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3.43元/立方米→3.25元/立方米→2.78元/立方米→2.77元/立方米→2.98元/立方米→2.35元/立方米,同比下降21%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再次強調優化污水處理收費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該《意見》中還明確提到——
? 要強化企業成本約束和收益監管
? 充分考慮群眾承受能力
? 明確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費的邊界
毫無疑問,在政策導向、市場壓力與社會責任的三重驅動下,降本增效將會是污水處理企業的一個長期課題。
污水處理結算價下調21%
污水處理費大體呈現收支倒掛現象
4月初,重慶水務發布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歸母凈利潤7.85億元,同比下降27.88%。
據悉,重慶水務目前污水處理企業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有123個,污水處理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大頭。導致凈利潤大幅下滑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污水處理階段價格下降。
年報顯示,重慶水務污水處理服務費采取政府采購的形式,污水處理服務結算價格每3年核定一次。前六期污水處理結算價格分別為:3.43元/立方米→3.25元/立方米→2.78元/立方米→2.77元/立方米→2.98元/立方米→2.35元/立方米。第六期污水結算價格,同比下降21%。
一些中小型污水處理企業對此感到了擔憂,他們表示:“大型污水處理廠在資本和工藝上是具備抗風險能力的,但小型污水處理廠則不然,如果政府能夠及時支付污水處理費,企業可做到保本微利運行,如果下調費用或出現拖欠,除了影響日常運行也影響生產?!?/p>
水圈也從不少業內人士口中得知,目前全國納入排放源統計調查的污水處理廠共有14637家,隨著處理規模和排放標準的不斷提升,很多污水處理單位都面臨著成本壓力增大、利潤空間壓縮的難題,甚至“生死”考驗。
在一項針對城市污水處理費現狀的調查中發現,江蘇省污水處理費大體呈現收支倒掛現象(數據來源2019年—2021年),污水處理費收支缺口逐年增大,使得地方政府與污水處理企業逐漸陷入困局,財政補貼壓力顯著增加。
其中,大部分地區城市污水處理費收支不平衡,比如:
? 南京市區:污水處理費收入7.5億元,污水處理費支出11億元,收支比1∶1.47
? 徐州市區:污水處理費收入1.3億元,污水處理費支出2億元,收支比1∶1.54
? 淮安市區:污水處理費收入0.97億元,污水處理費支出1.60億元,收支比1∶1.65
? 揚州市區:污水處理費收入1.3億元,污水處理費支出2.5億元,收支比1∶1.92
? 江陰市區:污水處理費收入0.69億元,污水處理費支出1.3億元,收支比1∶1.88
對此有分析認為,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用水量和污水處理廠進水量之間存在差距;二是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的調整跟不上運行成本的提高。
“勒緊褲腰帶”將成常態
盤點21條污水廠運營成本控制策略
眾所周知,城鎮污水治理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因而污水處理費是帶有準公共性的服務價格,其收費標準需要符合準公共性物品的制定原則。
一方面,不能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工作和企事業單位的生產經營造成太大負擔和影響;另一方面,要能滿足城鎮污水治理的基本需要,維持污水治理企業基本運營開支并留有一定利潤,保障服務的可持續性。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仍有100多座城市的居民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低于0.95元/噸,而超過60%的城市居民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也只是剛剛達到0.95元/噸的最低標準,遠不能覆蓋處理成本。
除普遍存在的收費標準偏低問題,污水處理企業還面臨著處理費、服務費被長期拖欠的困境。據知情人透露,我國主流大型水務公司有約50%~90%的應收賬款來自污水處理費,且欠款方大多為各地方政府?。
因此,在財政補貼壓力不斷加大的當下,每家污水處理廠必須把注意力放在“運營成本”上。為此水圈總結了21條污水處理廠成本控制策略——
1、如何降低藥劑成本?控制策略↓↓↓
? 針對用量較大或采購費用較高的藥劑, 采用競價競爭的方式篩選供貨商;
?通過科學設計采購計劃的方式,對藥劑進行批量采購或集中采購;
?選擇更高效經濟的藥劑。以除磷藥劑為例,相同的TP去除率下,成本最低的是鋁鐵復合藥劑,低至0.4元/m3,最高的是聚合硫酸鐵,成本費用為3.24元/m3;
?科學控制藥劑的使用量。比如引入智能化藥劑投放系統,根據水質監測數據靈活調整藥劑投放量,或者是引入精細計量裝置, 強化藥劑投放量的精度控制等。
2、如何降低電費成本?控制策略↓↓↓
?根據管道系統的特性曲線選擇合適的水泵,使水泵處于高效工作狀態;
?選擇與水泵負荷相匹配動力的電機,在污水廠新建設計或升級改造工程中,應優先選用高效電機;
?合理降低水泵揚程,如各構筑物和管線的布置應緊湊、簡潔,避免不必要的拐彎和長距離輸送;
?定期對系統進行檢修,消除閥門、管線、水泵內的結垢,保證管線不滲漏;定期維護皮帶、齒輪、軸承和過濾器,防震和隔熱也是水泵節能的有效措施;
? 對鼓風機合理選型。在小流量范圍內,一般羅茨鼓風機的成本最低,性價比較好;在中流量范圍內,多級離心風機成本比羅茨鼓風機稍高,但是其能耗低、效率高,性價比較好;在大流量范圍內,單級離心風機成本最低,能耗也最低。
?優化工藝流程。如采用微孔曝氣等更高效的曝氣方式,在細菌代謝能力下降時適當提高污泥濃度MLSS等;
?如引入精確曝氣流量控制系統等,將傳統設備替換為融合變頻調節、智能控制、自動化運行的高效化、節能型設備;
?選擇高效低能耗污泥處理設備,僅從能耗角度來看,帶式壓濾機能耗相對較少;
?將污水的厭氧處理和污泥的厭氧消化產生的甲烷沼氣送至鍋爐房燃燒,可用于消化池加溫、污水廠取暖等,同時沼氣還可用于發電可回收大量電能。
3、如何降低設備維修成本?控制策略↓↓↓
?堅持良好的保養方式,以減輕設備磨損,防止小隱患拖成大故障情況的發生;
?堅持先維修、后生產的原則,杜絕為了趕生產任務,而使設備帶病運轉的情況;
?堅持專業修理和操作工維護相結合的原則;
? 制定設備保養和維修計劃,做好設備試運轉、測試及維修記錄的歸檔以及故障排除與事故處理工作;
? 建立備品備件管理系統,合理庫存備件,避免出現因備件短缺而進行緊急采購的情況,或因市場變化而導致備件采購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
?日常點檢應1~2h檢查1次,主要檢查各加油點、油位、溫度、壓力、沖洗水等部位的工況是否正常;
?采取包機制的巡檢方式,維修工按早、中、晚各進行1次檢查;
?面檢每月進行1次,由主管領導組織設備管理、技術及維修人員等進行全面檢查。
結語
事實上,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無論從覆蓋成本角度,還是與國際發達地區水平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如絕大多數OECD(經合組織)成員國的污水處理費在6.6~23元/噸之間,美國、蘇格蘭、芬蘭、瑞士等國家的污水處理費占綜合水價的50%以上。
水圈注意到,此次《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強調的優化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已是自2018年《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以來,高層面第7次在重大政策文件中聚焦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改革,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但有一說一,從業者們的焦慮依然存在:整體上還沒有好轉的跡象——
“雖然政策上反復明確合理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但對定價機制、成本的構成和具體審核標準、標準校核周期等仍缺乏進一步的規定與指引,各地普遍存在調價周期較長、調價程序復雜等情況,相關政策執行存在一定難度?!?/p>
來源:“環保水圈”微信訂閱號,僅供分享交流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作者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排版:《凈水技術》編輯 李濱妤
審核:《凈水技術》社長/執行主編 阮辰旼
推薦閱讀(點擊標題跳轉)
《凈水技術》2025年活動計劃
《凈水技術》刊務理事會歡迎廣大水務企業加盟合作
詳情可咨詢市場部 :孫編輯 1590087821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