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與錯河飲金海湖畔
王欽剛
憶昔未名湖塔畔,少年意氣飛揚。
而今健筆數雙王。吟安多少字,把盞問斜陽。
變幻風云身外事,布衣濁酒何妨。桃花盡處是吾鄉。
相逢拼一醉,詩句滿庭芳。
注釋:
1、作者王欽剛,北大國政系92級,詩人,著譯詩集多部。
2、錯河:本名王曉東,北大法律系93級,詩人,著有詩集、詩論多部。
3、雙王:此處指王欽剛與王曉東(錯河)二人。
4、布衣:作者王欽剛號帝都布衣,錯河(王曉東)號錯河布衣。
賞析:
這首《臨江仙·與錯河飲金海湖畔》以凝練筆觸勾勒出詩人王欽剛與友人錯河(王曉東)的交往情誼與人生感悟,具有以下藝術特色:
一、時空交錯的敘事張力
上闋以"未名湖塔畔"開篇,通過"少年意氣飛揚"與"而今健筆數雙王"的今昔對比,既暗合王欽剛從金融精英到詩人的身份轉變,又凸顯兩位北大才子"健筆"相酬的創作盛況。"把盞問斜陽"化用古典意象,將飲酒賞景的雅趣與對時光流逝的哲思融為一體。
二、身份符號的巧妙互文
"雙王"稱謂既指二人姓氏,又暗含"北大雙璧"的文人相惜,而"布衣"自號則呼應著傳統士大夫"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追求。這種雙重身份符號的運用,使"濁酒何妨"的灑脫與"詩句滿庭芳"的執著形成微妙平衡。
三、意象系統的精心構建
"風云"與"桃花"構成動蕩與靜美的意象對仗,"身外事"與"吾鄉"形成精神出世與入世的辯證思考。結句"詩句滿庭芳"既實寫雅集場景,又暗喻詩歌創作的生命力如春日繁花般綻放,與開篇"少年意氣"形成閉環結構。
四、跨媒介的文人鏡像
作為《飛鳥集》譯者,王欽剛在詞中延續了泰戈爾式的哲思傳統,將"風云變幻"的世事觀察升華為"布衣濁酒"的生命體悟。這種將古典詞牌與現代詩思融合的創作實踐,恰與其金融與詩歌的雙重身份形成隱喻性呼應。
全詞在不足百字的篇幅中,完成對知交情誼、生命哲思、文化傳承的三重書寫,堪稱當代文人詞中的清雅之作。
王欽剛,詩人、作家、詩歌譯者。中華詩詞學會《詩旅中華》輪值主編。北京大學本科,高考狀元,清華大學碩士。著有游記作品《尋訪蘇東坡》和個人詩集《不惑的流年》。譯有泰戈爾英文詩集《飛鳥集》《流螢集》《新月集》《園丁集》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