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凌晨,重慶多地被電閃雷鳴籠罩 ,根據氣象統計,截至當日早上6點,雷電活動次數超過6000次。然而,這場雷暴天氣帶來的不只是風雨,還讓重慶多家醫院急診科人滿為患,“雷暴哮喘”患者數量激增,給市民健康和醫療系統帶來巨大挑戰。
一、雷暴哮喘突襲,醫院急診告急
家住江北區南橋寺附近的何女士此前一直有鼻炎,11日凌晨窗外風雨大作,她有些咳嗽,晚上1點多鐘,咳嗽越來越重,“突然呼吸很困難,咳嗽也越來越重,根本無法入睡,我就到醫院急診來了。”經過重慶市中醫院醫生檢查,何女士是因為雷暴天氣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反應。
重慶市中醫院急診ICU南橋寺院部主任羅真春介紹,從凌晨1點到4點這三個小時,該院急診科接診了120多名因為雷暴天氣導致呼吸道疾病急性發作的病人,該院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預案,應急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患者治療,保障前來求診的患者都能及時救治。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同樣忙得不可開交。凌晨0點30分到5點,該院3個院區一共接診310名“雷暴哮喘”病人,其中還有多名孕婦。目前,經過救治,這310名雷暴哮喘病人已經轉危為安,大部分病人已離開醫院,3個院區僅少量病人在留院觀察。在重醫附一院袁家崗院區,一位40多歲的男子對護士長鐘夢秋說:“護士,我去年就得過‘雷暴哮喘’,你還記得我不?” 這位患者來自大渡口,去年4月初就因“雷暴哮喘”在重醫附一院就診,今年再次中招。他無奈地回憶:“我一看天氣預報有雷雨,就趕緊關窗戶、戴口罩,結果還是遭了。”躺在床上感覺有些咳嗽癥狀時,他就預感不好,隨后胸口憋悶,呼吸變得很困難,于是馬上打車從大渡口趕往醫院。
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兩院區11日凌晨開始共計接診了200余例相關病例。候診區內咳嗽聲、喘息聲交織,就診隊伍一度從診室延伸至走廊,值班醫生介紹,患者年齡集中在30至60歲之間,均有花粉、塵螨等過敏病史,多數出現急性喘息、胸悶及持續性干咳。與此同時,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沙坪壩區人民醫院等醫院在這個雷雨夜接診的雷暴哮喘等呼吸疾病患者也明顯大幅增加 。
二、雷暴哮喘究竟是什么?
雷暴哮喘是指在雷雨天氣中或緊隨其后出現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多發生在花粉季節,可表現為局部地區哮喘的大規模暴發,癥狀輕至重度不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季節性花粉過敏引起的季節性過敏性鼻炎是“雷暴哮喘”最敏感的危險因素。“雷暴哮喘”患者中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高達60% - 99%,其中70%表現為中到重度過敏性鼻炎。大多數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在雷雨天氣誘發下,會突然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喘息、喉頭水腫等哮喘癥狀 。而且,“雷暴哮喘”屬急性發作,一般表現出群體性,許多患者同時發作該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
三、為何雷暴會引發哮喘?
春季花粉較多,雷暴為何會引發哮喘?重慶市中醫院急診ICU主任羅真春解釋,雷暴來臨前,冷空氣和大風會將花粉和霉菌顆粒帶入云層,云層中的水分和閃電使花粉顆粒和霉菌顆粒爆裂,釋放出更小的微粒。這些微粒更容易進入呼吸道,進而導致哮喘癥狀加劇,比如出現劇烈的咳嗽或者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
重醫附二院急救部主任王曉龍教授也指出,雷暴發生時,強對流空氣將地表花粉、霉菌孢子等過敏原裹挾至高空,雷電釋放的能量使這些顆粒爆裂成不足2.5微米的超細微粒,隨降雨重新降落地面。這些微粒可穿透鼻腔過濾屏障直達肺部,導致過敏人群氣道平滑肌痙攣、黏液分泌激增。原本只會打噴嚏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可能在雷暴中突然發展為重度哮喘。
四、如何防范雷暴哮喘?
1. 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在雷暴發生時,盡量關好門窗,待在室內,減少花粉暴露。可以在雷暴天氣時提前預防使用抗過敏藥物,避免意外發生。中或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等對雷暴哮喘易感人群要及時給予充分抗炎藥物治療,有可能降低雷暴哮喘的發生風險。
2. 及時采取應對方法:當出現雷暴天氣時,有哮喘、慢性氣管炎等基礎疾病的人,可以使用家里平時使用的氣霧劑來緩解癥狀。如果是出現了比較輕的過敏癥狀的人群,則可以口服抗過敏的藥物。但必須注意,如果癥狀持續加重,要及時到家附近的醫院急診就醫。
3. 加強日常健康管理:哮喘患者日常要注意監測氣象預報,特別是雷暴或氣象變化的預警。日常堅持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也有助于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進一步減少室內過敏原。
雷暴哮喘的出現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我們必須更加關注天氣變化對健康的影響。希望大家都能重視起來,做好防護措施,平安度過每一個特殊天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