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對于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聯合
楊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推出《百姓健康》欄目
我們邀請轄區內各大醫院的專家
為大家解讀介紹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和健康問題
本期邀請到的是
上海市楊浦區長海社區
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組長 傅智麗
來聊一聊高血壓
遇上肥胖的話題
上海市楊浦區長海社區
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組長 傅智麗
為什么肥胖很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壓肥胖者運動時出現不適癥狀該怎么辦?該如何緩解“壓力肥”“過勞肥”導致的高血壓問題?今天就來聽醫生詳細科普↓
一、肥胖很容易引起高血壓,這是為什么呢?二者有什么關系?
中醫常說“肥人多痰濕”,將肥胖與高血壓的病理核心概括為“痰濕阻滯,氣血失和”,具體機制如下:
痰濕內阻,氣血不暢
脾虛失運: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水谷不化生為痰濕,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形成高血壓。實驗室檢測這類人群常伴有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異常。
痰瘀互結:痰濕久聚成瘀,損傷血管內皮,引發動脈硬化,表現為頭痛、眩暈。痰瘀在血管壁沉積形成“血濁”,相當于現代醫學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我們通過超聲檢測發現,腹型肥胖者頸動脈IMT(內膜中層厚度)平均增加0.12mm。
肝郁氣滯,肝陽上亢
情志失調:長期壓力或焦慮導致肝氣郁結,郁而化火,肝陽上亢,血壓升高。 肥胖高血壓患者血清NE(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較常人升高30%,
氣逆血涌:氣機逆亂迫使氣血上沖頭部,表現為面紅目赤、急躁易怒。此時血壓波動劇烈,易誘發腦出血。
肥胖與高血壓的相互作用形成惡性循環:肥胖通過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激活等機制升高血壓,而高血壓又加重血管損傷,促進脂肪異常分布。
二、“生酮飲食快速減肥”法是不怎么吃碳水達到快速減肥的目的,中醫如何看待這個減肥方法?肥胖高血壓患者適合嗎?
從中醫視角看,長期或不當執行生酮飲食(即高脂肪、適量蛋白、極低碳水<50g/日)屬于典型的“伐傷脾胃”行為,其風險與收益需審慎評估:
碳水化合物對應中醫“五谷為養”理論,五谷提供人體所需的水谷精微(營養成分),是氣血生成的主要來源,五谷性味平和,易被脾胃消化吸收,能健運脾胃功能,生酮飲食等于驟然斷糧導致脾胃損失,水谷精微不足,引發氣血虛弱、乏力等問題。
生酮狀態相當于人為制造“陰虛火旺”體質,患者多出現心悸、失眠等虛火上炎表現。
高脂肪的攝入可能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加劇血壓問題。
另外強調有兩種人群一定要禁用這種方式:一是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者(eGFR<60),第二類是服用SGLT2抑制劑類降糖藥(達格列凈、恩格列凈)患者(酮癥風險疊加)。
三、高血壓肥胖者運動時會不會出現不適癥狀?這時候該怎么辦呢?
高血壓肥胖者運動時可能會容易出現頭暈,運動相關性頭暈反映“氣血供需失衡”,需從以下維度解析:
清陽不升:脾虛導致水谷精微無法上輸頭目,常見于空腹運動者,伴隨眼冒金星、冷汗淋漓。
肝血不足:“人動則血運于四肢”,肝藏血功能減退者運動時腦部供血銳減,脈象呈現細弱無力。
痰阻清竅:肥胖者運動時呼吸急促,痰濕上蒙引發頭重昏沉,舌苔多見白膩。
根據不同分型處理方案:
A型(氣血兩虛):
運動前30分鐘飲用生脈飲(紅參3g+麥冬10g+五味子6g)
選擇臥位運動:改良版橋式(臀部抬離地面15cm保持10秒,重復10次)
B型(痰濕內阻):
采用“吸三呼六”呼吸法:吸氣3秒、呼氣6秒,調節迷走神經張力
C型(肝陽上亢):
避免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改用太極云手(太極拳中的經典招式)(每分鐘8-10次)
另外患者應該及時監測預警指標:運動中血壓波動>20mmHg;恢復靜息心率時間>10分鐘;出現視物模糊或單側肢體無力需立即就醫。
四、“壓力肥”“過勞肥”導致的高血壓有什么特點?該怎么去緩解呢?
壓力型肥胖(應激性肥胖/肝郁化火型),屬“肝郁化火,心脾兩虛”,常伴焦慮、失眠。肝火亢盛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血壓像“過山車”忽高忽低,甚至引發心慌、頭痛。壓力型肥胖,一緊張就暴食,血壓飆升怎么辦?推薦“情緒急救三件套”:
按揉太沖穴:腳背第1、2跖骨間凹陷處,疏肝降火;
聞香療法:檀香精油涂抹太陽穴,平復情緒;
即刻運動:做5分鐘“六字訣·噓字訣”(中醫養生法,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泄肝火穩血壓。
五、許多人在減肥時會選擇中醫的治療方法。高血壓肥胖病人適合穴位埋線減肥嗎?
穴位埋線是針灸療法的延伸,基于“長效針感”理念,通過可吸收線體對穴位持續刺激(通常持續10-15天),達到以下效果:
調節脾胃功能:刺激中脘、天樞等穴位,增強脾主運化能力,減少痰濕積聚。
疏通經絡氣血:帶脈、豐隆等穴埋線可加速腹部脂肪代謝,改善局部微循環。
抑制異常食欲:耳穴饑點、內分泌點埋線降低攝食中樞興奮性(下丘腦NPY表達減少25%-30%)。
高血壓肥胖人群可以用穴位埋線,特別是BMI≥24、其他代謝異常(高尿酸、脂肪肝),還有產后肥胖的高血壓媽媽(產后6個月仍超重者)、激素性肥胖(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等,都是可以用穴位埋線的方法。
但是在這里強調,懷孕期間及哺乳期禁用,產后需間隔至少三個月以上;有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50×10/L);皮膚局部感染或瘢痕體質;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嚴重過敏體質不能采用穴位埋線減肥。最后,也想告訴大家預防勝于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是遠離高血壓與肥胖的關鍵。
文字 |魯丹鳳
視頻|金毅萍 宋霄霄 尹亦然 龔亦樂
編輯 |周夢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