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很多問題大家都很關注,尤其是中小學違規補課、在校時間過長、雙休日被侵占等問題屢禁不止,讓家長極為頭疼。
因為這些“卷”,不僅透支了學生身心健康,更讓家長陷入教育焦慮。
不過,2025年3月25日,教育部發布《查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典型案例》通知,重拳整治違規辦學,以“零容忍”態度向教育亂象亮劍。
而家長最關心的五大問題,也都有了答案。
一、嚴打違規補課:節假日和寒暑假成“禁區”
違規補課,這里主要指的是學校。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孩子周末、寒暑假被學校要求補課,甚至變相收費。
所以,在這份文件當中,教育部明確將“禁止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集中補課或變相補課”列為“紅線”,違者直接追責學校主要負責人。
同時,在教育部發布的《查處中小學違規辦學行為典型案例》當中,明確點名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第一中學因組織高三學生違規補課,被全省通報批評,取消三年內省級評優資格,并削減財政補助資金。
江蘇省4所高中因假期補課被取消“省四星級普通高中”稱號,兩年內禁止參與星級評估。
這些都說明,教育部正在嚴打違規補課,把學生的休息權真正落實。
二、保障學生休息:在校時間與睡眠成“底線”
這個學期以來,家長最為關注的就是學生休息的問題。目前孩子每天在校超12小時,睡眠不足,甚至中午被迫在教室趴睡。
針對這一情況,教育部要求學校將“保障學生睡眠和自主學習時間”作為辦學“底線”,嚴禁隨意延長在校時間。
而在教育部附帶的典型反面案例當中,河南省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等3所學校因提前開學、壓縮假期,其負責人被免職,地方政府分管領導被約談。
部分學校以“精細化時間管理”為名,將學生作息精確到分鐘,導致學生身心疲憊、創造力被扼殺。教育部強調,此類“內卷式競爭”違背教育規律,必須徹底整改。
三、雙休日能否保證?嚴查“陽奉陰違”行為
高中雙休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實踐過程中發現,不少學校表面承諾雙休,實際周末組織考試或變相補課。
教育部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學校直接移送紀檢監察機關。河南省信陽市第六高級中學等校因違規補課,校長被免職,相關責任人面臨紀律處分。
國家出手,雷厲風行。
四、校外培訓會否反彈?招生亂象同步治理
很多家長擔心,學校減負后,家長轉向校外培訓,加劇經濟與心理負擔。
教育部同期啟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嚴打“掐尖招生”“重點班”“秘考選拔”等行為,從源頭減少升學焦慮。
同時,教育部發布了《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應用管理辦法》,這一政策帶來了教育監管的新生態。
很明顯,這一政策的發布,延續了打擊學科類違規培訓的治理方向,更通過技術手段強化了對校外培訓的全流程監管。
隨著校內規范力度加大,教育部或將聯動市場監管部門整治校外培訓隱形廣告和超綱教學,進一步為家庭減負。
五、家長如何參與監督?投訴渠道全公開
教育部統一公布各省教育部門舉報電話和郵箱,并要求縣級單位設立招生熱線,確?!巴对V有門”。
家長可以:
保留證據:記錄學校作息時間表、補課通知、收費單據等。
理性維權:優先通過官方渠道反饋,避免與校方直接沖突。
關注公示:教育部定期通報典型案例,家長可通過“中國教育督導”微信公眾號專欄查詢進展。
結語:重塑教育生態需要全社會合力
教育部的“重拳整治”釋放了明確信號:靠透支學生健康換成績的時代已終結。政策落地需家長主動監督、學校嚴守底線、地方部門強化執行。唯有打破“違規者得利,守規者吃虧”的怪圈,才能真正實現“育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愿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