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不好戰也不懼戰,一切聽從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時刻準備著,美國有什么了不起,阿富汗戰爭最后灰溜溜撤軍,也門胡塞武裝都不怕美國,強大的中國還怕美國嗎?美國要發動戰爭是給了中的機會,美國霸凌全世界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
最近美軍宣布要在太平洋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多軍種聯合演習,號稱要檢驗他們的聯合作戰能力,背后的真實意圖卻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難道這場演習真的是為了展示實力,還是在為自身的戰略焦慮尋找借口?
美軍聯合演習彰顯戰略焦慮
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邁克爾·博伊爾中將在4月9日宣布,美軍將在太平洋進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多軍種聯合演習,此次演習代號“重返太平洋”,將涉及海、陸、空、太空軍及海岸警衛隊等多個軍種,規模空前,預計會動用300架戰機,在25個不同的部署點同時進行演習。美方聲稱此次演習的目的,是要檢驗美軍在“廣闊戰場”上的聯合作戰能力,以確保美軍在未來沖突中的優勢。
外界的解讀卻截然相反,認為美軍此舉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壯膽的表演。近年來,美軍對我國的多次威懾都以失敗告終,歷史早已證明,美國的軍事威懾策略根本就不是“無往不利”的神話。美國試圖通過軍事力量向我國施壓,逼迫其就范的故事已經上演了很多次,但結果卻總是事與愿違,雙方反而因為這種軍事對峙走向了更加危險的邊緣。
美軍此次演習之所以被比作冷戰時期的“重返德國”軍演,是因為當時美蘇之間劍拔弩張,雙方都在盡力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以期對對方形成有效的威懾。我國雖然表面上對美國的挑釁置若罔聞,但實際上早已密切關注,并在暗中進行針對性的布置。美國雖然在演習中展示了強大的兵力,但外界對此的解讀卻并不看好,美國能否在“主場”以外保持優勢,實在令人懷疑。
相較于美軍的虛張聲勢,我國則展現出了非凡的韌性和定力。在特朗普當局對其進行軍事和經濟雙重施壓的情況下,我國不但沒有屈服,反而繼續保持著自己的戰略節奏。今年以來,我國航天科技集團計劃進行50次航天發射,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美國所有商業航天公司的發射總和。顯然,我國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向美國證明,其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誰才是真正的主場?
美方頻頻以演習來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而我國則通過航天發射來證明自己強大的戰爭潛力,兩國之間的較量愈演愈烈,但令人擔憂的是,中美之間的軍事沖突卻可能因為這種演練和發射而愈加不可避免。雙方都是核大國,一旦發生沖突,很難想象會是怎樣的局面,美國是否真的準備好與我國對抗?從表面上看,美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而我國則在經濟上占據優勢,兩國之間似乎各有千秋,但實際上情況遠非如此。
美國的軍事力量真的能支持高強度的戰爭嗎?我們看到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進行長期作戰,但這兩場戰爭對于美軍來說顯然不是耗材大戰,否則美國早就撐不下去了。而美軍的彈藥庫存就更不可能支撐其與我國的高強度戰爭,根據外媒的報道,美國當前手中的彈藥庫存約為10萬噸,而根據美軍自己的評估,若是與一個像我國這樣的對手開戰,僅僅70天美軍就要用完全部彈藥儲備。
從這方面來看,我國顯然占據了上風,其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生產能力是美國無法比擬的,美國曾經在越南戰爭中用盡全力試圖打敗越南,但結果卻令其痛徹心扉,因為越南根本就不是一個與之對等的對手,越南每年花在武器裝備上的錢連美國的一小部分都不到,但越南卻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其生產能力遠遠超過美國想象,即便美國每天往越南運送武器彈藥,越南也能在短時間內將其消耗完,用自己的手里的武器裝備繼續作戰。
正是這樣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讓美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而這正是我國最讓美國害怕的地方,美方雖然號稱要進行“史無前例”的演習,但從演習內容來看,其實暴露了不少短板,比如美軍在“廣闊戰場”上的聯合作戰能力,而這個短板正是美軍過去幾十年里一直以來最擅長掩蓋的問題,如果不是此次演習,美軍可能還要繼續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我們不難看出,美軍的自信與焦慮交織,而我國則在不斷展現韌性。面對如此復雜的局勢,我們不妨猜想一下,誰才是真正的贏家?大家怎么看待這場演習的意義和后果?說到底,當年一窮二白都沒怕你,何況現在兵強馬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