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摩托車一點也不省油?
有這個疑問的原因是,一般125cc的摩托車油耗,在2L-3L左右,如果稍微大一點點的排量,油耗可能就會在3L-4L左右。
過去的燃油車時代,入門一點的汽車,比如說本田飛度(參數丨圖片),日常駕駛的油耗在6L左右,混動的卡羅拉油耗在4L多點。
新能源時代,一些混動車型的油耗也都能做到4L以內,這已經成為了一個“沒啥門檻”的技術。
和這些車型相比,摩托車的油耗顯然不是那么的經濟,雖然絕對數值要比汽車低,但從摩托車只有100多cc的排量,100多kg的重量來看,油耗3L的確和省油是掛不上鉤的。
為什么?其實理由是多方面的。
1、摩托車發動機的熱效率非常低。
目前汽車的發動機熱效率基本上都能做到38%以上,混動專用發動機的熱效率可以做到40%,熱效率這個數據,越高,意味著越多的汽油會被轉化成動能。
相比于汽車發動機的熱效率,摩托車的熱效率很難超過30%,一般摩托車發動機的熱效率基本上都在28%左右。
熱效率低,就意味著汽油浪費就會更嚴重。
2、摩托車是高轉速機器,且基本上不跑長途。
摩托車發動機的轉速基本上都在3000轉以上,轉速相對更高,而且和汽車經常跑高速、快速路相比,摩托車更多的使用場景是在慢速路、市區。
所以起起停停的工況會更多,這會增大能量源的浪費。
轉速高、熱效率低、頻繁走走停停,摩托車的油耗自然就不會低,相比于目前越來越低油耗的汽車,自然就顯得非常費油。
那么為什么不把熱效率提升一些呢,這很難嗎?
并不難,目前的內燃機工業非常成熟,想要設計出省油、高熱效率的摩托車發動機難度不大,但問題是,成本會大大增加,用戶是否會接受。
國內熱銷的摩托車價格都在1萬元以內,購買經濟性非常重要。
本身摩托車的使用強度就不高,相對油耗雖然不低,但絕對油耗一定是非常省的。一般用戶每年可能只騎4000公里。
100公里油耗3L,那么一臺摩托車一年的油耗也就120L,一年成本700元。
如果費盡心思把摩托車的油耗從3L降到2L,降幅在33%左右,但設計、制作、銷售成本卻有明顯的提升,用戶的購買意愿就會降低。
這些難度,主要是因為摩托車體積小,無法塞進去更高效率的變速機構、水冷系統、直噴系統等,所以目前摩托車基本上都是氣道噴射、風冷系統、低效率換擋系統,這些技術說明其無法做到省油。
之所以目前還在銷售,而且每年數量不少,核心點真的只有一個。
這些技術雖然不先進,但勝在可靠、穩定、耐用上,而且維修方面,不需要太復雜的維修邏輯,關鍵是購買價格非常低,所以還會有很多人選擇。
至于油耗高,那也不是絕對的,畢竟100公里3L左右的油耗,也就20塊錢左右的成本,還是有很多人能消費起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