原因,原計劃7月份前往歐盟參加中歐建交50周年活動的安排有了改變,轉而變成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主動來到北京。
可以看到,除了日方的主動靠近外,歐洲多國紛紛來華,這背后傳遞出的信號更不尋常。
首先,歐盟雖然暫停了對美反制的關稅計劃,但是馮德萊恩是公開警告了特朗普的,稱如果談判不滿意,歐盟將重新啟動反制措施。
其次,歐盟與中國兩大經濟體的靠近,代表著歐亞兩個大陸的連接,這對美國而言,將會有嚴重的“被孤立”的危機感。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中歐就已經談起了自貿協定,如今特朗普卷土重來,很有可能讓這份自貿協定重啟。
而且歐洲已經主動釋放出明確的合作信號,除了歐盟兩位主席的主動訪華外,據歐盟發言人透露,中歐貿易部門的新一輪會談,已經就磋商制定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最低售價達成了共識,并且雙方將進一步討論中歐汽車產業投資合作的問題。
這也意味著,中歐貿易目前面臨的最大分歧,也將不復存在,那么中歐自貿協定的落地進入快車道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不論是對華加征關稅,還是試圖拉攏其他國家孤立中國,都將失去意義。而且在4月11日當天,中方再次宣布對美國關稅對等提升至125%,而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國還打算繼續提升對華關稅,中方已經提前送出了4個字:不予理會。
為什么不予理會?因為在如此高額的關稅下,中美貿易實質上已經中斷,再往上加也只是一種數字游戲。對于中方而言,能借此機會強化與貿易伙伴的合作,這才是實打實有意義的操作,也是對美方最有效的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