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刷到一個中國小伙在老撾的糟心事兒,看得人直嘆氣。湖南小伙阿勝在老撾打拼多年,從窮小子熬成小老板,本以為抱得美人歸能過上好日子,誰成想最后被女方一家掃地出門,連自己蓋的別墅都沒留住。這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網友們一邊心疼他,一邊恨鐵不成鋼,咱們今兒就好好嘮嘮這樁跨國感情里的恩怨情仇。
阿勝小時候家里條件一般,早早就輟學打工。剛入社會那會,跟所有迷茫的年輕人一樣,沉迷網絡游戲,兜里的錢全砸進去,沒錢坐車只能睡馬路,找工作還因為太實誠被教訓了不少回。2010年前后,跟著親戚去了老撾,才算撞上了人生的轉折點。在那邊擺過地攤、做過電商,咬著牙熬了下來,18歲那年終于攢夠錢換了新車,老家也蓋了房,妥妥的勵志劇本??烧l能想到,一場疫情把他打回原形——公司店鋪全倒閉,車子房子賣了還債,最慘的時候靠朋友接濟,天天借酒消愁。
好在阿勝沒放棄,疫情緩解后轉行做自媒體,結果在老撾夜市一眼相中了漂亮姑娘阿拉。阿拉往他視頻里一露臉,流量蹭蹭漲,倆人拍著拍著就從搭檔成了情侶。阿勝對這姑娘是真上心,見家長時甩了500萬老撾幣(約合1000多人民幣)當見面禮,彩禮掏了3330萬老撾幣(約1.28萬人民幣),還買了1.2萬的黃金首飾,雖說在國內不算多,但在老撾也算誠意滿滿了?;楹蟾翘托奶头?,給丈母娘家吊頂、買手機、送衣服,甚至花50萬人民幣蓋了棟別墅。本以為這下能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沒想到這別墅成了矛盾的導火索——阿拉一家直接搬進來住,中老兩國生活習慣差異大,三天兩頭吵架不說,阿勝還成了“提款機”。村里修寺廟、建村委會,每次都找他募捐,前前后后捐了不少錢,有網友調侃:“以前是養媳婦,后來養全家,現在直接養全村了?!?/p>
矛盾升級是在去年。阿勝說,隨著積蓄的花光,兩人吵架頻率越來越高,每次都是他低頭哄,可阿拉態度越來越惡劣,甚至鬧到肢體沖突。最嚇人的一次,阿拉拿著刀追著他砍,親戚都拉不住,他還被警方帶走關了兩次,跟二十多個當地人擠在拘留所里。熬到今年4月,阿勝終于在視頻里宣布分手,從自己蓋的別墅里搬了出來,徹底跟這段感情劃了句號。
這事在網上炸開了鍋,評論區那叫一個熱鬧。有人恨鐵不成鋼:“出軌都能原諒,孩子不是自己的還養,簡直丟中國人的臉!”(雖然原文沒提出軌,但有網友這么猜)也有人支招:“對這種家庭就得‘饑餓式交往’,給太多反而慣出毛病,人心不足蛇吞象啊!”還有人扯到跨國婚姻的現實:“在別人地盤上蓋房子就是錯,文化不同、法律不同,最后人財兩空太不值?!备腥藨岩墒莿”荆骸懊磕攴忠淮问?,流量密碼罷了。”當然也有理性分析的:“阿勝太實誠,跨國婚姻本來就復雜,經濟上沒留后手,感情里又一味妥協,最后只能吃啞巴虧?!?/p>
咱說句實在的,阿勝這事看著憋屈,其實也給不少在國外打拼的年輕人提了個醒。感情這事兒,不分國界,都得講究個相互尊重。你可以真心付出,但不能沒了底線——又是蓋房又是掏錢,把自己活成了“移動ATM”,別說異國他鄉,就算在國內,這種“扶貧式戀愛”也難長久。再說了,文化差異擺在那兒,生活習慣、家庭觀念不同,婚前就得想清楚,不能被愛情沖昏頭腦。還有法律層面,在老撾沒領結婚證,財產分割就少了保障,這都是現實問題。
有人說阿勝傻,可反過來想,他的真誠其實挺難得。但真誠得給對人——你拿人家當家人,人家可能拿你當“冤大頭”。希望這小伙吃一塹長一智,以后在感情里多留個心眼,先保護好自己,再談風花雪月。至于那些跟著操心的網友,咱也別光看熱鬧,感情里的邊界感、自我保護,不管在哪兒都是必修課。日子是自己過的,錢得花在刀刃上,心也得交給懂得珍惜的人,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