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一事風波未停,各方博弈仍在持續。巴拿馬審計署聲稱港口續約程序存在違規行為,相關合約可能被撤銷。對此,長和打破沉默,正面作出回應。不到24小時,澳大利亞也來摻一腳,試圖強制收回中資港口。那么,就合約違規一事,長和是如何回應的?澳大利亞準備強制收回港口,又傳遞出怎樣的信號?
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一事仍在持續發酵,各方博弈仍在持續,可謂暗流涌動。就在當地時間4月7日,巴拿馬審計署聲稱,長和集團運營的港口在續約程序上存在違規行為,將對相關官員提起訴訟。
此外,巴拿馬審計署還表示,長和集團旗下子公司有高達11.5億美元尚未支付給巴拿馬政府,其中8.5億被該公司利用稅收優惠省去,剩余3億仍未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巴拿馬檢察院確認港口合約違憲,長和集團對港口的運營權可能會被收回。
外界認為,巴方此舉可能是有美國在背后施壓。在港口交易案被擱置的情況下,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巴拿馬降低中方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隨后巴方向長和集團施壓,試圖迫使長和集團放棄相關港口的運營權。
眼看巴拿馬以合約違規為由準備收回港口,沉默兩天的長和集團終于作出公開表態。就在4月9日晚,負責運營相關港口的長和集團子公司巴拿馬港口公司公開表態,就幾個重點問題作出正回應。首先,在和巴拿馬政府簽訂相關港口的特許經營合約時,巴拿馬港口公司承諾將投資超過11.02億巴波亞幣。而在實際運營期間,該公司的投資已經超過16.95億巴波亞幣,遠超合約規定的數額。
這一點,已經在經過4個月的“徹底審計”后獲得巴拿馬總審計長的確認。這表明巴拿馬港口公司投資表現積極,不僅超額完成投資承諾,還收獲了實際成果。同時也是對巴方所謂拖欠款項的說法進行有力駁斥。
其次,在過去28年里,該公司向巴拿馬支付的股息高達1.26億巴波亞幣,而在運營港口期間,該公司也支付了6.68億巴波亞幣。為當地經濟作出的貢獻也超過了59億巴波亞幣。這說明該公司對當地經濟有著顯著貢獻,體現其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為了自證清白,巴拿馬港口公司還提供了巴拿馬審計署、巴拿馬海事管理局的相關規定和要求。這表明該公司在巴拿馬的經營完全合法合規。在長和作出回應后,事情會如何發展仍是個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長和提供確鑿證據證明自身經營合法合規后,如果巴方繼續無理打壓長和,可能會對巴拿馬的國際形象和營商環境造成重挫。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和回應后不到24小時,澳大利亞也來摻一腳,將矛頭對準另一個港口。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公開表示,對于已經租借給中國嵐橋集團的達爾文港,澳政府正在“努力收回”。阿爾巴尼斯公開表示,將會把達爾文港“收歸國有”。據悉,達爾文港早已在2015年以約3.2億美元的價格租給中國嵐橋集團,租約為99年。租約條款要求中企自費對港口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包括擴建碼頭和加深港口航道。
然而,在租約正式簽署后,美國卻暗中向澳大利亞政府施壓,要求澳政府“重新考慮”。而阿爾巴尼斯上臺初期,曾對租約條款進行審查,并最終確認“沒有理由終止租約”。但如今,阿爾巴尼斯舊事重提,可能說明澳政府正在進一步配合美方的遏華政策,妄圖利用打“中國牌”來謀取更多政治利益。
對此,中國嵐橋集團明確表示,不會出售達爾文港。而外交部也早已明確表示,呼吁澳方給中企提供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不要將經貿活動政治化。這番表態,已經給澳方指明出路,如果澳方執意侵害中企合法利益,必將受到中方的強力反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