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廈門日報》報道:
使用偽造特種作業操作證
兩家企業被處罰
全文如下
近期,兩家企業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被廈門市應急管理局先后查獲,涉事企業和當事人均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
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圍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常見的特種作業包括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電工作業、高處作業、制冷與空調作業等。近年來,特種作業導致事故的情況仍呈現多發態勢,特別是焊接與熱切割作業引發火災,造成人員的群死群傷和嚴重財產損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然而,在實際生產活動中,企業或個人未按規定落實特種作業相關安全要求的情況仍然存在。
案情回顧
2025年3月,廈門市應急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時,先后發現廈門某大酒店、廈門某電子有限公司存在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行為,屬于重大事故隱患。經對企業及當事人立案調查,廈門市應急管理局依法對兩家企業作出警告,并分別處人民幣1.2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對使用偽造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當事人郭某某、馬某某作出警告,并分別處人民幣12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法條鏈接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第三十六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特種作業人員不得偽造、涂改、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第四十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偽造、涂改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特種作業人員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警示提醒
《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應急管理部令第10號)明確規定: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上崗作業的應當被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這意味著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將面臨重罰,情節嚴重可入刑。在此,市應急管理局提醒廣大特種作業人員一定要持證上崗。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相關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一百八十日內三次或者一年內四次受到《安全生產法》規定的行政處罰情形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提請地方人民政府予以關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吊銷其有關證照。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五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情節嚴重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因此,企業和企業主要負責人務必嚴格員工上崗要求,認真核驗從業人員的上崗資格,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以身試法。
提醒
【如何辨別特種作業操作證真偽?】
目前,只有以下2種查詢途徑,不接受其他任何軟件、網站或公眾號查詢入口的查詢結果。
(一)應急管理部官網
直接進入應急管理部官網依次點擊“服務”——“查詢服務”——“特種作業操作證及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信息查詢”,輸入個人信息后查詢。
(二)“國家安全生產考試”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國家安全生產考試”,點擊“證書查詢”——“輸入查詢”,輸入個人信息后查詢;
新版證書還可以使用公眾號中“掃碼查詢”掃描證書二維碼獲取真實證書信息。注意:真實證件,須掃碼兩次,凡是直接使用微信“掃一掃”掃描證書二維碼即可獲取證書信息的情況,均為假冒證書。
以下兩個案例均為違規氣割作業
動火作業引發的重大事故
來源:市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支隊 國士勇、《廈門日報》 劉艷
編輯:吳思瀅、王申徽
校對:汪珉鈺、黃劍鵬
審核:林琪梅、方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