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對全球各國增加進口關稅,
分別是一般國家就是設立10%的基準關稅,
另外對特定國家單獨設置一個關稅稅率(叫對等關稅),對全世界開戰,這個對等關稅4月9日開始實施。
1:美國對盟友還是相對溫柔一些
我看了下宣布的稅率,
雖然廣大網友都發現美國人是通過拉excel表,根據進出口金額簡單粗暴的計算稅率,比如中國對美國的順差除以中國對美出口金額是67%,再乘以50%就是34%。
但總體來看,美國人對自己的盟友還是溫柔一些,
對英國和澳大利亞這兩個五眼國家的稅率是10%(實際上就是基準關稅了),對以色列是17%,對歐盟是20%,對日本24%,對韓國25%。
而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兩個都排在美國前三位的主要貿易伙伴,
美國已經在3月6日對在《美墨加協定》免征范圍外的產品進口加征25%關稅,
也就是符合《美墨加協定》的商品還是零關稅。另外單獨對加拿大能源產品進口加征10%關稅,對加、墨兩國鉀肥產品進口加征10%關稅。
對巴西的稅率也不高,只有10%。
我想這是不是特朗普政府選擇這個簡單粗暴計算方式的原因之一,就是總體對盟友的稅率還是稍微低些。
對中國就狠多了,增加的稅率為34%,
由于中國選擇按照同等加征稅率反擊,美國又在當地時間4月8日宣布加征50%,這樣就是84%了,
在中方同等反擊對美國對華出口再加征50%后,
在美國當地時間4月9日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The truth宣布加征到125%,美國時間第二天4月10日白宮公告說是加到145%,原因是把美國政府今年2月初和3月初兩次總共加征的20%也算上了,所以是145%。
實際上這次特朗普上任之前本來還有對中國加征的關稅,不知道這個加征的145%還會不會再加上之前征收的關稅,如果是的話就更高了。
對印度也有加征26%, 比歐盟,澳加,日韓都高。
有意思的是對中國臺灣增收的稅率是32%,所以臺灣那邊反應挺大的,各個媒體都在報道,我也是美國盟友啊,怎么就對我稅率這么高,比歐盟之類的高就算了,比日本韓國也高,我也是美國的好朋友啊。畢竟臺灣的出口型外向經濟體,稅率比其他地方高,會影響其出口。
另外就是這些年對美國出口猛增的越南,稅率竟然達到了46%,而其他主要幾個東南亞國家也不算低,泰國36%,印尼32%,馬來西亞24%。
這對越南壓力很大,因為越南的產業沒什么競爭力,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可替代性很強。
2024年,越南對美國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29.5%,是其第一大出口市場。
2:中國的反擊
中國是目前是全球對美國反擊最為強硬的,美方的關稅是當地時間4月2日下午宣布的,中國這邊的時間是4月3日凌晨,在僅僅一天后,北京時間4月4日,我國宣布對美國進口的所有產品加征34%的關稅,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實施。
而且在4月4日還宣布新增了11家美國企業上不可靠實體清單,
把16家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
對7類中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
對6家美國企業(全是農產品類)暫停輸華資質,對美國出口我國的CT球管進行調查,反應極為迅速而強硬。
而且在美國后來加碼后,我們也隨即加碼,并最后在4月11日宣布對美加征125%關稅,在4月12日開始執行,同時由于稅率已經很高,即使美方再加我方也不再理會了。
我國為啥全球最強硬反擊美國關稅,說一些我的個人想法,
首先中國明顯是主要目標,因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貨物逆差來源國,在美國主要貿易對象中被征收關稅金額最大,沒有之一,按照美國的數據,
2024年美國從歐盟進口6058億美元,
2024年從墨西哥進口5059億美元,
2024年從中國進口4389億美元,
2024年從加拿大進口4127億美元,
2024年從日本進口1482億美元,
2024年從越南進口1366億美元,
2024年從韓國進口1315億美元,
2024年從中國臺灣進口1163億美元,
2024年從愛爾蘭進口1032億美元。
可以看出以上這些美國進口超過1000億美元的經濟體,除了越南的46%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全部比中國大陸的34%低,但是越南出口美國金額只有中國大陸出口美國的三分之一不到。
我們接著看其他對美出口1000億美元以下的經濟體,
2024年美國從印度進口874億美元,
2024年從英國進口681億美元,
2024年從泰國進口633億美元,
2024年從馬來西亞進口525億美元。
2024年從新加坡進口432億美元,
2024年從巴西進口423億美元。
對這些經濟體加征的稅率也全部都比中國低。
除了本來就是美國的主要目標之外,中國的強硬反擊也起到震懾第三方的效果。
特朗普政府最終是要解決美國的財政問題,
我認為對全世界加征高額關稅并不是最終目的,美國的國力也不足以對抗全世界,他們的目的是通過高強度的關稅極限施壓創造的牌,誘使一些國家對美國進行讓步和談判,例如:
1):取消進口美國產品的門檻,
2):承諾采購美國產品等。
3):降低進口美國產品的關稅
4):承諾增加對美國投資。
以上都可以擴大美國出口,刺激美國制造回流美國
5):擴大美資進入本國行業的范圍,降低門檻,為美國金融資本創造更多利潤。
6):承諾購買美國的國債,包括更低的利息,更長的年限。
7):對我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試圖迫使這些國家和站在美國一邊對抗中國,比如和美國一起對中國加征關稅,或者提升進口中國產品的門檻等等,比如和美國一起在本國港口對用中國貨船運輸的貨物額外加征費用等等,形成圍堵中國的局面。
而美國呢,所需要付出的僅僅是把加征的進口關稅降低一些而已,最終是徹底取消還是降低,取決于美國最終認為自己獲得了多少其他好處。反正最后降低一些關稅,美國還是可以增加關稅收入。
總之,從特朗普政府的角度,2018年開啟對中國的單邊貿易戰,事實證明沒有什么效果,中國實力單抗美國關稅沒有什么問題,因此轉變了策略,就是想脅迫全球各國一起對付中國,
即使有的國家最終不跟著美國走對付中國,也可以以此為借口再撈一些其他好處。
我想我國的強硬反擊,也是出于要在態度上對一切試圖和美國聯合的勢力起到震懾的作用,你自己和美國怎么談我管不著,但要是對美談判中涉及損害中國利益,中國是強硬而嚴肅的。
3: 中國的關稅反擊有用嗎,當然有用
美國可是世界出口大國,它2024年的貨物出口金額在全球僅次于中國,世界第二, 美國也擔心全球各國群起仿效中國進行反制,美國的國力不足以對抗全世界。
根據美國的官方數據,
2024年中國是美國的全球第三大出口市場,
美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是加拿大占16.9%,
第二大是墨西哥占16.2%,
第三大出口市場就是中國,占7.0%,
第四是荷蘭就只占4.3%了,
第五是英國占3.9%,
第六是日本也是3.9%,
第七是德國3.7%,
第八是韓國3.2%,
第九是巴西2.4%,
第十是新加坡2.2%。
這里面尤其是大豆,中國市場占美國大豆2024年出口的51.7%,2024年美國大豆對中國出口金額128億美元,是美國大豆的全球第一大市場,排第二位的墨西哥只占9.4%。
因此中國的關稅反擊對于美國大豆出口是有很大影響的。
其實之前中國就精準打擊過美國的大豆出口,2017 年,也就是貿易戰開始前一年,中國市場份額占美國大豆出口的 57%。但由于中國的貿易報復,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大豆金額從 2017 年的 122.2 億美元下降到 2018 年的 31.2 億美元,僅略高于大豆總出口的 18%。
根據福布斯的報道,當時由于美國農民損失慘重,因此當時美國政府不得不花費230億美元對美國大豆農民進行補貼。
除了大豆之外,中國還是美國棉花的第一大出口市場,2024年占比高達29.7%;
中國是美國集成電路、煤的第二大出口市場,2024年購買了美國17.2%的集成電路和10.0%的煤炭出口。
中國是美國醫療器械、石油氣、汽車的第三大出口市場。
2024年美國出口中10.0%的石油氣、9.4%的醫療器械、8.3%的載人機動車都銷往中國。
實際上我們從美國最開始的反應也能看出來,在中國宣布34%的反制后,
北京時間4月7日晚,特朗普說若中國不取消對美商品的34%關稅反制措施,美國將于4月9日起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50%關稅。
這個話說的很有意思,特朗普威脅的目的是想讓中國取消34%的關稅,這說明這個反擊是有用的,所以他希望中國取消。
為什么特朗普對中國的關稅反制反應這么大,除了會造成美國的損失之外,他們也擔心其他國家跟進對美國進行反制,而美國可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國,這對美國也是極端不利的。
4: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貿易網,中國不怕和美國一對一,而是避免讓美國形成同盟。
我還是那個觀點,只要中美兩國是一對一的關系,中國并不怕美國。
因為2018年開始的貿易戰已經證明了,世界是一個貿易網,不是點對點,即使中美之間因為關稅直接貿易往來少了,但是全球還有一百多個國家可以做為“橋梁”橋接中美貿易。
從2018年以來的七年,中國和墨西哥,越南,加拿大等國的貿易增長迅速就是一個例子。
近幾年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英偉達高端算力卡,結果新加坡進口英偉達算力卡猛增也是一個例子。
中美之間因為關稅形成的巨大貨物價格差將會催生各種各樣的第三方貿易。
2025年中國的國力,已經與2018年的中國不能同日而語,更加不怕和美國一對一了。
美國從2018年以來對中國不斷加征關稅,結果是中國2018年總出口2.21萬億美元,2024年總出口增加到3.356萬億美元。
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93.6萬億,2024年已經是134.91萬億元人民幣了,增長了44%;
2018年本土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38.1萬億人民幣,2024年已經是48.8萬億人民幣了,增長了28%。
2018年來技術能力尤其是被美國重點打擊的半導體產業,有了飛躍般的進步,這可是打擊美國根基的產業,現在大家都已經有感覺,中國已經在打通半導體生產設備全國產化的前夜了。
汽車產業憑借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進步,2023年已經歷史首次成為了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而且這還是在不依賴美國市場的情況下實現的,2024年我國汽車出口前十位都沒有美國。
國產噴氣式民航客機到2024年一年就交付了47架,其中35架ARJ21和12架C919,而在2018年只交付了6架,全部是ARJ21,一架C919也沒有。
實力已經大增的中國,更不怕美國了。
其實美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一對一打貿易戰在2018年遏制不了中國,現在就更不行了,因此他們選擇要對其他國家下手,通過各種方式對中國形成圍堵態勢。
因此我國的核心是不要讓美國形成對華關稅同盟。
5:中美貿易實際上總體是平衡的
我們記住三個數字,
第一是美方統計2024年貨物貿易美國對中國逆差是2954億美元,當然考慮實際還有通過第三國中轉的,因此實際逆差應該在3000多億美元。
第二是美方統計2023年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順差是265.7億美元,因此美國對華服務貿易的順差不足以抵消貨物貿易的巨額逆差。
非常重要的是第三個數字,那就是美資企業在華銷售的巨額收入,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字,
2022年美資企業在華銷售額高達4905.2億美元,遠高于中資企業在美786.4億美元的銷售額,差額高達4118.8億美元。
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差距,跟美國長期對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持壓制的態度有很大關系,動輒就是影響國家安全。
而且老實說,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也跟美國自身的政策有很大關系,大量中高端工業品不讓對華銷售,對華禁運。
最后,走向世界第一,很多事情是遲早要經歷的,相比直接開戰,搞關稅這種對抗形式,其實已經是對生活影響很小的形式了。
另外就是,以后我國對臺灣實現國家統一,
其實也很可能會面臨今天俄羅斯這樣被西方集體制裁的局面,所以今天的情況也算是提前預演一些情況了。
往期文章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