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中國為反制美國關稅,宣布限制好萊塢電影進口,導致迪士尼等美企股價下跌。盡管實際經濟損失有限(年損約21億美元),但此舉象征意義重大,將貿易戰從商品貿易引向了服務貿易新戰線。不過限制美國電影更多是態度展示,實際效果需平衡多方利益。
一、中國對美國關稅的報復措施,從商品貿易延伸到服務貿易,宣布將限制進口美國電影。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國關稅加到創紀錄145%生效數小時后,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避開關稅,開辟了一條新戰線——限制引進好萊塢電影。
實際上,在本周早些時候,國內就有一些有影響力的博主提出了這一舉措,建議當局對美國的服務業開刀,比如限制美國電影,作為可能的報復措施。這一措施或許與當局的決策者意圖不謀而合,周四當局誓言要“適度減少”允許進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電影數量,作為對美國關稅措施的報復措施之一。
中國電影局在宣布此舉的聲明中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濫施關稅的錯誤行徑,勢必會令國內觀眾對美國影片好感度進一步降低。我們將遵循市場規律,尊重觀眾選擇,適度減少美國影片進口數量”。
電影局還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我們始終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將引進世界更多國家優秀影片,滿足市場需求。
二、限制美國電影,對美國服務貿易有多大打擊力度?
中國電影局的消息傳到美國之后,首先從股票市場上,對美國的電影公司的股票,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4月9日,標普500指數收于5456.9點,10日下跌3.46%至5268.05點,11日上漲1.81%至5363.36點。周五與周三對比,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1.71%。這是美國大盤的變化,減去大盤的變化,我們就可以看到中國打擊美國電影業對美國電影股票的實際影響。
4月9日,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股價收于91.44美元,10日,下跌6.79%至82.23美元,下跌 5.6%,比大盤多下跌2.14個百分點。11日,股價收于84.89美元,下跌0.4%,比大盤多跌2.21個百分點。周五比周三累計下跌7.16%,比大盤多跌5.45個百分點。
華納兄弟探索公司(WBD)4月9日收盤于9.26美元,10日下跌12.53%至8.1美元,11日繼續下跌1.6%至7.97美元,周五比周三累計下跌13.93%,比大盤多下跌12.22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中國限制美國電影,令華特迪士尼股價多下跌了5.45個百分點,令華納兄弟探索公司股價多下跌了12.22個百分點。前者跌得少,因為前者主要生產科幻和動畫片,一貫符合中國引進西方電影的審查標準。后者跌得多,因為后者的電影如果審核標準嚴一點,可能沒有影片可以過審。
電影股票的變化,是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限制美國電影引進的直接反應。一般而言,資本市場對消息的反應,總是像鐘擺一樣過度,但過后會通過反彈來消化這一負面消息。
實際上,美國對中國電影業的出口,自2020年發生疫情以來,實際上已經顯著收縮了。當然,這個收縮肯定不是美國電影制作企業不愿向中國發行,是因為電影局對影片的審核不斷趨嚴。
從彭博社公開發布的數據看,2018年我們引進了63部美國電影,2019年減少到53部,到2022年已經減少到25部,減少了60%。取消疫情封控之后,有所恢復。2023年引進了41部,2024年引進了42部,但與2018年對比,2024年仍然減少了三分之一。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電影公司的重要市場。1994 年,第一部美國電影獲準在中國上映后,隨著西方票房達到頂峰,流媒體服務搶走了觀眾,電影公司開始依賴該市場進行增長。但我們都注意到,不僅是美國電影,整個西方電影,自2010年之后,進入中國電影院的機會,就一直在減少,因為自那個時候開始,電影局不僅收緊了對西方電影的引進,國內電影不能上映的片子也越來越多。
自此以后,能夠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美國影片,主要是科幻和動畫片。比如《死侍與金剛狼》、《異形:羅穆盧斯》和《頭腦特工隊 2》,包括《瘋狂動物城 2》和《阿凡達》系列等。
以平均票房1億美元票房、一半分給電影公司計算,即使我們將美國電影全部拒之門外,對美國服務貿易的打擊也只有21億美元。而實際上,電影公司能夠分到手的,遠遠達不到票房的一半。
三、限制美國電影,態度勝過效果。
電影消費是中國服務消費的風向標,也是各地為刺激消費所做的努力領域之一。比如春節期間影迷對《哪吒 2》贊不絕口,就重新激發了人們的樂觀消費情緒。因電影消費,還帶動了影院周邊的餐飲、零食、冷飲等一系列消費。
但2025年清明檔(4月4日—4月6日)檔期總票房僅3.78億元,距離2024年清明節的8.42億大幅下滑了55%。其中根據暢銷游戲改編的好萊塢真人奇幻冒險片《我的世界大電影》票房獨占1.05億元,占到清明檔總票房的三分之一。實際上限制美國電影,與我們著力于刺激消費,從政策上看是互相矛盾的。因為即使樂觀估計,徹底限制美國電影,中國的電影總票房可能將下降至少25%,將影響數千家電影院的生存。
所以向影院運營商授權影院技術,在中國擁有大約 800 塊銀幕的Imax公司首席執行官Rich Gelfond在接受采訪時說:“我與中國打交道30年,并閱讀了他們的說明,我的解釋是,大片和潛在的大片極有可能進入中國市場,電影局可能會削減小片的進口量”。
限制美國電影,能夠鮮明表明中國對美國貿易“霸權”的反對態度,并向美國表明,我們現在可以在貿易戰中針對美國的服務業。這開辟了一個新的報復選項菜單:美國與中國的服務貿易順差,主要是在旅行、知識產權使用費和運輸方面。
最近幾天,中美之間緊張的貿易問題已經惡化,超越了針鋒相對的關稅交換,也影響了兩國人民關系。官方周三警告公民不要前往美國,并警告學生在“美國某些州”學習存在安全風險。
三郎一直認為,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需要的是談判而非你來我往的互相攻擊。在大多數網民沉浸于“貿易戰”所顯示的大國的威風凜凜時,我們還是需要靜下心來,從有利于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利于民營企業的生存這個最重要的方向來處理與美國的貿易糾紛。畢竟企業的生存、人們的就業,是一切的基礎,因而也高于一切!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