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見!云南昭通越冬黑頸鶴北遷接近尾聲
隨著天氣漸暖,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的越冬黑頸鶴已大規模北遷,飛往青海、四川等地繁衍生息。據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統計,截至4月9日,受天氣波動影響,還有150多只黑頸鶴滯留大山包休養生息,工作人員已加大投食頻次。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冬季,共有2178只黑頸鶴飛往大山包越冬,加上昭通永善、大關、巧家,全市越冬黑頸鶴超過了2500只。
近年來,昭通市、昭陽區以黑頸鶴及其棲息的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濕地為重點保護對象,積極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食物源基地建設等管護措施,不斷提升保護區生態環境,日益豐富生物多樣性,推動保護區生態環境穩步改善,給黑頸鶴等候鳥提供了廣袤的棲息天地,保障它們安全越冬。
如今,大山包已成為黑頸鶴、赤麻鴨、夜鷺等珍稀候鳥前來越冬的理想家園,其中黑頸鶴數量穩步增長,從1990年的200余只,發展到2025年超2000余只,今年3月中旬,大山包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大海子監測時,還意外地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一只,這是自2016年在云南大山包保護區監測到黑鸛后,時隔9年再次發現它的蹤跡。黑鸛對棲息地要求極為嚴苛,需清澈水域、豐富魚群及零干擾環境,這種“生態試紙”級的敏感特性,使其成為衡量濕地健康的核心指標物種。
目前大山包鎮共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14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30余種,逐步達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
來源/人民網云南頻道 昭陽區融媒體中心 蔡樹菁 虎伶俐 鄭遠見 宋邦彥 趙炳祥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校對/何淑倩格 編輯/馬思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