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2日中午前后風速明顯增大,最大風速接近10m/s,13 日風速仍舊較大?!边@是十多天前,復旦大學“伏羲”氣象大模型對本市今明兩天大風的預報。
教育部日前召開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2025年部署會,發布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2.0智能版,上線核心模塊“AI試驗場”。復旦大學“伏羲”大模型憑借較高的預測準確度與較長的預測周期,成為首批上線的10款AI應用之一。
4月10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近10年來首個大風橙色預警。中國氣象局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三級應急響應。4月11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風黃色和沙塵暴藍色預警。極端大風在路上。周末這場北方大風究竟會有多大?此前,“伏羲”為此次預警提供最新預測結果,實時預測北京大風預警動效,并提前鎖定強風路徑與強度峰值,幫助我國北方地區提前做好針對氣象災害的安全防范工作。
"伏羲"大模型對4 月11日溫度、4 月13日風速的預測示例
“伏羲”大模型能提供全球未來15天,逐小時的溫度、風速、降水、輻照等要素預測。在預測速度上,相較于傳統物理模型有千倍提升;在預測精度上,超過傳統氣象領域的最優物理模型HRES,并在同類大模型中實現整體精度的領先。
從1.0升級為如今的2.0版本,“伏羲”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氣候氣象科學,是行業內首個次季節氣候大模型,也是首個面向氣象導航優化的全球氣象大模型。它已有過多次“神機妙算”:2023年9月,“伏羲”氣象大模型首次亮相,精準預測出“復旦開學當天上海不下雨”,促成復旦20年來首次戶外開學典禮。2024年9月,上海遭遇75年來最強的登陸臺風“貝碧嘉”,在觀測到臺風生成后,“伏羲”大模型動態更新臺風路徑預測,提前5天準確預測“貝碧嘉”登陸點。
“伏羲”此次還提醒:我國中東部地區天氣復雜。本周末上海天氣變化劇烈,氣溫大起大落,請及時增減衣物。周五夜間至周日白天風力整體較大,應做好安全防范,注意交通安全;勿在臨時搭建物附近逗留,防范高空墜物。
原標題:《今明上海大風有多強?“伏羲”來預測》
欄目編輯:王蔚 圖片來源:復旦大學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張炯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