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均為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圖片均源自網絡,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怎么是你來接小雨?"
張老師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不解,"你妻子上周告訴我,要帶小雨出國一段時間的。"我愣在原地,腦海一片空白。
雅琳從未提過要帶孩子出國的事,我們昨晚還通過電話,她說一切都好。
望著老師困惑的眼神,我勉強擠出一絲微笑,卻不知如何回應這突如其來的信息。
01
我叫李志遠,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已經和妻子王雅琳結婚十年了。我們有個八歲的女兒小雨,聰明又活潑。
雅琳是全職太太,照顧家庭和孩子的事情都由她負責。我們的生活表面看起來平靜而幸福,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著。
我的工作一直很忙碌,經常加班到深夜。說實話,我對家里的許多事情都不太了解。
賬單由雅琳支付,小雨的學校活動由雅琳參加,家里的大小決定也多由雅琳做出。我們之間的交流,大多局限于簡單的家務安排和孩子的基本情況。
那天是星期三,我意外地提前完成了項目,決定給妻子一個驚喜,親自去接小雨放學。當我走進校園時,心情格外輕松。
幾個孩子從我身邊跑過,歡聲笑語在空氣中飄蕩。我在校門口看到了小雨的班主任張老師,便走上前去打招呼。
"張老師,我今天來接小雨。"我微笑著說。
張老師抬頭看我,表情從驚訝變成了困惑:"李先生?您怎么來了?"
"我今天提前下班,想來接小雨。"我解釋道。
"可是..."張老師遲疑了一下,"您妻子上周五已經辦理了小雨的臨時離校手續,說是要帶她出國一段時間。小雨已經一周沒來上學了。"
我的笑容凝固在臉上,一陣眩暈襲來。我努力保持冷靜:"可能是有些誤會。我昨天還和妻子通過電話,她沒有提到這事。"
張老師的眉頭皺得更緊了:"王女士親自來辦的手續,她說是要帶小雨去國外探親,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她還提交了一份申請,我這里應該還有復印件..."
我機械地點點頭,大腦卻一片混亂。雅琳帶小雨出國了?為什么不告訴我?我們昨晚通話時她明明說在家里,背景音我甚至還聽到了小雨的笑聲。
我立刻掏出手機,撥打雅琳的號碼。電話響了幾聲后,傳來機械的女聲:"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我又試了幾次,結果依然如此。
"李先生,您還好嗎?"張老師關切地問。
"我沒事,可能是有些溝通不暢。"我勉強擠出一個微笑,"謝謝您告訴我這件事。"
02
離開學校后,我立刻驅車回家。路上,我不斷回想著最近與雅琳的對話,試圖找出任何不尋常的蛛絲馬跡。
雅琳在電話里提到過她媽媽最近身體不太好,但沒說要去看望。小雨上周五放學后,我就再也沒見過她,因為周末我去外地參加了一個技術研討會。
到家后,我發現房子靜悄悄的,看起來與往常無異。我走進臥室,打開衣柜——雅琳的幾件常穿的衣服不見了,但大部分衣物還在原處。
我又檢查了小雨的房間,她最喜歡的玩具熊和睡前讀物都不見了,書桌上的課本卻整齊地擺放著。
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我拿出手機,給雅琳的閨蜜李娜打電話。
"喂,志遠?"李娜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驚訝。
"李娜,你知道雅琳去哪了嗎?"我直接問道。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她沒告訴你嗎?"
我的心沉了下去:"告訴我什么?"
"她說...她需要一段時間考慮你們的關系,所以帶小雨回娘家住一陣子。"李娜遲疑地說,"我以為你知道的。"
"回娘家?"我松了口氣,"可她告訴學校是出國了。"
又是一陣沉默。
"志遠,實話告訴你吧。"李娜的聲音變得嚴肅,"雅琳說她受不了了,她需要遠離你一段時間。她媽媽在澳大利亞有個表姐,她帶小雨去那里了。"
我的頭嗡的一聲,仿佛被重物擊中:"為什么?我們之間發生了什么?她為什么不直接告訴我?"
"這些問題,你該好好想想。"李娜說完便掛斷了電話。
我坐在沙發上,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旋轉。妻子帶著女兒出國了,而我竟然毫不知情。我們的婚姻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我決定仔細搜查家里,尋找任何可能的線索。我翻遍了每一個抽屜,檢查了每一個柜子。
在書房的抽屜深處,我找到了一本日記本,是雅琳的筆跡。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在當前情況下,我顧不上那么多了。
翻開日記,我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每一頁都記錄著雅琳的心路歷程,那些我從未注意過的情感波動在字里行間清晰可見。
"今天又是一個人吃晚飯,志遠加班到深夜。小雨問爸爸在哪里,我只能說他在為我們努力工作。但我知道,他只是把工作看得比我們重要。看著小雨失落的眼神,我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孩子需要父親的陪伴,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我忍不住想,如果我們的家庭少一些物質享受,多一些情感交流,會不會更幸福?"
我的手指輕輕撫過這些文字,仿佛能感受到雅琳寫下它們時的心情。她的字跡很工整,但在某些情緒激動的段落,筆觸會變得略微顫抖。
"志遠已經連續三個周末都沒有陪我們了。小雨的鋼琴比賽,他也沒有出現。我看著其他孩子的父母都來了,卻只有我一個人為小雨鼓掌。她獲得了二等獎,興奮地向我展示獎狀時,眼睛里卻藏著一絲失落。'爸爸下次會來嗎?'她問我。我不知該如何回答,只能含糊地應付過去。志遠,你知道嗎?你的缺席正在一點點傷害我們的女兒。"
讀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我曾以為小雨對我的缺席習以為常,卻不知她內心有著如此深的渴望。
我想起那天的鋼琴比賽,我因為一個緊急項目而缺席,甚至忘了事后詢問比賽結果。
"今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志遠又忘了。十年了,他似乎越來越不在意這個家。我精心準備了晚餐,點上蠟燭,期待著一個浪漫的夜晚。小雨都已經早早上床睡覺,留給我們二人世界的時間。結果他十點才回來,看到餐桌上的布置,只是疑惑地問我是什么特別日子。當我提醒他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時,他露出抱歉的表情,說工作太忙忘記了。然后他打開筆記本電腦,繼續處理工作郵件,蠟燭燃盡,飯菜冷了,我的心也涼了。"
每一頁翻過,我心中的愧疚越來越重。雅琳在日記中記錄了她的孤獨、委屈和失望。
從一開始的期待與理解,到后來的失落與絕望,情感的變化清晰可見。而我,竟然從未察覺這些變化,仍然沉浸在自以為是的"家庭責任"中。
當我讀到一條關于小雨生日的記錄時,更是心如刀絞:"小雨今天七歲了,我們為她準備了生日派對。邀請了她的小朋友和他們的父母。志遠答應一定會準時到家,但直到派對結束他都沒有出現。當小雨吹蠟燭時,我看到她閉上眼睛許愿,我知道她在希望什么。孩子,媽媽真的很抱歉,無法給你一個完整的家庭時光。"
03
突然,一個念頭閃過我的腦海——我和雅琳的結婚紀念日是上周五,就是她帶小雨離開的那天。這不可能是巧合。
我翻到最新的日記,卻發現最后幾頁已經被撕掉了。撕痕參差不齊,似乎是匆忙中完成的。
這一發現使我心中警鈴大作,雅琳到底在那幾頁中寫了什么?是什么決定讓她如此果斷地帶著小雨離開?
我走進臥室,打開雅琳的筆記本電腦。密碼是我們的結婚日期,我輕松輸入,屏幕亮了起來。
桌面上是我們一家三口的合影,那是去年春節拍的。照片中,雅琳微笑著靠在我肩上,小雨開心地坐在我腿上,我們看起來很幸福。
打開郵箱,我看到了一封已發送的郵件,收件人是"珍妮",雅琳的澳大利亞表姐。郵件內容簡短卻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