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沒有參加“上汽之夜”了,自然帶著極大的興趣,揣著諸多的好奇。
4月10日晚上,記者步入會場時,所感受到的現場氛圍與心中的預期形成了明顯的反差。里三層外三層的豪華搭建、炫目震耳的聲光電效果、上千人的宏大場面——這曾經是上汽集團這位行業一哥辦活動的標配陣仗,但這一次這些都沒有。參與的人群還算熱鬧,但目測也就五六百人。
發布會開始了,董事長、總裁親自上臺演講,活動檔次也算頂格了。但從頭到尾記者也沒有聽到那些熟悉的高大上的詞匯和概念——諸如以天地宇宙命名的計劃、幾點零版本的戰略、某某架構或平臺、激動人心的銷量目標等等,這些都沒有,整個發布過程平實得如同拉家常一般。
當然,只是形式和口氣像拉家常,細聽下來,其內容處處充滿玄機。
用戶是主語
這幾年,電動智能化技術浪潮催生出一個熱詞“平權”,諸如科技平權、智能平權、油電平權等。王曉秋董事長一上來就談了他對“平權”的理解:“平權的本質,就是新鮮事物的普及化過程,可以推動技術發展與社會進步?!逼綑嗫梢孕纬伞拔矣小⒛阌?、大家有”的局面,但王曉秋認為這還不夠,應該在平權驅動下,不斷實現進階,做到“我好、你好、大家好”——在技術進階上,要實現“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好”的轉變;在體驗進階上,要實現“用戶滿意”向“用戶驚喜”的轉變。
那么,如何實現這樣的進階呢?王曉秋給出的答案是“兩個一手”。第一個“一手”是繼續與大眾、通用等合資合作伙伴共創,同時與華為、魔門塔(Momenta)、地平線、字節跳動等跨界伙伴合力打造產業新生態。第二個“一手”就是繼續與用戶同行,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努力滿足并不斷超越用戶期望。
說到用戶,王董事長連用了四個排比句:用戶希望“省錢”,我們就努力打造“效率神器”,用相同的錢,跑更遠的路;用戶希望“安全”,我們就努力打造“機甲衛士”,全方位守護出行每一程;用戶希望“好用”,我們就努力打造智能“全家桶”,讓汽車真正成為聰明伙伴;用戶希望“做主”,我們就努力搭建更多交互平臺,讓用戶聲音轉化為產品基因。
以前傳統車企開發布會,比較典型的話術是:我們要如何如何做,我們的產品如何如何好,我們的技術如何如何先進……但從王曉秋的演講中,記者清晰地感覺到了話風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主語從“我們”變成了“用戶”。
技術平權是主戰場
總裁賈健旭認為,繼“新四化”之后,汽車產業將進入全新的個性化和出行服務時代。
他認為,個性化時代將分兩個階段演進:第一階段是汽車軟件的個性化,第二階段是汽車硬件的個性化。上汽將緊緊圍繞如何實現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構建最完整、最全面、最豐富的硬件、軟件產品矩陣。
賈健旭強調:唯有以“平權”重塑產業價值,以“共創”重構生態格局,方能推動中國汽車從規模領先邁向全面領航。
他首先強調的是安全技術。他認為,安全是平權的底線,也是智能化的前提。上汽將通過自身強大的智能底盤能力及衍生的主被動安全能力,對智能化時代的汽車安全進行重新定義。
用最嚴苛的安全標準,用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ADAS、VMC等數字技術,用引領未來的主被動安全相結合的應對方案,實現汽車從“不怕撞”到“不會撞”“萬一撞了也不怕”的安全進階。同時,從頂層設計概念入手,構建最完整、最全面的安全體系和理念,實現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的全域安全。
其次,他向大家透露了業內普遍關心的固態電池的進展。去年,上汽的“光年電池”電芯能量密度較之前提升1.5倍,續航超1000公里。2027年,首款固態電池光啟電池將完美落地。
另外,他還著重介紹了智駕體驗的個性化問題。一是圍繞手機打造滿足全生態、滿足全場景、效能全優化的手車互聯系統,告別手機支架,實現絲滑無感連接,做到語音識別率近100%、控制延時小于150毫秒、近萬公里0死機,進入行業車機系統第一梯隊;二是發力AI,與AI頭部企業實現強強合作,打造最懂你的AI汽車。
賈健旭認為,真正的平權不止步于功能普惠,而是要以“人-車-生活”為支點,驅動用戶出行的全面進階。上汽將圍繞安全安心、豐富智趣、更加懂你、極致顏值的個性化四大價值坐標,以安全為錨、智趣為翼、情感為核、美學為帆,持續推動智能出行體驗的革新。
合作生態是主旋律
2002年,時任中國一汽總經理的竺延風在談到自主品牌時說,“我們要耐得住寂寞20年”。2021年,時任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談到與華為的合作時說,“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兩句話成為業內被詬病最多的“金句”。但在記者看來,這兩句話本身并沒有錯,只不過因為企業的業績滑坡了,這兩句話便成了替罪羊。
2025年1月,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2025年2月,上汽集團與華為簽署深度合作協議。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核心技術領域,上汽集團選擇了與行業巨頭的強強聯合。 于是有人開始議論,上汽要放棄“靈魂”了。
但在記者看來,與最強的技術公司合作,并不等于放棄靈魂,關鍵看你有沒有控制力。其實,在100多年的汽車發展史上,整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直就是兩大方面:一是基于對市場和用戶深度洞察的產品定義能力;二是基于對技術和產品深度理解的整車集成能力。有了這兩方面的能力,就敢于和任何強大的供應商合作。反觀王曉秋對用戶的深刻理解和賈健旭對產品技術個性化趨勢的敏銳洞察,我們有理由相信,上汽具備這兩項核心競爭力。
如果說用戶思維是買方市場所必須的,那么合作意識則是新技術變革時代所必須的。
在王曉秋旗幟鮮明地表明要與合資合作伙伴、跨界伙伴合力打造產業新生態的同時,賈健旭也做了相同的表態。他說,上汽對智駕產業的態度是,只有技術路線多元化,才會給用戶帶來最大利益,給智駕產業帶來最好扶持。上汽堅持不設技術圍墻、不做生態孤島、不懼跨界競爭的“朋友圈”原則。
在智駕領域,上汽“廣發英雄帖,廣聚四方豪俠”,智駕領域四大高手“地大華魔”都成了上汽的合作伙伴。發布會現場,除了合資伙伴大眾、通用的代表,還有地平線、華為終端智選車、Momenta、火山引擎、OPPO智行、博世、大陸等眾多供應鏈和科技公司的老總,地平線CEO余凱和大家分享了與上汽合作的八年時光,Momenta CEO曹旭東則認為,從2021年開始與上汽的合作不僅打磨了公司的技術和產品,也打磨了企業文化。
賈健旭表示,上汽要做托起珍珠的盤子、串起珍珠的線,把最美的珍珠項鏈奉獻給用戶。
內生動力是主動力
面對極度內卷的行業競爭,光有技術和合作伙伴還遠遠不夠,還要找準發力點,匯聚力量,一拳打穿。
賈健旭總結為三套拳,其中第一套拳便是內家拳,從內部改革開始。先調自身結構,一系列大動作相繼推出,比如,把上汽乘用車、上汽國際、研發總院、零束科技等自主品牌的核心業務整合在一起,讓資源更集中、目標更聚焦、效能最大化。近期還將旗下所有底盤研發和制造能力合而為一,調撥各領域精兵強將,全力打造先進的線控底盤技術。當然,動作遠不止這些,也遠未結束。
對上汽來講,這樣的大動作來得如同及時雨。
2018年,上汽集團銷量在行業首次突破700萬輛大關的歷史記錄之后,便陷入了多年持續下跌的通道,到2024年,連一直獨霸的行業銷冠也被比亞迪搶走。于是,唱衰上汽的聲音開始出現。
也難怪,上汽在中國汽車界一直都是帶頭大哥的形象:最早成立合資企業,旗下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車企常年霸榜行業前四;最早走國際化道路,嘗試海外并購;在央國企中最早發展自主品牌,而且上來就走高端化道路;最早進入全球前十;海外市場開拓也是不同凡響,連續多年出口量第一……這樣的全科優等生自然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然而,在合資時代和燃油時代享受的紅利越多,在電動智能化變革中承受的沖擊就會越大?!吧掀弦?,焉能飯否?”賈健旭自問自答:“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彼硎荆掀麑⑹冀K保持“跪著學習”的謙遜和“站著創新”的骨氣。
痛定思痛、刮骨療傷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團整車批售同比增長13.3%,尤其是相對弱勢的新能源車銷售表現亮眼,同比增長近30%,其中3月份同比增幅超過40%。整合后的乘用車板塊銷售16.4萬輛,其中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同比大漲超過58%。
賈健旭在演講結束時分享了一段雛鳥破殼而出的短視頻,可謂意味深長。記者的理解是,從細胞分裂帶來的內生生命力的萌動,定能破殼而出。對一個企業而言,這種內生動力便是戰勝風浪、持續變革和不斷進步的主動力。
點擊“在看”與世界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