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元帥曾經在《梅嶺三章》寫道:“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這一組詩歌其實是絕命詩,陳毅元帥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了。
人員方面,精銳力量都給毛主席帶走了,南方留下的大部分是幾百個傷員,沒什么戰斗力。
資源方面,我黨決定長征后,把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都帶走了,160多副扁擔挑子,裝滿了黃金白銀,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帶走了。
人和錢是非常重要的兩方面,現在陳毅元帥是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這就是創業的艱難,但即使這種情況,陳毅元帥仍舊要堅持帶領幾百人絕境作戰,因為不作戰,就意味著被消滅。
其實,不僅僅陳毅元帥,其他不少元帥都有這種身邊只剩下幾百人,也要作戰的經驗!
朱老總三河壩狙擊戰之后,隊伍被打到只剩下800人,不少人都感到前途渺茫,我軍到了最為黑暗的時刻。但朱老總仍舊帶領著“800”火種,不斷發展,最后和毛主席創建了“雄偉的井岡山”。
彭老總曾經在井岡山保衛戰中,面對2萬多敵人的圍攻,身邊只有紅五軍700來人,但還是要撐著。正如彭總所講:“進攻井岡山之敵,全部兵力大約是12~14個團。每團平均以2000人計,當在2.4萬至2.8萬人之間。我以七八百人對上述敵軍兵力,敵優我劣,是三四十倍之比。”
徐向前元帥在1929年7月到鄂豫皖時,當時根據地的部隊僅有300余人,徐帥名義上是副師長,其實就是個營長,底子非常差。但徐向前發揮了過人的軍事才華,擴大根據地,擴充紅軍隊伍,培養精兵悍將,僅在2年之內,徐向前不僅率領紅軍接二連三地打勝仗,而且把紅軍隊伍擴充到三萬。
賀龍元帥在南昌起義有7500人,起義之后,賀老總帶領部隊南下廣東,在潮汕地區遭國民黨重兵圍攻,主力損失很大,部隊被迫分散突圍。此時,賀龍元帥身邊僅有約數百人的部隊,轉移至海陸豐地區,與彭湃領導的農軍會合,繼續游擊作戰。但賀龍元帥爆兵能力極強,其后前往湘鄂西,以數十名骨干為基礎,重建部隊,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又拉起1萬多人,超過了南昌起義時候的兵力。
以上5位元帥就是在我軍初創時期的艱難創業史,一直到八路軍時期,雖然已經建軍超過10年了,但兵力還是不足,劉帥和聶帥從太行山和五臺山下山,分別創建冀南和冀東根據地,他們已經是我軍獨當一面的重要人物,也只帶領數千人馬。
兵力較少的情況,持續到了抗日戰爭結束終于有所改觀,我軍的人數突破百萬,隨后在解放戰爭,才有能力開展正規的大兵團作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