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巴西足協出臺了一條新規定:“如果球員雙腳站在球上,那么該球員將會被出示黃牌,對方球隊也將獲得間接任意球。”
每一條離譜的規定的背后,必定有一個更離譜的故事,荷蘭國腳孟菲斯·德佩就是這次故事的主角。
去年夏天從馬德里競技離隊后,德佩以自由身加盟了巴西的科林蒂安。3月28日,在巴西圣保羅州錦標賽決賽中,科林蒂安主場與帕爾梅拉斯0比0戰平,并憑借兩回合總比分1比0戰勝對手捧得冠軍。
圣保羅州錦標賽在國際足壇沒啥關注度,比賽本身踢得也十分難看。不過在比賽臨近結束時,德佩在角旗區對著帕爾梅拉斯球員雙腳踩球,兩名帕爾梅拉斯球員立刻沖上來把德佩撂倒,兩隊隨即陷入大范圍沖突,比賽因此中斷長達16分鐘。
巴西一些媒體將德佩的行為定性為“嘲諷對手”,巴西足協也很快出臺了開頭的規定。巴西足協還在官方公告中寫道:“球員雙腳踩在足球上,意在挑釁對方球隊,這種行為擾亂了比賽環境,導致全面對抗,嚴重損害了在國內外廣泛傳播的運動形象。這種行為不僅對球員自身造成受傷風險,還在比賽中引發了普遍的混亂?!?/p>
新規定的出臺引發了外界廣泛的討論,事件的影響也從巴西足壇上升至整個國際足壇。德佩在規定出臺后立即發推做出回應:“我當時來巴西就是為了體驗美麗足球的(jogo Bonita),但現在巴西足協宣布球員不能雙腳踩球,否則就要吃黃牌,這只是因為我在州錦標賽決賽中站在了球上幾秒鐘?!?/p>
“但我不認為我的做法有什么問題,這才不是足球比賽中重要因素。巴西有這么多天才球員,我們在球場上對激情與快樂的自我表達不應該受到限制。我想知道巴西足協是怎么想的,是誰在決定巴西足球的未來?我們應該關注如何改善這項運動,巴西足協應該多出臺對俱樂部、球員和球迷有利的政策,而不是這些荒謬的規定和聲明?!?/p>
德佩的言論得到了內馬爾、德尼爾森、梅洛等球星的響應。德尼爾森發出靈魂質問:“為什么現在巴西不再有天才球員涌現?為什么足球變味兒了?為什么球員的性格和以前不一樣了?”內馬爾更是在談論此事的ins下面留言:“足球越來越無聊了。”
梅洛則明確對巴西足協的規定表示反對,他認為巴西之所以是“足球王國”,正是因為巴西球員敢于在場上通過賞心悅目的技巧和出色的盤帶技術展現自我:“感覺巴西足協是在對發明這個足球動作的人進行批評。你該如何向巴西街頭甚至是泥地里踢球的那些孩子解釋,告訴他們雙腳踩球是不被允許的?”
不過,并不是有了球星們的站臺,德佩就一呼百應。
規定出臺后,南美球迷分成了兩派。
支持德佩的一派,把巴西足協的規定擴大成“不鼓勵使用花式技巧”。很多人認為,巴西足協的新規定,似乎是對巴西“美麗足球”傳統的背叛,但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在反思,并認為這反映了巴西足協對未來比賽風格的思考。
比如墨西哥足球記者羅伯特·卡西利亞斯就用非常復雜的心態指出,如今現代足球對戰術和整體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巴西人眼中“華麗而快樂”的比賽風格不夠高效,故而被歐洲所拋棄,巴西也因此在與歐洲的競爭中落于下風。
比如,巴西球員普遍崇尚單兵作戰,他們沉湎于“帶球吸引多人防守,然后憑借個人技術完成突破”這種場景,但在歐洲,同樣的時間足夠多名球員組織起一次像樣的進攻了。
卡西利亞斯警告稱,隨著南美聯賽不再鼓勵球員在比賽中使用花式技巧,“美麗足球”的比賽風格有滅絕的危險。
像著名的“海豹式過人”,就因為“以危險方式比賽”被規則所不容,如今已經絕跡
而內馬爾的表態則完全是出于自身經歷。2020年時,在大巴黎效力的內馬爾,在一場法甲比賽中因為使用了彩虹過人,被裁判警告“不許做出這種無禮的帶球行為”,當內馬爾表示自己只是在享受足球時,主裁判向他出示了黃牌。所以,這次內馬爾不只是在談論“不允許踩球”的規則,也是在對“足球場上可發揮創造性空間越來越小”表示擔憂。
他不明白,為什么19歲時他可以靠“牛尾巴”“彩虹過人”成為球場上最閃耀的星,但29歲時無論他在比賽中做任何動作,都免不了像球一樣被防守球員踢來踢去。內馬爾此前還曾表示,他不明白巴西孩子在街頭最愛模仿的足球技巧怎么就缺乏尊重了。
但是,反對德佩的人認為,不能把不尊重對手的行為與“花式動作”混為一談。如果不對內馬爾強調的“創造性”進行約束,誰也不知道有創造性的球員在拿球后會做出什么動作,哪怕這一動作缺乏尊重。
就比如踩球這個動作,它的觀賞度到底在哪?除了讓對手紅溫和浪費時間外,它還有什么意義?
實際上,從原教旨角度看,“雙腳踩球”的意義可能本就是讓對方紅溫——在巴西的街頭,如果對方球員原地防守龜縮放棄爭奪球權,進攻球員往往就會雙腳踩在球上,用這種姿態嘲諷對手并引誘破防的對方上來搶球,從而給自己創造機會。
近年來,巴西許多球員因為在比賽中使用花式技巧導致沖突,從而被處罰。在規定出臺前的3月31日,巴西U17球員就在與玻利維亞的比賽中雙腳踩球被主裁判黃牌警告;德佩比賽的前一天,哥倫比亞聯賽中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雙腳踩球的內賽爾不僅被處罰,還險些被對手球員圍毆。
然而,并非所有出自街頭的動作在職業賽場都合適,就跟很多地下音樂即便傳唱度再高也難登大雅之堂一樣。在整個國際足壇,“雙腳踩球”一旦被使出,換來的只會是對手的紅溫,當對手被激怒時,除了報復,其他的都會被拋諸腦后,這種情況是十分危險的。
如何為“創造性”找到邊界一直是國際足壇近些年思考的問題。早在巴西足協之前,英足總就已經先行一步。今年2月6日,英超聯賽宣布將球員進球后的慶祝動作納入監督,如果認定球員的慶祝動作對對方球員或球迷具有挑釁性或是缺乏尊重,將對其實施處罰。
這一決定的根源在于阿森納球員劉易斯-斯凱利,當時他在對陣曼城的比賽中打進一球后,模仿哈蘭德的“冥想慶?!?,引發了曼城的不滿。此前,像他這樣對著對手貼臉開大,在英超早已數見不鮮。
英超首席足球官托尼·斯科爾斯對此解釋道:“球員們需要找到平衡點。我們都喜歡看球員慶祝。有些慶祝確實很有趣,很有娛樂性,但也要有個底線。一旦演變成嘲笑或批評,那就必須得處理了?!?/p>
這番話或許能作為巴西足協新規定的理論依據。而早在德佩之前,中超就已經出現過類似的場面。
2022賽季,中超球隊成都蓉城引入了巴西球員薩爾達尼亞,薩爾達尼亞的首秀是客場對陣長春亞泰,他在比賽中雙腳踩球,并做出類似觀望的挑釁性動作,長春亞泰球員隨即將薩爾達尼亞放倒,并在他起身后討要說法。賽后,長春亞泰名宿杜震宇還氣憤地評論:“還是第一次有球員這么肆無忌憚,每個人都絕不允許任何人有侮辱球隊和俱樂部的行為……換成以前,它(原文如此)不可能會跑下球場?!?/p>
當賽季臨近結束,薩爾達尼亞又在與大連人的比賽中雙腿踩球,大連人球員同樣被激怒,商隱直接雙腿放鏟,老將朱挺更是在后來的防守中對著薩爾達尼亞狠狠地使出了蹬踏動作,結果被紅牌罰下。這兩次踩球也引發了成都蓉城球迷與長春亞泰和大連人球迷長時間爭論。如今,隨著巴西足協對雙腳踩球動作的定性,或許爭論可以停止了。
其實,架空地去談雙腳踩球是否不尊重人,未免有些抽象。但作為中國球迷,我們可以代入一下這些年我們見過的名場面。
多哈亞運會上,伊朗球員博爾哈尼晃過王大雷后把球停在門線上,然后招呼隊友過來慶祝。后來的伊朗國家隊主教練阿里-代伊不僅批評博爾哈尼“不尊重對手”“愚蠢”,也因此雪藏過博爾哈尼一段時間。
2019賽季中甲聯賽,青島黃海與浙江隊的比賽中,浙江隊球員看到對手球員在幾米外,就做出了原地踩單車的動作。賽后,被激怒的青島黃海門將趙石還在網上與岳鑫對線,兩人險些線下約架,也引發了球迷熱議。
所以答案顯而易見,無論是普通人還是職業球員,尊重既是自身的需求,也是對待他人的底層語言。
正如孔子所言,“耐心坐在河邊,等待敵人的尸體飄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能只在自己被冒犯的時候,才大談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