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召開國家教育數字化
戰略行動2025年部署會
發布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2.0智能版
上線核心模塊“ai試驗場”
復旦大學“伏羲”大模型憑借
較高的預測準確度與較長的預測周期
成為首批上線的10款ai應用之一
4月10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
近10年來首個大風橙色預警
中國氣象局啟動了
重大氣象災害三級應急響應
4月11日6時,中央氣象臺
繼續發布大風黃色和沙塵暴藍色預警
極端大風已在路上
周末這場北方大風究竟會有多大?
“伏羲”為此次預警提供最新預測結果
實時預測北京大風預警動效
并提前鎖定強風路徑與強度峰值
幫助我國北方地區提前做好
針對氣象災害的安全防范工作
(點擊文末鏈接可查看實時預測情況)
"伏羲"大模型對4 月11日溫度、4 月13日風速的預測示例
1
實時監測北方大風
僅需3秒即可完成15天的預測
“伏羲”大模型能提供全球未來15天
逐小時的溫度、風速、降水、輻照等要素預測
在預測速度上
相較于傳統物理模型有千倍提升
在預測精度上
超過傳統氣象領域的最優物理模型hres
并在同類大模型中實現整體精度的領先
4月11日至13日
受較強冷空氣東移南下的影響
北方大部分地區有大風沙塵天氣
華北將出現歷史同期罕見持續性大風
瞬時極大風速將達到11至13級
新疆東部、甘肅西部的部分地區有沙塵暴
內蒙古西部局地有強沙塵暴
針對周末這場罕見持續性大風
“伏羲”大模型團隊成員
將全球當前大氣狀態輸入給“伏羲”
來預測未來15天的天氣狀態
基于復旦cfff智能計算平臺
僅需3秒,即可完成15天的預測
團隊成員隨后對其進行分析
并得出預報結論:
“北京地區11日晚間風力開始增大,
12日中午前后風速超過10m/s,
最大風速超過12m/s,
13日風速仍舊較大,需注意防范。”
“上海12日中午前后風速明顯增大,
最大風速接近10m/s,
13 日風速仍舊較大。”
“伏羲”大模型在北京地區的氣象要素預測示例
2
觀天測海,多次“神機妙算”
助力解決極端天氣預測難題
從1.0升級為如今的2.0版本
“伏羲”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氣候氣象科學
是行業內首個次季節氣候大模型
也是首個面向氣象導航優化的
全球氣象大模型
它不只以天氣預報為主要目的
還能突破次季節預測難題
將mjo有效預報時長延長至36天
除預測本周末北方大風的實時動態外
“伏羲”大模型已有過多次“神機妙算”
伏羲大模型框架圖
2023年9月,“伏羲”氣象大模型
首次亮相,精準預測出:
“復旦開學當天上海不下雨”
促成復旦20年來首次戶外開學典禮
2024年9月,上海遭遇75年來
最強的登陸臺風“貝碧嘉”
在觀測到臺風生成后
“伏羲”大模型
動態更新臺風路徑預測
提前5天準確預測“貝碧嘉”登陸點
因構建了海氣耦合模型
納入風浪、涌浪、海溫等要素
提升全球風、浪、流、能見度等預測精度
“伏羲”大模型有望為國家
新能源、航空運輸、遠洋航運等行業發展
提供科學依據
3
上線國家智慧教育平臺
深度參與ai賦能教育的變革
此次上線國家智慧教育平臺
意味著“伏羲”大模型也正參與到
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變革中
“伏羲”大模型上線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2.0智能版平臺“ai試驗場”
上線后可面向學生群體
幫助他們及時獲取
最新、準確的天氣預測信息
做好極端天氣等場景的防范工作
此外,“伏羲”大模型還給
人工智能、大氣科學專業等相關領域同學
提供沉浸式氣象教學場景
通過模型和數據的進一步開源
幫助更好認識與理解
數據驅動大模型的效果與潛在機理
提升研究興趣并積極擁抱新的技術
實現“ai+教育”深度融合
點擊下方鏈接,注冊、登陸
便可直接體驗“伏羲”大模型
(https://fuxi-ai.cn/visual/weatherpure)
查看最新天氣預測情況
受此次較強冷空氣東移南下影響
我國中東部地區天氣復雜
本周末上海天氣變化劇烈
氣溫大起大落,請及時增減衣物
周五夜間至周日白天風力整體較大
應做好安全防范,注意交通安全
勿在臨時搭建物附近逗留,防范高空墜物
組 稿
校融媒體中心
文 字
方東妮
圖 片
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
責 編
殷夢昊
符夢苑
▼更多復旦新聞,敬請留意復旦大學官方網站。
上觀號作者:復旦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