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盤自主旋轉調整角度,車載計算機實時處理道路信息,監控中心大屏跳動著每輛車的胎壓、能耗、行駛軌跡等動態數據……一輛搭載L4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公交車正進行路測。
這一幕“科幻”場景正發生在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的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通客車”)廠區內。4月11日上午,“行走黃河”行進式主題采訪活動來到聊城,探尋這家老牌車企的自我革新之路。
作為中國客車行業"走出去"的代表,中通客車2024年海外戰績斐然:出口量同比上漲63.51%,達6220輛,市場份額提升至10.06%,占山東客車出口總量及總值的九成。
產品暢行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家車企憑啥這么火?
在中通客車客車研究院院長齊洪磊看來,這份逆勢增長的成績單,根本在于不斷自我革新,通過數字化轉型、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采取柔性生產模式等策略筑強核心技術“護城河”。
在核心技術創新戰場,中通客車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按饲?,在汽車制動器方面我們多使用進口芯片。2019年后,自主研發了國產芯片的整車自動控制系統,現在我們又開發了預控制系統?!饼R洪磊表示,中通客車正在嘗試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到生產制造領域,如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
近兩年來,中通客車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累計投入5.1億元,建成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CNAS實驗室等,獲得授權專利500余項,參與制定了數十項國家標準,先后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質量標桿、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山東省省長質量獎等100多項權威榮譽。
齊洪磊表示,目前,濟南的兩條公交線路上,多臺中通客車十二米智能駕駛汽車正在運營,雖暫未開放L4級別自動駕駛功能,但細分技術已經應用落地。接下來,中通客車將持續研發儲備無人駕駛技術,并嘗試將自動駕駛技術模塊化移植至旗下全部車型。
資料顯示,中通客車成立于1958年,1971年開始正式專業生產客車,2000年于深圳成功上市,是國內最早的客車生產企業和客車上市企業之一。
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中通客車銷量增長超10%,細分車型產銷尤為亮眼。
產銷數據顯示,中通客車今年前3個月累計銷售量2766輛,同比增長10.02%。其中,中型車產銷增勢明顯,前3個月累計生產1013輛,同比增幅123.13%;累計銷售935輛,同比增長142.23%。
(大眾新聞記者 張梁 張文婷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 劉宗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