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49年的一天,毛主席在住處,接見了一位從天津趕來的特殊來賓,見面后,兩人都十分激動,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主席最近身體怎么樣?要注意休息啊!”
“還是老樣子,你在第一線,更應該注意身體才是!”
隨后,兩人就天津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展開了討論,但沒過多久,毛主席突然話鋒一轉,決定讓對方前往湖南工作。
聽了偉人的解釋,這位來賓頓時感動不已,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得到毛主席的欽點和重用了。
“請黨中央放心,我一定會高效、圓滿地完成任務!”
一聽這話,毛主席心里自然十分欣慰,隨后兩人共進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晚餐,席間交談甚歡。
時間一晃三年過去,毛主席再次接見這位友人,并讓他來北京工作,這已經是偉人第三次重用對方了。
那么,這位深得毛主席重用的愛將到底是誰?晚年的時候,又是如何評價毛主席的?
“直腸子將軍”名不虛傳
1946年4月,國軍出動8個師的兵力前往四平,準備與我軍展開激烈角逐。
當時,負責東北野戰軍的正是林帥,因為無法作出決定,他接連向黨中央發去多封電報,來征求毛主席的意見。
很快,黨中央發來10封電報,告訴林帥等人要堅守四平,得知上級指示,時任代理書記的黃克誠,卻有著不同意見,他覺得此戰略不妥,應該及時撤退才是。
“實在不行,那你就直接給中央發電報吧!”
原本是林帥的一句氣話,沒想到黃克誠聽后竟當真了。
同年5月,他向毛主席發去了電報,過了一周,黨中央就向林帥發來消息,告訴他如果戰局實在不利于我方的話,可以選擇撤退,然后以運動戰的方式,和敵軍作戰。
得到確切指示后,林帥才率領軍隊,前往松花江一帶休整,由此可見,黃克誠“直腸子將軍”的綽號,果然名不虛傳。
1902年,黃克城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小縣城,小時候讀過私塾,后來也上了師范大學,期間,他有幸聽到了毛主席,關于馬列主義的演講,并深受啟發,決心加入進步學生組織。
1925年,黃克誠順利加入共產黨,開始了自己的戎馬一生,經過5年磨煉和學習,他成為了彭老總的部下。
看著眼前文質彬彬,帶著書生氣的黃克誠,彭老總怎么也沒想到,他在戰場上竟會不要命地往前沖,欣賞之余,彭老總也十分擔心黃克城的安危。
“下回打仗啊,可別沖在最前面了,你戴個眼鏡,敵人會以為你是個當官的,這樣往前沖,不就是找死嗎?”
聽了彭老總的勸告,黃克誠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其實從年輕到晚年,黃老一直都是,說話直來直去,上陣殺敵比誰積極的勇士。
修水一戰結束后,上級領導經商議決定,繼續向大城市進軍。
然而,就在眾人都十分贊同此決策的時候,黃克誠卻提出了不同意見,并因此丟了政委的官職。
“還以為我說話已經夠硬了,沒想到你的脾氣比我還倔,當時就不能少說一句嗎?”
“不能,我不能昧著良心說假話,不對就是不對,就算刀架到脖子上也要說!”
見黃克誠的脾氣比自己還倔,彭老總無話可說,但打心眼里佩服這位年輕人,覺得他以后一定會有出息。
因為總喜歡提不同意見,并且一直秉承著說真話的原則,眾人為其取名為“直腸子將軍”。
此外,當時的黃克誠雖然僅有三十多歲,但身子卻小毛病不少,所以不管是上級還是下屬,都喜歡叫他“黃老”,連大9歲的毛主席,也不例外。
深得毛主席三次重用
1948年11月,正在沈陽參加會議的黃克誠,接到中央發來的指示,上級經過商議后決定,讓他盡快隨著東北野戰軍前往天津,并擔任當地的市委書記。
于是會議一結束,黃克誠就返回冀察熱遼分局,開始轉交相關工作,并跟隨部隊南下。
得知這次是毛主席的欽點,黃克城十分開心,因為這是偉人對自己的認可。
1949年1月15日,在戰士們的浴血奮戰下,天津終于順利解放,隨后,黃克城等人來到城區,開始接管和建設天津。
事實證明,毛主席確實是獨具慧眼,僅過了一周的時間,天津的接管工作就順利完成。
而且沒過多久,不管是城區還是農村,戰爭痕跡都不復存在,民眾的生活和生產,都紛紛步入正軌,百姓們安居樂業。
得知這一好消息,毛主席十分欣慰,也對黃克誠敬佩有加,為借鑒成功經驗,偉人決定和對方見上一面,聽他匯報工作。
接到毛主席的邀請,黃克誠十分激動,交接完工作,他就前往北京,來到了偉人的住處。見到愛將,毛主席情緒激動,一把握住黃克誠的手。
“你在第一線工作,真是辛苦啊,一定要注意休息,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主席您更要注意休息,整日為國為民操勞,才是最辛苦的!”
見偉人如此關心自己,黃克誠心存感激。隨后,他向對方認真匯報了,天津當時的接管工作,和現階段的發展狀況。
見黃克誠講得頭頭是道,毛主席邊聽邊點頭,等匯報結束,他才開口說了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黃老啊,我想派你到湖南工作,那里更需要你的幫助!”
見對方有些詫異,毛主席立即上前解釋。
“你在接管天津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如今全國各地也都相繼解放,都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因為湖南是你的家鄉,我覺得派你去那,是最好的選擇。”
得知偉人的良苦用心,黃克誠倍感溫暖,立即同意了前往湖南工作的決定。
安排好政事后,毛主席讓對方留下來共進晚餐,他讓廚師準備了一桌子的湖南特色美食,兩人有說有笑地吃完了這頓美味佳肴。
事實再次證明,毛主席當年的決定,確實是高瞻遠矚。
在湖南的3年時間里,黃克誠不僅在短時間內,讓當地恢復生產,還完成了剿匪、土改等重大事項,讓湖南的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1952年,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黃克誠,接到了中央的重要指示,上級希望他來北京工作,擔任總后勤部部長。
因為早已適應了湖南的工作,一時間無法接受新的安排,黃克誠猶豫再三后,終于打通了毛主席的電話,并表明了自己不想離開湖南的想法。
“黃老啊,我知道你肯定是不想離開的,但軍委和后勤部都需要你,真的太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了!”
聽了毛主席的解釋,黃克誠不再猶豫,他一口答應,會盡快處理好這里的工作,然后前往北京任職。
所以,毛主席曾先后三次欽點過黃克誠,由此不難看出,對方在偉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黃克誠將軍的能力和品質有多出眾。
在主管后勤工作的5年時間里,他兢兢業業,完善了諸多規章制度,秉承著為國家為軍隊負責的信念,為后勤部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在管理軍委的幾年中,黃克誠將軍也是傾盡所有,協助聶帥等人,建設現代化軍隊,為我國軍事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歷經磨難依舊堅持真理
1955年的授勛儀式上,黃克誠被授予大將軍銜,是十大將軍中,唯一一位政工干部,甚至還排在陳賡將軍之前。
然而僅過了5年時間,黃克誠將軍就不幸被撤銷了職務。
1959年的夏天,中央領導在江西開展了一次重要會議,起初,黃克誠還在北京工作,沒有受邀參加會議。
但開到一半,中央領導就將其叫到廬山,因為毫不知情,黃克誠開始在會議上,匯報工業發展狀況,以及現階段面臨的一些問題。
后來,他才得知關于彭老總的相關事宜。思索片刻,黃克誠將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愿意支持彭老總,覺得他的言辭或許聽著有些犀利和直白,但并無他意。
會議一結束,毛主席就找到黃克誠、周惠等人談話,期間,他們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
“那次談話,其實我并沒有感覺到有多緊張,主席的話也講得十分有分寸,沒有給我們太大的壓力。我當時甚至還覺得,有機會和主席面對面交流,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多年后,在回憶那次會議的時候,黃克誠從未埋怨過任何人,他覺得,那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沒有對與錯之分。
1961年國慶節的時候,黃克誠接到主席的邀請,于是來到北京參加了慶典,此時的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一次,竟會成為自己和毛主席的最后一次相見。
“好久沒見了,看起來狀態還不錯啊!”
閑談過后,主席開始重新安排黃克誠的工作。
“我還是做一些調研方面的工作吧,就先不回軍委了,這樣應該會是最好的選擇。”
聽了黃克誠的內心想法,毛主席也點頭答應了。
所以在后來的幾年時間里,黃克誠將軍先后前往浙江、山西等地調研,完美地完成了工作和調研任務,深得黨內領導們的認可。
然而到了特殊時期,他再次遭遇劫難,直到1975年才重獲自由。
1976年,得知毛主席離世的噩耗,黃克誠悲痛萬分,他已經15年沒有見過偉人了,連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這讓他倍感遺憾和痛苦。
后來,在回憶起當年,三次被毛主席欽點經歷的時候,黃克誠覺得往事歷歷在目,偉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再次呈現在自己面前。
“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毛主席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是無人能及的,我們對他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或許有些人是無法理解的。總之,主席永遠是了不起的英雄,永遠是帶領人民群眾,走出黑暗的偉大領袖!”
2年后,在鄧公等人的領導下,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也漸漸步入正軌。
到了改革開放初期,卻開始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覺得,偉人的一些思想,已經無法與時俱進了。
對此,鄧公明確表示,堅持毛主席思想是歷史的選擇,如何發展這一思想,才是如今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
1980年,黃克誠將軍不幸患上眼疾,在參加會議的時候,不得不戴著墨鏡。與會期間,他對毛主席的功績,進行了客觀公正的評價。
一方面,他十分認同鄧公的想法,認為大家不應該一味否定某一思想,而是發揚和創新,讓偉人的方針政策與時俱進。
另一方面,黃克誠認為,如果沒有毛主席,也不會有現在的新中國。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真的沒有誰比毛主席更為高明。
聽了黃老的發言,與會的大部分人都深表贊同,也不禁向他老人家,投去敬佩的目光。
1986年,黃克城將軍的身體大不如前。在生命的最后幾天,他吩咐醫護人員放棄治療,不要再用任何藥物。
“以后不要給我打針吃藥了,那是浪費。我知道自己的命數,再繼續吃藥打針,就是在浪費國家財產!”
聽了將軍的囑咐,醫護人員紛紛淚濕眼眶,他們多么希望,黃老能繼續健康地留在世間,1986年12月,“直腸子將軍”黃克誠與世長辭,享年84歲。
“身經百戰大難不死,大公無私只求真理”,縱觀黃克誠將軍的一生,他不僅是戰場上勇奪先鋒的英雄,更是堅持原則,懂得管理軍隊和治理國家的楷模。
毛主席的三次欽點,成就了黃克誠將軍的歷史功績。
后來時過境遷,在眾人否定毛主席思想的時候,黃克誠又挺身而出,客觀公正地評價了偉人的歷史地位。
由此可見,他們不僅是革命伙伴,更是終生益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