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武漢漢陽區迎來了低空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當天,在漢陽西部黃金口,占地260畝的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在電動航空器的低噪音轟鳴中破土動工。作為目前全球唯一擁有噸級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TC/PC雙認證的企業,峰飛航空率先在武漢設立總裝基地,計劃到2027年實現年產200架eVTOL的目標。
eVTOL航空器“凱瑞鷗”。武漢市漢陽投資發展集團 供圖
首飛當日,兩架印有“漢陽造”字樣的2噸級eVTOL航空器“凱瑞鷗”完成編隊飛行和消防滅火演示,其垂直起降特性與僅65分貝的起飛噪音展現了電動航空器的優勢。
記者了解到,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的定位并非傳統產業園區,而是以硬科技+資本+強場景的“六大中心”為驅動的商業化試驗場,目標打造百億級低空產業集群。
接下來,武漢“1 + 8”城際半小時低空旅游圈將逐步打通,“漢陽-陽新”首條城際觀光航線正式啟航首飛。并計劃在2年內開通10條航線,通過“空中走廊”打造華中低空文旅立體交通網。
這一系列的布局預示著,漢陽正以自己的方式,助力中國低空經濟藍海起航。
雙機編隊飛行表演。武漢市漢陽投資發展集團 供圖
華中首飛:從技術驗證到商業落地的關鍵躍升
“我們是經武漢市投促局推薦與漢陽區結緣的。從與漢陽第一次見面,到華中首飛、總裝基地破土動工,只用了120天,這不得不讓我們驚嘆。”峰飛高級副總裁謝嘉說道。
他表示,漢陽區委、區政府非常重視低空經濟的整體規劃,并發布了相關扶持政策,漢陽投資發展集團對項目的對接十分高效,這才有了雙方并肩攜手,成為志同道合的戰略伙伴。
對峰飛航空而言,華中首飛是低空技術的進一步驗證,更是大型eVTOL航空器商業化進程的歷史性轉折點。而漢陽區的參與,將加速峰飛航空總裝量產,同時圍繞大型eVTOL航空器在低空消防、綜合應急、空中物流等方面進行應用創新示范,協助峰飛航空深度推進“由物到人”的全場景驗證和數據積累。
表演中。武漢市漢陽投資發展集團 供圖
在華中首飛儀式上,中國聯合國采購促進會會長王栩男宣布,漢陽投資發展集團正式成為聯合國首個eVTOL采購注冊供應商。接下來,漢陽投發集團將幫助峰飛航空eVTOL快速打開國際市場,并通過“一帶一路”跨境供應鏈,助力峰飛航空將大型eVTOL航空器銷售到中亞等地區,從銷售端建立與中歐間的跨國場景合作。
生態結網:探索低空全場景應用創新示范
4月10日正式破土動工的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位于漢陽黃金口西部,占地260畝。
首飛當日,國際、國內數百家生態企業齊聚于此,濱湖電子、東鴻通航等企業的全域無線電偵察封控系統、周界安防雷達、空地一體搜跟雷達、通航直升機、檢測無人機、工業無人機“大白鯊”、“盛世龍”載人座艙等低空裝備齊齊亮相。
以低空生態中心為抓手,漢陽區正全力打造以硬科技+資本+強場景的“六大中心”為驅動的商業化試驗場,旨在吸引更多低空上下游生態企業在此落戶,推動低空產業資本化、場景化、商業化融合與破題。
首先是以峰飛航空為核心的制研中心。規劃引入2-3家eVTOL頭部制造企業,吸附20-30家低空生態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構建制研中心。未來這里不僅是定制化航空器生產基地,更是低空制造上下游生態協同中心。
其次是以濱湖電子為關鍵樞紐、數易科技為中臺的指揮中心。通過助推濱湖高端先進雷達技術下沉民用低空市場,運用數易科技數據中臺指揮調度,推進漢陽111平方公里空域多高度層、多節點網絡的分級、分區精細化管理體系。預計2-3年里,漢陽將建成不少于20個低空航空器起降平臺,構建支撐200架以上商業運營的低空航空器同時在空的監管保障底盤。
第三是打造以JK資本為支撐的資本中心。擬以JK資本4月2日通過香港證監會審批的10億低空港幣基金和漢陽投資發展集團已發布的50億元基金矩陣為支撐,3年內將以基金形式,投資不少于20家低空企業,力爭3年后孵化2-3家低空上市公司。
eVTOL航空器“凱瑞鷗”。吳超群 攝
此外,還將構建以領馭低空飛行教育基地為依托的培訓中心,以產教融合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能。構建以漢云外貿為平臺的交付中心,通過集展示、交付、服務功能于一體,構建低空貿易全鏈條服務體系等等。
“2025年,是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建設元年。作為湖北低空生態產業的首發者,我們將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和將低空生態中心打造成百億園區的雄心,在以2026年為起點的第一個3年,生產總值目標10億元;以2029年為起點的第二個3年,生產總值目標50億元;以2032年為起點的第三個3年,生產總值目標100億元。”漢陽造低空生態中心項目負責人介紹。
鷹豹精神:漢陽國資平臺創新與速度的新范式
從生態中心的首飛,到全省首條城際觀光航線啟航;從國際資本橋梁的搭建,到聯合國、中亞市場的開拓;從48天生態中心初具雛形的漢陽效率,到低空全景生態的同步織網.....這一系列低空超常規布局動作的背后,漢陽區創新型國企操盤手漸漸浮出水面。
四年前,漢陽區以破冰之志打破傳統招商格局,全新組建漢陽投資發展集團,以“招投一體”模式,開辟產業升級新路徑。
四年來,投發集團投資企業超40家,超半數為直投,為漢陽培育出地理信息“北斗七星”、大健康“南斗六星”兩條全新產業鏈,更在低空經濟、跨境電商等領域實現“零的突破”,為漢陽產業轉型注入強勁活力。
“漢陽投資發展集團作為一家現象級的國有投資平臺,用鷹的視野布局海外,用豹的速度走向未來。一件件充滿疑問或是不可能的問號,在他們手里變成讓我們心悅誠服的感嘆號。我們這次合作10億港幣低空基金,正是想捕捉這種由制度優勢, 加上現象級企業的加持,大幅增加成功的確定性。”JK資本創始人Fabrice Jacob(簡法)說。
活動現場。武漢市漢陽投資發展集團 供圖
全鏈布局:漢陽創新領跑低空經濟新賽道
在湖北省市低空戰略指引下,漢陽區委、區政府率先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錨定“湖北省低空綜合試驗區”目標,從技術研發、到場景應用,從資本運作,到生態構建,描繪了一幅低空發展的全場景藍圖。
隨著《漢陽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漢陽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舉措》加快出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面向產業精準發力。例如,依托12個駐高校專班,深入挖掘高校研發項目,發布區級低空經濟揭榜掛帥榜單,激活高校創新基因;建成CIM城市信息模型底座,實現空域資源三維可視化管控;推進湖北省自然資源衛星社會化應用節點建設,上線全省首個多衛星融合技術服務“泛星云遙”平臺;與湖北省低空綜合服務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全方位布局建設低空設施網、空聯網、航路網、服務網等低空基礎設施建設。
從長江之巔的文旅航線,到橋梁巡檢的“無人機醫生”,從應急消防的“空中衛士”,到輻射全國的低空物流網絡,漢陽正讓每一次起飛都承載產業變革的澎湃動能。
漢陽將實施“聚鏈、強基、拓景、造生態”四大行動,率先構建低空經濟全生命周期閉環。4大類27個應用場景已整裝待發,這是漢陽向全球創新者發出的“知音邀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