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到底有多厲害?從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來。毛主席一直有一個習慣,那就是不管對方的級別有多高都不會出門迎接,不過這個習慣卻對兩個人破了例,一個是林帥,另一個就是粟裕。在我國眾多高級將領中,一眾軍事專家指出,粟裕的軍事才能高居前三。
對于這樣一位將指揮變為藝術,熟練運用大兵團作戰的粟裕,卻被一些人指責“不會打仗”,這一番話簡直是聞所未聞,陳賡大將更是當場怒懟,你說粟裕不會打仗?那請問誰會打仗站出來給我瞅瞅。
為將者當有將帥風范,也當有將帥之才。在我軍一系列將帥中,粟裕屬于大器晚成厚積薄發。1907年8月,粟裕出生于湖南,1927年粟裕加入組織成為一名革命人士。早年間粟裕曾是毛主席警衛連連長,之后靠著戰功一步步升任營長、師長。
在抗戰時期,粟裕指揮了多次戰斗,皖南事變后又成為新四軍的師長,在這期間粟裕打出了多場以少勝多的戰斗。在解放戰場上,粟裕率領十九兵團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將國軍6個旅總計五萬余人一舉殲滅。
自此以后粟裕的神仙戰越打越出名。從宿北戰役到魯南戰役再到名震天下的孟良崮戰役,以及之后的大兵團作戰的濟南戰役、淮海戰役,都是粟裕在指揮藝術上厚積薄發的結果。狡猾的張靈甫、王耀武之輩,都成了粟裕戰功的墊腳石。
兵行詭道,每次大戰粟裕總能在最不可思議的角度找到對方的弱點,從而一舉將對方擊垮。即便在二十萬以上的大兵團作戰中,粟裕總能劍走偏鋒、避實就輕的實施自己的戰術,可以說整個解放戰爭,都是粟裕指揮藝術的巔峰之作。
從一個農村出來的孩子,成長為新中國的明日之星,粟裕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進,靠的是毛主席在背后的堅定支持。在毛主席身邊,粟裕在戰斗中學習、成長,1931年5月,粟裕這支利劍出鞘,就將國軍部隊打的七零八落。
粟裕的成長引起了毛主席的關注。在之后的時間里,毛主席愈發加重對粟裕的培養,1945年6月,粟裕指揮部隊在天目山指揮我軍作戰,雖說對戰的是國軍精銳,但粟裕絲毫不顯慌亂,利用敵人貪功冒進的特點直接殺了一個回馬槍。事后毛主席高興的同眾人說道,粟裕當有韓信之才。
粟裕和陳賡雖說都是我軍的高級將領,但兩人一直沒什么交往。直到1947年華野和中野征戰中原時,久聞對方大名的兩人一見如故。1951年,粟裕提出建設軍事學院,毛主席特意將正在朝鮮作戰的陳賡調回,此后兩人一直在為國家的軍事人才培養奉獻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