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2020年,在眾多自媒體平臺上,千名患者聯合起來,只為給一個鄉村中醫“正名”。
這位醫生正是黃海濤。
當時,和他同村的村民因利益問題,到處說他招搖撞騙,并還把他趕出村子。
無奈,他只能輾轉于不同酒店,悄悄給各地病人看病。
村民的做法讓很多患者看不下去了,紛紛站出來為黃海濤叫屈,雙方的爭論驚動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一時之間,黃海濤被推上風口浪尖……
天賦點滿 祖傳醫術
關于黃海濤的爭論,遠遠不止這些。
你能想象,十一歲的孩子,就有能力給人癌癥嗎?
這事,黃海濤干過。
那年他十一,放課回家,放下書包,就給患者張阿姨把脈。
張阿姨當時是多年直腸癌,到處求醫問診無果。十一歲的黃海濤能治好她?這話她壓根就不敢信。只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姑且碰碰運氣。
黃海濤有模有樣地要張阿姨伸出手,接著伸手切在張阿姨的手腕上,一面感受脈象,一面陷入思考。
慢慢地,他似乎感覺到脈象異常之處,不久后就確定下來。然后,他根據找到的異常,對照癥狀,按照“瘍亦有原”的原理,扶正祛邪、滋陰清熱,開具藥方。
誰能想,就靠著這幾味中藥,張阿姨的病情柳暗花明,一點點好起來。
張阿姨感謝之情溢于言表,激動地親手繡了一面錦旗,上面端端正正書著“青云直上”四個大字,恭恭敬敬送給“黃大夫”。
村里人都說:神了!連問這位神醫,是哪位帶出的高徒?
原來,黃海濤出生于中醫世家,自幼就展現出對醫學的興趣和天賦。他爺爺見他是個好苗子,從小就教他中醫。
當別家小孩癡迷動畫片的時候,黃海濤已經把大部分課余精力都花在醫學上。村里的長輩說,很少有人學醫,像他一樣刻苦認真。
一放學就去找爺爺請教,觀察爺爺怎么診斷病因,怎么詢問病情,怎么采藥、煎藥。有時候,爺爺診斷完后,會讓黃海濤再診斷一遍,通過對比,指出他的錯誤,指點他正確的方法。
沒有高大上的儀器,沒有精美詳細的PPT。靠著言傳身教,黃海濤一點一點積累診斷經驗。
當勤奮遇上天賦,注定會造就傳奇。
果然,九歲時,他已經能掐脈問診,精準判斷病因。對于中藥材怎么認、怎么分類、怎么用、怎么搭配,他都了如指掌。
十歲時,黃海濤已經熟練掌握了基礎醫學知識和藥理知識,成為遠近聞名的“小藥童”。這時,他應付一些感冒、腹瀉等尋常疾病,已經沒有問題。
有那么扎實的技術積累,他在11歲時治好直腸癌,就成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
這件事也堅定了他治病行醫的決心。自那以后,他既潛心于祖傳醫術,又研究現代醫學,實踐、創新,系統化地開創了自己的診療風格。
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治病久了,每天都會看到生老病死,目睹悲歡離合。黃海濤屢屢為人世間的痛楚揪住內心,又多次看到患者經歷“失望——希望”的循環,見過有為了治病耗光家產的,見過有千里趕來、夜晚睡在橋洞里的。
他不忍心,看見已經被病痛折磨不成樣子的病人,還要花費醫藥費。
于是,他找到了作為醫者的意義,一顆仁愛之心在他心里孕育、生長,驅使他做出許多仁義之舉。
原來,黃海濤并不把治病當作發財的路子,他一直反感天價藥方,能少讓患者少花錢就少花錢。相反,如果遇到窮苦人前來尋醫問藥,他不僅免費治療,并且免費送藥。
良心的事情做多了,到處都有窮苦的人找他看病。他的診所,總是排滿了長隊。
讓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治病救人期間,他碰到了一些不良之舉。
有些家境好的人,怕耽誤自己的病情,就想給黃海濤“塞紅包”插隊。
有些人干脆開出百萬薪資,想把黃海濤變為私人醫生。
有人想用高昂價格,買斷黃海濤的藥方。
更有藥販子找到黃海濤,要他向病人推介自家的藥品,會給黃海濤豐厚報酬。
以上行為,黃海濤都否定了。他表示:在生命和健康面前,不分高低貴賤,每一個患者都是平等的。
為醫治更多病人,他必須保持就醫秩序,先到先就診,不能因為私心亂了分寸,更不能因為金錢褻瀆生命。
這些事跡傳開了,人們對黃海濤的評價越來越高:古道熱腸、妙手回春……他就這樣被神化為道德偶像。
一個個被疾病拖垮的家庭,把他視為精神支柱,到他那里去尋找心靈安慰與精神支柱。
有些不明事理的人,對此頗有微詞,認為黃海濤這是不給他辦事,不識好歹。
有些醫生甚至心生妒忌,認為黃海濤不搞“天價醫療”,病人都跑到他那里去,等于間接斷了他們的財路。這為他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行醫受阻 手段頻出
木秀于林本無罪,為何風雨必摧之。
無他,利益使然。
那些滿心私利的人,早在2016年,就瞄準了黃海濤的行醫資格。他們舉報說:黃海濤沒有經歷系統化培訓,更不曾考取行醫資格證。
誠然他的方法有效果,不過終其屬于“無證行醫”,長此以往會出大問題。
相配合的,還有一些人來到黃海濤診所,請他看病。他們明明知道,中藥并不講究一針見效,并且黃海濤不能治療所有的疾病。
他們卻在接受一次治療后,就胡攪蠻纏地表示:黃海濤沒把他們治好,徒有虛名,要黃海濤砸掉招牌,并把事情捅到網上。
其實,有沒有證,哪里有“有沒有效”來得實在。另外,黃海濤畢竟不是神仙,治不好一些病也實屬正常,只要大部分人認可,他就是好醫生。
相關部門知道這些道理,因此不愿干涉黃海濤的行醫自由。不過,接連聽到一些人惡意舉報黃海濤,他們作為執法者,又不得不到黃海濤診所檢查。
說是檢查,不如說是肯定。因為,相關部門來了解幾次,都給出類似的結果:黃海濤德才兼備、百姓愛戴,從沒發生事故、糾紛。
不過,那些舉報者顯然紅了眼、黑了心,繼續接二連三的舉報。
相關部門陷入兩難:繼續支持黃海濤吧,恐怕有人會認為相關部門不管理無證行醫問題,一些人會借機開黑診所、假冒醫生亂治病;懲罰黃海濤吧,實在是太不公平。
相關部門的處理頗有意思。
先是,他們關停了黃海濤的診所。
這樣一來,成百上千的患者坐不住了。他們中有些長期需要黃海濤的藥方續命,有些需要盡快請黃海濤診斷。
眼見那么好的醫生敗給了小人,他們不解、他們震驚,他們決定聯名上書。
很快,相關部門就收到熱心群眾的聯名信件。這是相關部門樂意看到的結果。
畢竟,有那么多病患作證,相關部門再支持黃海濤,就是支持民意。那些惡意舉報,數量再多,怎么能多過來自四面八方的民意呢?
不過,畢竟是無證行醫,如果開了口子,恐怕會有一些人乘虛而入,無證行醫的人會因此增多。
相關部門慎重考慮后,決定請黃海濤好好培訓,考一本行醫資格證,來證明自己的醫術水平。
黃海濤欣然接受。
如果說之前的學醫、行醫經歷,都是片段化積累的話,那么,備考醫生資格證的日子,就是黃海濤將自己的醫學知識系統化的過程。
數月的備考經歷,讓他接觸到現代醫學方法,了解到西醫思維,讓他更深地筑牢了根基。
最終,黃海濤順利獲得了行醫資格。
沒想到,舉報者消停下來后。黃海濤又被同村的村民給擺了一道!
2020年,黃海濤不允許村里人以他的名義設置路障,攔住外地人收取問診費。
后來黃海濤聽說有村民將他的掛號費炒到2000多后,就連忙澄清他診斷沒有掛號費一說。這些斷村民財路的行為,竟讓他成為村民眼中釘,以至于被趕出村子。
好在,無數患者再次站出來,助他再逃一劫。
胸懷理想 赤子之心
質疑與阻撓,最終沒有掩蓋一顆金子的光芒。黃海濤初心始終堅定:要弘揚中醫,救更多的人。
正如他所說:他畢生所學,都是師承祖宗,是前人恩惠。既是恩惠,他不會占為己有,理應分享他人。
因此,他的診所重新開張后,前來就診的人絡繹不絕。他繼續保持一貫做法:無論窮富,一視同仁。那些以前迫害過他的人,他也選擇原諒,大方施治。
治的人多了,他就更多地了解到自己的局限性。
正如前文所說,黃海濤畢竟不是神,沒辦法對付一些疑難雜癥。想要造福更多患者,就必須多學習。
醫學經典浩如煙海,是樂學者的精神天堂。黃海濤如虔誠的信徒,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叩開知識的大門。
通過書本,與一個又一個醫學名家對話,一本又一本地吸收醫學知識,樂此不疲。他又把抽象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鮮活實踐。久而久之,他掌握了這些頑疾的治療方法。
于是,黃海濤更“神”了,這種說法在廣大病友中流傳開來。他們滿懷希望、慕名而來。
黃海濤樂于接收病人。與此同時,他心里的擔憂日積月累。
心中有藍圖 腦中有方法
“中醫的發展不能靠神醫。”
黃海濤曾經一針見血地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
黃海濤的擔憂不無道理。很多人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神醫上。但是,中醫界有神醫,也有庸醫甚至騙子。
這些不法分子極大破壞了中醫口碑。而且神醫有限,神醫精力有限,當一些經驗豐富的醫生去世后,他的醫術就有可能失傳。
如果任這種現象發展下去,神醫相繼離世,又沒有傳承者。神醫斷代了,市面上就剩下庸醫騙子。到時候,中醫必然會面臨發展困境。
因此,當務之急是讓人們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中醫。
其實,當地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正在為中醫的未來鋪路。
黃海濤作為當地中醫的佼佼者,又有意傳承中醫,便與政府合作,成為推動中醫傳承的力量。
前不久,當地政府和他合力設置了一家中醫館。在里面,黃海濤不僅能治病救人,并且招納學徒,打破“秘法不外傳”的規矩,要把一生所學教給更多人。
中醫的生命力在于傳承,中醫的未來在于青年。因此,把醫學傳給青年,已經成為黃海濤的計劃。
實際上,黃海濤的想法不止這些。
原來,早在被停診期間,他就靜下心來,專研疑難,整理處方。如今,他仍然堅持這項工作,并且表示時機成熟后,會把所有的知識和藥方,無償捐給國家。
通過言傳身教,帶出更多好的中醫。當世界上的好中醫多了,擠壓庸醫和騙子的生存空間,人們就會對中醫有更多信心。
相信,黃海濤的努力不會白費,未來,會有更多年輕人擔當起中醫復興的重任,也會有更多力量參與到弘揚中醫事業的浪潮中。
他捐助給國家知識和藥房,也會成千上百代的造福人類。
結語
天賦、勤奮、熱愛、仁心……黃海濤的醫學生涯足夠美好,令人尊重。利用、舉報、質疑、停業……他的身上又發生了太多不公,讓人不平。
難而可貴的是,作為一名醫者,黃海濤并沒有因為人的尊敬或打擊迷失方向,他始終懷揣仁愛之心,奮斗在守護健康的道路上。
他說他不是、也不想當什么神醫,只愿意做個中醫發展的“拓路人”。不過,對于廣大患者來說,他的做法是用凡人之軀比肩神明,不是神明、勝似神明。
[1]. 新華社新媒體-2020.09.14《瞭望|海南鄉村“神醫”遇阻記》
[2]. 光明網-2020.09.14《我不是神醫:海南鄉村中醫的突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