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趙朝陽 張煜 周蘭
《乘風2025》正在熱播,河南姑娘張小婉在一眾姐姐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初舞臺上,張小婉身著戲曲服飾,水袖翩躚,撐起油紙傘,在花瓣雨中起舞,用戲腔詮釋歌曲,“驚艷”刷滿了整個屏幕,與她相關的話題當天就在各大平臺上霸榜。
童星出道的張小婉多才多藝,曾參演《墨雨云間》《倚天屠龍記》等劇;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小婉管樂”組合表現出色……
這個外表可鹽可甜的姑娘,她的明媚與哀傷都寫在臉上,真實純粹,像是一個“開心果”。4月2日,正在云南玉溪參加《乘風2025》節目錄制的張小婉在接受大象新聞《面孔》專訪時則說,她是一個內向的喜劇演員,未來想當一名全能藝人,不想固定自己的身份。
初舞臺情感爆發力十足
在《乘風2025》節目的初舞臺展現中,張小婉以一首融合戲曲元素的歌曲《唱念愛》,博得了眾多網友的喜愛,不少觀眾涌入她的社交平臺留言互動。
從收到《乘風2025》節目錄制邀請到初舞臺的展現,張小婉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準備時間。起初,她并不確定自己能走多遠,甚至擔心初舞臺或一公(第一次公開)演出就被淘汰,所以一心想在初舞臺一分半的時間里,把自己擅長的盡可能全部展現出來。
“當時我想的是找一首古風的歌曲,同時,我是學音樂劇的,想把唱跳加進去,也想融入一些戲曲的元素。”張小婉告訴記者,《唱念愛》是好朋友推薦的,她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特別有感觸,“我覺得這首歌中有很多種情感表達,而且聽完這首歌,我腦海里是有畫面的,當下就決定,一定要唱這首歌。”
張小婉透露,聽《唱念愛》這首歌時,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姥爺。
張小婉的姥姥是河南豫劇表演藝術家李蘭芬,姥爺是河南豫劇表演藝術家劉國典,出生在戲曲世家的她,很小就會唱豫劇。
“小時候,我坐在床上,姥姥就會拍著手教我唱豫劇,姥爺會幫我壓腿,他們其實一直都希望我能夠傳承(戲曲)。”張小婉說。
“姥姥姥爺,我來參加《乘風2025》了,你們看見了沒有?”節目中,張小婉對著大海,用一口河南話,想告訴已過世的姥姥姥爺,她正在完成他們生前對自己的期望。
提到姥姥姥爺,張小婉聲音有些哽咽。“我就記得我姥姥跟我講,‘哎呀,你不唱戲有點可惜了,你要是扮上相,在舞臺上一定很漂亮’。我就想問他們,這表演還行嗎?”
“不自信”的樂天派
“如果讓我家人知道大象新聞來采訪我了,我媽得多開心啊。” 在云南見到家鄉媒體大象新聞,張小婉一路小跑趕到采訪現場。
提到家人,張小婉多次哽咽。
“初舞臺結束之后,媽媽淚流滿面,給我發了一個很正式的文字,媽媽說,‘婉婉,媽媽很少跟你說這樣很正式的話,但是你真的很閃耀,我真的很驕傲’。”說到此處,她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
來到《乘風2025》這個節目,看到很多專業的藝人,張小婉也產生過自我懷疑,“我其實是樂天派,但看到這么多很有實力的姐姐,還是很擔心組隊的時候沒有姐姐選我,所以我在初舞臺的時候才使了很大的勁兒,希望姐姐們能看到我的長處,能夠選擇我組隊。”
張小婉頗感崇拜地向記者介紹,葉童姐姐是一個很能帶給別人能量的人,當別人都覺得很累的時候,她會因為嘗試了新的東西而感到開心;宋妍霏姐姐唱歌跳舞都很專業,而且能照顧到團隊里的每一個人……“我也想做一個能給別人帶來能量的、給別人提供情緒價值、讓大家開心的姐姐。”
“小婉管樂”要“拆伙兒”?
2022年,參加《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節目后,張小婉與管樂的名字逐漸為觀眾所熟知,此后“小婉管樂”合體出現在大眾視線中。2025年的央視春晚中,她們再次合體,以白蛇和青蛇的造型,與《白蛇傳》主演趙雅芝、葉童同臺演繹小品《借傘》,受到廣泛好評。
如今,“小婉管樂”又共同參與了《乘風2025》的錄制,但隨著初舞臺的落幕,張小婉擔任隊長挑選隊員時,首選老搭檔管樂被拒,讓眾多網友感到驚訝,有網友甚至在網上發問“小婉管樂要‘拆伙兒’”?
面對網友的疑問,張小婉回應稱,她和管樂并非在所有舞臺上都要綁定,她們都渴望有新的嘗試。
張小婉表示,參加這個節目本身就是一種全新的舞臺體驗,與平日里的舞臺截然不同。“我們應當嘗試不同的風格,與不同的姐姐碰撞出新的火花,選擇不同風格的歌曲,尋求新的嘗試和突破。”
“我們倆太過默契,讓他人融入我們之間或許會有些困難。因此,我們決定分別在隊伍中結識新的姐姐,結交新的朋友,嘗試新的舞臺,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張小婉認真地說。
張小婉告訴記者,她們其實是分別收到了《乘風2025》節目組邀請的,并非事先商量好的。
“我與管樂共同經歷了許多事情,剛認識的時候便覺得,世界上竟然有一個人與自己如此合拍。我們在諸多細節上都能產生共鳴,無論是興趣愛好、快樂時光,還是那些突如其來的瘋狂瞬間,我們都能默契相對。”張小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和管樂都十分珍惜彼此的感情,不會被外界情緒和聲音所左右。
未來想成為全能藝人
1999年,年僅7歲半的張小婉參加河南臺《梨園春》節目擂臺賽,古靈精怪,唱跳俱佳,鏡頭感十足。
在采訪中,張小婉直言,豫劇對她的影響很深,但在小時候,可能困擾更多一些。
“我最初是在一所藝術小學就讀,因擅長戲曲這一特長被學校錄取,這固然是我的優勢,但與此同時,‘會唱戲’這一標簽,對于年幼的我來說,實在是一種負擔。”張小婉告訴記者,性格測試結果顯示她是“i”人,而且她從小就是個很內向的孩子,直到現在,私下也是比較喜歡安靜的。但就是因為這個特長,大家總是讓她表演節目,有時下課的時候,她就躲一個角落摳墻皮,很害怕老師看到自己。
每當老師看到她,總會說:“小婉,來我辦公室唱一段戲,展示一下你的才藝。”到了聯歡會,也總是:“來,唱一段戲。”在她幼年的認知里,戲曲并不是孩子們喜歡的玩意兒,她覺得很少有同齡的孩子會喜歡戲曲,大家似乎更喜歡唱歌跳舞,她也一樣。
由于姥姥姥爺都是專業的戲曲藝術家,所以張小婉覺得,在他們面前表演戲劇就會很露怯,很難讓他們滿意,“那個時候我不喜歡這種壓力,也不希望別人都過來關注我,讓我去表演節目。”張小婉坦言。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小婉逐漸意識到,學習戲曲所打下的基礎對她來說是終身受益的。這些基本功不僅在她學習舞蹈和唱歌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塑造了她獨特的表演風格。
在談及未來的發展時,張小婉表示,在參加喜劇賽事之前,她并沒有很多的工作機會,喜劇這條路她不會放棄,她也期待有唱跳類的節目或者正劇的角色找她。“我想當一名全能藝人,不想固定自己的身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