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聯新聞“藝”周播報
(04.05-04.11)
貴州:鄉愁印跡,搭建貴州鄉村的時光長廊
“鄉愁印跡——貴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題宣教活動,以筆為媒、以文載道,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全面整理記錄貴州鄉村歷史,深入挖掘貴州村寨歷史文化資源,為村修志、為村立傳、為村留底,在過去與現在之間搭起一座記憶的“橋梁”。(來源:貴州省文聯微信公眾號)
上海:音樂節落幕!《茶花女》奏響國際化終章
第40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以“春天的回響”為主題,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歷史性、國際化、時代感的音舞演出和文化活動。音樂節以重大主題創作為引領,通過多元藝術形態協同發力,高揚民族復興主旋律,凝聚文化自信自強精神力量。閉幕大戲——威爾第歌劇《茶花女》由上音歌劇院聯合世界十大歌劇節之一的芬蘭薩翁林納歌劇節共同打造,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擔任藝術總監并領銜主演。眾多中外藝術家同臺獻藝,為這場為期18天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來源:上海文聯微信公眾號)
河北:七人水墨展,繪就當代精神圖譜
本次展覽匯集了當代藝術界袁武、殷會利、曹寶泉、王穎生、王曉輝、劉佳、秦嗣德七位畫家近年來精心創作的80余幅藝術作品,其中多幅是具有很強視覺沖擊力的巨幅作品。展覽通過七人作品的對比,呈現水墨藝術在“人物表現”與“社會介入”上的多元路徑,以不同方式回應“水墨如何承載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來源:河北省文聯微信公眾號)
福建:揭牌 “文藝家之家”,助力 “閩派” 文藝新發展
通過建立這一平臺,進一步凝聚起全省文藝工作者的力量,營造文聯系統“一家人”的濃厚氛圍,為推動“閩派”文藝高質量發展再上臺階,建設更高水平文化強省、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貢獻文藝力量。(來源:福建文聯微信公眾號)
西藏:鷹瞰高原!五十年光陰鐫刻藝術奇跡
畫家張鷹1972年進藏,他用53年光陰行走高原,以筆墨為舟、以色彩為帆,在雪域大地的壯美與人文的深邃中,鐫刻出震撼人心的藝術畫卷。他的畫作縱貫雪域高原,無論時間還是空間,都有“鷹”眼與畫筆的交匯點,每一幅畫作都歷經漫長孕育,再到落筆有神之酣暢淋漓,這就是一個個生命的奇跡。這一幅幅畫作,不僅是他個人藝術歷程的回顧,更是一場跨越半個世紀與西藏共成長的深情回望。(來源:西藏文聯微信公眾號)
黑龍江:290幅插畫繪就黑龍江新征程
本次插畫展以“奮進新征程 共筑中國夢”為主題,分2期展出290件作品。這些作品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涵蓋書籍出版、廣告推廣、游戲多媒體等多個領域,展現了黑龍江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呈現了美術家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龍江沃土,潛心創作的精神風貌。(來源:黑龍江省文聯微信公眾號)
湖北:吳健鏡頭下的40年絲路石窟光影史詩
本次攝影藝術展重點展示攝影師吳健扎根敦煌40余年的石窟攝影藝術創作,共計60幅作品,主要包括中國敦煌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安岳石窟、樂山石窟等,以及印度阿旃陀石窟和柬埔寨吳哥窟等絲綢之路沿線諸多文化遺產地。作者通過獨特的視角,高超的攝影手法,高度概括提煉出眾多佛影的精美瞬間,將深厚博大的歷史文化與攝影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為絲路遺址藝術的普及傳播提供了一場盛大的視覺盛宴。(來源:湖北文藝微信公眾號)
山東:藝聚牡丹!多門類作品同臺綻放
本次牡丹文化藝術展設置多個場館同步展出,包含書法、美術、攝影、民間工藝等多個藝術門類作品。展出的作品以牡丹為主題,將牡丹文化與書法藝術高度融合,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了展示才華、交流技藝的良好平臺,挖掘培養了一批優秀書法人才,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來源:山東省文聯微信公眾號)
武漢:以松為筆,繪就文化長卷
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堅毅、長壽和高潔,歷代文人墨客常以松為題,寄托精神追求。本次展覽以“松”為主題,旨在通過藝術與文化的結合,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來源:武漢文聯微信公眾號)
歡迎各地文聯推薦稿件!
中國文藝網新媒體
來源 | 各地文聯新媒體部門供稿,各全國文藝家協會、各省區市文聯、副省級城市文聯微信公眾號
編輯 | 陳佳麗
點個“在看”,共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