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1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發行了一筆總額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億元)債券。
盡管市場大幅波動導致多家日本公司取消債券發售,伯克希爾仍完成了這筆日元交易。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這是巴菲特的公司自2019年進入日本市場以來規模最小的日元交易。
2019年,伯克希爾首次發行4300億日元債;2024年,兩度發行日元債,總額達到5451億日元。相較于2024年10月巴菲特曾大手筆發行2818億日元債,本次發債規模低了不少。
沃倫?巴菲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悉,此次發行的債券分為六個部分,期限從3年到30年不等。
據券商中國,在伯克希爾發售日元債券之際,美國的關稅政策令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安,這導致融資成本全面上升,長期債券供應匱乏。
此次發行的所有債券收益率溢價均高于伯克希爾去年10月的發行水平,其中3年期債券占據最大份額,收益率溢價為70個基點,遠高于此前的49個基點。
宏利投資管理日本公司信貸研究主管Shunsuke Oshida指出,“一般而言,即使發行人愿意給出市場允許的最高溢價,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也未必會買賬。他們雖然希望增加敞口,但更愿意等市場穩定后再出手。”
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背景下,投資者正密切關注巴菲特的融資與投資動向。
有日本分析人士指出,通過日元債融資實施“借日元買日股”的策略,被市場解讀為巴菲特深度布局日本產業的標志性手法,日元債發行規模或將成為判斷其加倉力度的風向標。
今年2月,伯克希爾在致股東的年度信中,盡管未直接表明增持日本五大綜合商社,但信中寫道:“這五家公司在運營方式上與伯克希爾非常相似,隨著時間推移,我們對他們的敬意也不斷加深。”
據中國基金報,此后公告顯示,巴菲特進一步增持了日本五大綜合商社。彼時,伯克希爾持股伊藤忠商事的比例從7.47%升至8.53%,持股住友商事的比例從8.23%升至9.29%,持股丸紅株式會社的比例從8.30%升至9.30%,持股三菱商事的比例從8.31%升至9.67%,持股三井物產的比例從8.09%升至9.82%。
談及日本五大商社,巴菲特曾表示,當時僅僅翻閱了五大商社的財務報表,便對其極低的股價感到震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這五家公司的運營模式與伯克希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們在資本配置、管理層能力、對投資者的態度上都表現出色,例如,會在適當的時機增加股息、合理回購股票,且高管薪酬遠不如美國同行激進。
此外,最新財報顯示,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已達到3342億美元,現金儲備占資產的比例為1998年以來的最高值。2024年四季度,伯克希爾持續賣出股票。根據財報數據,伯克希爾現金儲備的增加主要源自減持了此前重倉的蘋果和美國銀行的股票。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券商中國、中國基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